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引言如果问一位老师,在他今天或整个学期所要上的这门课程当中,在课堂上要教些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要那样教?也许他会很惊讶,因为在他看来答案太简单、太明显了,哪个老师不是照着课本的内容和顺序讲课呢,无非是在课堂上多举例和学生多做练习,以便让学生能顺利应付各项考试。有些老师或许会说,因为班上学生普遍来说成绩不是很好,因此他们会从课本中挑出一些重点,自己加以整理;另外再补充一些说明和练习题,把这些要点和例题都写在黑板上,好让学生抄下来,以便课后复习和日后准备考试之用。还有一些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说其实他们在上课之前并…  相似文献   

2.
李晓渊老师在上届教学此例时,仅介绍了书本的解法,课堂上也没有一个学生提出其他的解法,原因是李老师在“教教材”,只是让学生紧贴着他的思路走,以致于李老师第二次再教此例时自己都忘了课本的解法。而正因为李老师忘记了书中的解法,通过一句“你们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放飞了学生思维的风筝,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课堂充满了生命活力,从而激活了教材,也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反而达  相似文献   

3.
"向45分钟要质量"一直是教师的目标,所以创设高效课堂也就成为所有老师的愿望.什么样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怎样才能创设富有生气的数学高效课堂呢?一、高效课堂的界定高效课堂,就是指高效率的课堂,是学生不仅学会老师所教知识又学会怎样学的课堂,是切实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学有所得、体验成功、共同发展的课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每一名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二、创设数学高效课堂的措施首先,老师要充分合理地备课.虽然现在的课本很适合学生自学,但是老师四两拨千斤的点拨更能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老师在备课时不仅要认真研究课本,而且要尽量寻求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接受的教学方法.尤其对于大多数学生都觉得枯燥且容易混淆的内容,教师备课时更要增加趣味性来帮助学生记忆.如对"实数"的教学,因为概念教学往往引不起学生的兴趣,且很容易造成概念混淆,从而导致后面的做题错误.为了让学生能清楚地区分哪些数是有理数、哪些数是无理数,我这样设计教学流程:首先向学生介绍数系的扩充过程:在很久以前,人们只认识非负的整数,又因为两个整数的相除而出现了分数,因为早先的人们能解释出这样的整数和分数,所以把它们取名叫有理数;又因为整数和分数都能化成有限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所以有理数也就是由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组成的.  相似文献   

4.
今天,有一位应聘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课。这节课,让我感触颇深。 我要给这位老师提几点建议。上课时,不要太紧张,虽然这节课很重要,但一切还是要按常规进行的,应把这节课当成平常的课来上;上课内容太死板,几乎没有涉及课外知识,她应该增加一些课外知识并与课本知识融合,这样才会有吸引力;课堂不只是老师一个人的,应该提一些问题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相似文献   

5.
深入乡村小学,我们听到一些老师感叹:数学课难上,学生厌学,学习太粗心,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问题的根源究竟在哪里呢?观看他们的课堂,教学时,不管学生的情绪如何,教师始终按他原  相似文献   

6.
正"少教"不是不教,是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解决好教什么、哪些是重点、哪些是学生最需要解决的这些根本问题。"少教多学"的理念如何进入课堂,在课堂上我们到底要怎么少教,让学生怎么多学,这几年,我做了一些努力和思考,在课堂上进行了一些改进,具体措施如下。一、课堂的讨论学生要进行深度学习、自主学习,课堂  相似文献   

7.
教育的尴尬     
《教书育人》2006,(8):15-15
现在的学生,不像以前。他们多是独生子女,大多是任性、自私,心胸狭窄,唯我独尊,经受不了一点点的挫折,是温室里培育出来的带刺的嫩瓜。一个班七八十人,只要有两三个给你顽皮点,给你任性点,你上课的质量就大打折扣。教师是人不是神,在课堂里要一个一个去对付令人头疼的学生几乎不可能。个别学生在课堂上不遵守纪律,绝对影响到教师的情绪,影响到其他学生的情绪,影响到教师的威信。哪个老师不想把书教好?哪个老师不想把班级管好?但是,老师就是没有办法管好,没有办法教好。学生故意迟到了,你让他站在门口反思,家长说这是违法的;如果当着学生的面批评,就会被认为不尊重学生的人格,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找他谈心,他还以为老师巴结他怕他呢!抽他,那你就赔医疗费,下岗!  相似文献   

