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的“返乡”:论谭恩美小说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谭恩美的三部小说皆以母女关系为线索.并在其中展现出中国移民的母亲与美国长大的女儿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这几对母女都走过了一段漫长的从疏离排斥、冲突憎恨到相互理解热爱、接受融合的过程,其中折射出中国传统化与美国现代明之间、东方信仰和西方价值标准的冲突与融合。  相似文献   

2.
美籍华裔作家谭恩美在小说《喜福会》中主要描写了四位母亲和她们的女儿之间由冲突走向融合,展现的是一幅中美文化交流的画卷。在小说中,母女冲突不仅仅是由代沟引起的,其背后隐藏的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文化冲突的问题,四位生活在美国的中国母亲与她们出生在美国并在美国长大的女儿们经历了文化冲突、文化谅解和文化融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乔艳 《鸡西大学学报》2009,9(4):121-123
谭恩美的小说《喜福会》描述了四位中国移民母亲和在美国长大的女儿之间复杂的关系,通过小说中以四对母女为代表的第一代华裔移民与他们的子女,即第二代移民之间的心理隔膜、感情冲突,映衬出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在母女之间的冲突,最终使美国的女儿们能够正视她们一直以来所排斥的中国母亲式的母爱与关怀。  相似文献   

4.
在大仲马和南宫博的历史小说中,许多女性成为主角。依据社会学理论,她们既有生存需要、关系需要、成长需要的追求,又有自我沟通、人际沟通和群体沟通的必要。每位女性个体内部存在冲突,个体彼此间存在冲突,个体所在的群体与其他群体间也存在冲突。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1.通过弄清上场人物各自的身份以及彼此间的关系,了解剧情。2.了解作品中的戏剧冲突,观察哪个冲突是主要的?冲突的实质是什么?  相似文献   

6.
从自由间接引语切入,分析张爱玲小说叙述主体的分化,表现为叙述者与人物抢夺话语权。它们彼此间的对撞、冲突加深了文本内蕴。  相似文献   

7.
<正>【设计理念】和谐的家庭关系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青春期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一方面,他们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尤其是上了高中的孩子,成人感特别强烈,更加追求独立自主;另一方面,父母还不习惯孩子的长大,不适应孩子追求独立自主的愿望和行为,因此家庭冲突时有发生。若双方能够了解解决冲突的方法,掌握化解冲突的技巧,使冲突解决的过程成为相互理解、增强感情的过程,有利于形成和谐、温馨的家庭关系,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  相似文献   

8.
最近,中信出版社推出了《梅琳:我的中国》一书。该书以一个中国的女中学生为主角,讲述她与在美国长大的表姐之间的交流与冲突,从中她更好地理解了父辈、祖辈的生活,也更好地"发现"了自己国家的历史。有趣的是,本书作者并不是中国人。  相似文献   

9.
身份和身份寻求一直为华裔作家们所关注,谭恩美也是其中之一,她的处女作《喜福会》始经出版,就引起了美国文坛的关注。该书荣获多项文学大奖,并被选入《诺顿文学入门》教材,雄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9个月之久。《喜福会》以中国移民母亲和在美国长大的女儿之间的矛盾冲突为素材,描述了华裔女性在东西方两种文化  相似文献   

10.
高颖舒 《大学生》2013,(13):136-136
在海外长大的孩子.简称华二代。与我们第一代出国的人相比.他们有不一样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令人欣慰的是.不论生长在欧洲,还是在美国,华二代虽遭受众多挫折.但是他们不仅接收了中国传统的良好家庭教育.也认同了西方的正面价值观。东西方文化不断碰撞和冲突,他们却能在外积极面对西方文化,也能把正面的西方文化带回家中,感染家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