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炎热的夏天,在路上走着走着,突然眼前发黑,耳朵好像听不清了,手脚也没有力气了,全身冒冷汗。隐隐约约听到旁边的人在说:“啊呀,看这孩子,脸色发白、嘴唇发白……”后来,你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相似文献   

2.
美国潜能研究专家奥托把潜能定义为:“人在特定情景当中无数可能行为的表现”。也有人认为,“潜能是指那些尚待开发而蕴藏于大脑之内的智慧、智谋、智略等”。总而言之,潜能是人体和人脑可能产生的功能,是有生理基础的。人的潜能除了有生理基础、遗传素质外,随着人的...  相似文献   

3.
我发誓.我从来都没有遇到过这么难缠的客人。 我打电话给毛球:“你快来.这里我搞不定。”而那个高高瘦瘦穿着洗得发白的牛仔裤和有些像袈裟的T恤的男生的脸色也变得有些难看。  相似文献   

4.
轻松一刻     
可靠的帮手“坏了!刚才那位顾客,我本应给他蜂王浆,结果错给了一瓶氰酸钾!”药店老板急得脸色发白了。“他大概还没走多远,我去追!”  相似文献   

5.
赏识与潜能     
“潜能”往往隐藏于事物的背后 ,不易察觉 ,而人类正是凭着科学方法才能对“潜能”进行不断的挖掘。人的“潜能”尤是幼时更隐蔽 ,更难挖掘 ,这就要挖掘者施以科学、巧妙的方法才能收到预期效果。“动情、晓理”之道 ,正是挖掘人的“潜能”之上策。有人倡导的“赏识教育”正是这种教育方法的升华。有事实为证 ,从聋哑女到托福的故事 ,不失为从赏识入手 ,克服逆反心理 ,挖掘潜能的范例。作家周弘对其聋哑女儿周婷婷潜能的挖掘不是急于求成、粗暴相待 ,而是从动情赏识入手 ,遵循规律 ,翻阅大量资料 ,编写可行教材 ,硬是亲情的感化 ,使女儿在5…  相似文献   

6.
英语口语一笑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什么“眼红”成了“眼绿”(green-eyed)? 英语和汉语对“绿色”有不同的感情色彩。在英语里,绿色代表“没经验”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象征意义——嫉妒。植物的绿色是健康、向上的标志,这对别的颜色是一种挑衅,所以西方人用“眼睛发绿”比喻“嫉妒”。而在汉语里,人在嫉妒时,眼睛往往气得发红,而“红眼病”的症状“眼部充血、变红”正好与人们嫉妒的情形相似,是对嫉妒生动的描述。所以“眼红”不应译成red-eyed,而应译成green-eyed。当然, “眼红”还可  相似文献   

7.
面对困难     
“16名,雅欣……”当老师读到这里时,全班同学都将惊讶的眼神投向了雅欣。雅欣低头不语,脸色发白,脸颊上有残留的泪痕。“有没有搞错,全班第一的雅欣竟在这次期中考试下滑到16名,还没我考得好!这也许是上天给我的恩赐吧,我整天求神拜佛就等着这一天。嘿嘿,看她那样子,脸色发白,眼圈发黑,整个一国宝——大熊猫。看她再神气,现在就等着老师送给她的‘口水瀑布’了。”我暗自发笑。下课后,我也挤进了安慰队伍中,尽管我不想那样。课一节一节地过去了,怎么也不见老师送给雅欣“礼物”,我有点儿着急。就在放学时,老师叫雅欣到她办公室去一趟,我假…  相似文献   

8.
在我们的教学视野中,往往只有“学生”,很少提及“儿童”,这看似细枝末节,但在理念上有着天壤之别:学生是学习对象,而儿童是文化指向,是一段被时间诗化、被想象虚化的岁月。将“学生”看成“儿童”的教学,是更人文、更人性的教学。因为,儿童是人,具有与成人一样的权益和人格,应尊重并满足儿童的需要;儿童是发展中的人,不仅仅是为成人期准备,还要为当下而活着,应该享有童年的快乐与幸福;儿童是极具发展潜能的人,教育应最大限度发展儿童的潜能。  相似文献   

9.
“激活”,是当代行为主义心理学术语,指对神经系统或有机体进行刺激而促使其产生应激反应。在现代语境中。“激活”关涉到“人”的时候,一般是指在人的心灵或生命当中沉睡着大量的潜能和智慧.要通过一定的方法使其活跃、激扬起来,从而使潜能转化为现实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脸红,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吧。被老师批评了会脸红;做错了事情会脸红;得了表扬也会脸红……事情一过,心态恢复正常,脸色便逐渐恢复正常了。这些都不属于病态。人身体发生病变,也可以从脸的颜色反映出来。五脏热病的征兆在脸上的反映是:肝热病者,左边脸颊先发红;肺热病者,右边脸颊先发红;心热病者,颜面发红;肾热病者,下巴发红;脾热病者,鼻子发红;一般红鼻子多有脾胃不适症。  相似文献   