8.
夏飞文 《山东教育》2005,(17):61-62
某老师向我谈起这样一件事:一个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准备“教育”一番;岂料学生出语惊人:“老师,你以为你教得好我就学得好吗?即使我考试得高分,也不是因为你教得好,而是我学得好。”老师当时气得话都说不出来,连连感叹当今的孩子太不懂事。  相似文献   

9.
李支舜 《现代教学》2004,(12):41-42
作文教学一直是一个困扰我的问题。虽然每次考试我教的班级作文成绩都还不错,但是真正能写出新意的作文并不是很多。我思考了很久,觉得问题也许出在我自己身上。我很想在作文教学上完全放开,让学生写出有自己个性的作文,却又隐隐担心太有个性的作文会在考试中吃亏,所以我的作文课堂一边是鼓励学生自由写作,一边是告诫学生不要超出一定之规,最终导致作文教学没有多大起色。我特别想请教一下在作文教学上富有经验的教师,如何让学生写出表达自己真性情的作文?有没有一些具体可行的策略呢?  相似文献   

10.
夏飞 《教育文汇》2004,(11):29-29
某老师向我谈起这样一件事:一个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准备“教育”一番;岂料学生出语惊人:“老师,你以为你教得好我就学得好吗?即使我考试得高分,也不是因为休教得好.而是我学得好。”老师当时气得话都说不出来.连连感叹当今的孩子太不懂事。  相似文献   

11.
胡献 《大学时代》2006,(6):135-135
我们在教学中常见到这样的例子:有些老师专业水平并不太强,在自己的专业同行中并不是骄骄者。但却特别受学生欢迎,而且他教的科目成绩也比同行中的强者还好;而有些老师则有着较强的专业水平,在课题研究、论文写作、编写教辅书方面颇有成就,但就是不太受学生欢迎,学生对这种老师的评价也比较平淡。毕业后学生更愿意和前一种类型的老师联系。为什么呢?那就是前者更懂得把握学生的心理,更愿意深入学生中了解他们的现状,包括生活、情感、学习、生理等方方面面的喜怒哀乐,更贴近学生。使他们从心底里感觉到老师不是敌人。而是他们的良师益友,从而信任老师。稍具常识,我们便会感受到。当一个您所亲近或崇敬的人,他表扬您时您会欣喜不已,他批评您时您会格外愧疚。一个学生会因为喜欢某个老师而喜欢他的课。也会因为讨厌某个老师的某种行为而讨厌他的课。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正是这个原因。  相似文献   

12.
王丽英 《福建教育》2005,(7A):46-46
课改实践中出现的一些片面做法引发了笔者的思考。反思一表扬是数学课堂惟一的声音吗?传统教育过分着眼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不足,课堂评价更多的是否定和批评。课改理念要教师想方设法多鼓励孩子,多关注他们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于是课堂上叫好声一片,掌声阵阵。但凡事都需要有个度,如表扬没有度,会让学生觉得表扬太容易,而不珍视表扬。  相似文献   

13.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一个学生只会读课本,那么他一定连课本也读不好。"同样,如果一个老师只会教课本,那么他一定连课本都教不好。语文与生活的特殊关系,要求老师能整合生活问题,创生语文课程内容,那才是追求的目标。否则老师只是在教课文而不是在教语文,而这显然是背离语文课程标准的。  相似文献   

14.
正有幸参加"黄河之声"全国小学语文观摩会,聆听了小学语文教学专家于永正老师执教的《谈礼貌》一课。听后感触颇深。这不正是我苦苦追寻地语文课堂吗?课堂上让学生读书,写作。把课堂还给学生,摒弃教师繁琐的对课文的分析,无休止地问。让学生课堂上学会写字,学会读书,学会写作。于永正老师说:"教语文,其实很简单。说简单点两个字‘读'和‘写'说复杂点四个字‘多读'和‘多写'。"已过古稀之年的于老师,在课堂上蹲下身来教学生一笔一画写字,一句一句领读课文,让学生在课堂通过各种方式反复诵读课文,没有对课文进行分析,更没有说教,可是在表演和写作环节,学生却表演得淋漓尽致,写得有声有色,这难道不是读书的收获吗?  相似文献   

15.
来来往往     
有烦恼要说出来阿林你好!我是一个不起眼的女生,在老师眼里只是一粒小芝麻绿豆儿。我认识了一位老师,姓刘,可以说他是我的良师益友。他的教学方法很好,很关心学生。可因为分班了,现在他不再教我,我觉得这是件遗憾的事。现在的班主任还好吧,只是他说的英语我听不懂。还有,我的理科很差,我向老师提出意见,让他多讲解,他就不高兴了,告诉班主任说我太笨,班主任便在课堂上拐弯抹角地批评我。在学校遇上一些烦恼的事我都不敢向父母亲提起,只是自己承受着。我也想过去找刘老师,但我觉得那样做太自私了,他是其他班的班主任,手头肯定有很多事要忙,我…  相似文献   

16.
直线运动的内容分概念、公式、图象,旧的教学模式往往让学生背概念、记公式、做大量练习来达到巩固的目的,在课堂上常常是老师讲解概念,总结一些解题技巧,然后让学生模仿练习,但我们往往会听到学生抱怨自己做时感到无从下手.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如何让学生自己做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中进行合作、竞争、创造?如何把新课程理念转化成切实可行的教  相似文献   

17.
教育的尴尬     
现在的学生,不像以前。他们多是独生子女,大多是任性、自私,心胸狭窄,唯我独尊,经受不了一点点的挫折,是温室里培育出来的带刺的嫩瓜。一个班七八十人,只要有两三个给你顽皮点,给你任性点,你上课的质量就大打折扣。教师是人不是神,在课堂里要一个一个去对付令人头疼的学生几乎不可能。个别学生在课堂上不遵守纪律,绝对影响到教师的情绪,影响到其他学生的情绪,影响到教师的威信。哪个老师不想把书教好?哪个老师不想把班级管好?但是,老师就是没有办法管好,没有办法教好。学生故意迟到了,你让他站在门口反思,家长说这是违法的;如果当着学生的面…  相似文献   

18.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华应龙老师在课尾说的这句话,道出了我们对这节课的最大感想:要在课堂上将自己的“才华”运用自如,需要“用心”——用心设计每节课,用心思考每个问题,用心做好教育。由这句话,我们的思绪已脱离了这节课,而是徜徉在对华老师一贯教学风格的回味上。其实,华老师带给我们的绝不仅仅是一堂好课,他让我们分享了他对数学教学的“用心”思考。一些老师可能会想,不就是让学生会使用计算器吗,这还不容易,开机、关机,认识数字键、运算符号键、显示屏,会根据程序框图按键,一教学生就会。其实,这些都不是教师教会给学生的,学生本…  相似文献   

19.
我所教的孩子都是天真活泼的小学生。孩子们特别喜欢我的课,因为在我的课上没有那么多的约束,不用手背后坐好,不用写作业,还可以和那么多的小伙伴无拘无束地参加体育活动,身心感到无比的轻松和快乐。但是,正是因为体育课比较自由的课堂形式,使得班中一些本来就不太遵守纪律的学生更加散漫,不听从老师的要求,违反课堂纪律,常常导致活动无法正常开展。  相似文献   

20.
如何在课堂上及时地检查学生们是否理解了你所教的内容呢?约翰·霍林斯伍德介绍了自己的经验。通过提问题了解学生是否在学你上课时教的内容,要问具体的问题,不要问“你们都听懂了吗”。如,“我要找一个同学告诉我解这道题的第一步”,问完问题后,老师要等3到10秒,让学生思考,在心里准备答案。在提问题前如果老师叫了某一位学生回答问题,其他大部分人就不会想答案了,因为老师已经叫他回答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