11.
“快,输血!”手术台上的病人脸色发白,气息若有若无。护士迅速拿来血袋,为病人输进殷红的血液。随着血液慢慢进入病人的身体,病人开始好转。这样的场景在医学发达的今天已经没什么稀奇的了,可是你们知道吗,这看似简单的输血术是多么来之不易啊!  相似文献   

12.
贾海清 《山东教育》2005,(19):12-13
语言是我们的世界。人离开了语言便不能对世界进行观察和思维,世界在他大脑中只是零碎的光色、线条。可以说,人离开了语言便不成为完整意义上的人。人有一种学习语言的先天潜能,一种对语言的内在“呼唤”,可我们往往忽略了这种潜能,遏止了这种“呼唤”。  相似文献   

13.
人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二级过程”:潜能实现过程和能力提高过程。潜能的实现过程往往是自动的。人类智力潜能至少有50%以上是在正规教育作用之外实现的,训练并提高人的能力应以入之潜能的充分实现为前提。 人的发展可划分为三个年龄区间:10岁以前,10岁到15岁,15岁以后。10岁左右潜能臻于成熟,1S岁左右潜能  相似文献   

14.
一、爱岗敬业:“最美战士”谢樵 谢樵,男,汉族,1990年5月出生,2008年12月入伍,2011年7月加人中国共产党。生前系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医院中医科战士。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后,根据上级命令,云南边防总队医院紧急组织41人的应急医疗救援分队赶赴灾区救援。  相似文献   

15.
王荷 《少年读者》2008,(5):33-33
我们可能都知道这样一件事:前不久,南昌市一名高三学生在一家网吧玩游戏时不幸猝死。经医生现场鉴定,这名学生猝死时脸色发白,心跳、脉搏、瞳孔反射等生命体征全无,属典型的因过度兴奋而引发心脏病的死亡。  相似文献   

16.
在长春,一个出生7天的婴儿在婴幼儿潜能开发专家的帮助下走起了“猫步”。虽然有些难以置信,但这却是一个刚出生的孩子所具备的本能。人一出生就具备73种潜能,新生儿不仅具有惊人的感知、运动能力,而且还具有注意、记忆、学习能力和社交行为。而长期被抱着的孩子往往到了两岁半还不能独立行走,家长的溺爱使孩子失去了锻炼自己、增长本领的机会;甚至失去了将来适应社会,参与竞争的能力。 (摘自《每日新报》)  相似文献   

17.
在阅读教学的一定阶段,由教师提出或学生质疑生成话题,形成问题情境,然后师生围绕某一话题,边阅读边讨论,这是语文教师常用的手法,也是不少阅读教学研究课的重头戏、“课眼”。我们不妨把这种围绕话题安排教学流程的阅读教学方法叫做话题阅读教学法。一、话题阅读教学的特征我们先来看一组关于《孔乙己》阅读教学的话题设计:*从孔乙己“脸色”想到的孔乙己脸色由“青白”到“红”,再到“灰”而“黑瘦”,抓住这一特殊细节,结合阅读全文,从脸色变化看孔乙己性格的逻辑发展。*小学徒的作用。“孔乙己悲惨命运的见证人”、“中国的若瑟夫——童…  相似文献   

18.
人们常把“差生”、“后进生”等帽子戴在那些在学校里学业成绩不如人意的学生头上,认为他们“笨”、“智力差”、“没出息”。近来我们通过调查,事实并不如此。多数人由于某种原因,致使学业相对落后,而他们其他方面还是有很大潜能的,所以我们称其为“潜能生”。“潜能生”是“假性差生”.并非愚笨.他们的智商都属正常范围。本文笔者通过交谈、问卷调查、心理测试等手段.运用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潜能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及其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其的心理疏导方法。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我们的世界。人离开了语言便不能对世界进行观察和思维,世界在他大脑中只是零碎的光色、线条。可以说,人离开了语言便不成为完整意义上的人。人有一种学习语言的先天潜能,一种对语言的内在“呼唤”,可我们往往忽略了这种潜能,遏止了这种“呼唤”。提倡教育改革以来,中小学教育重点纠正了重“读写”、轻“听说”的传统教学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同时也出现了另一个极端———听、说训练中的形式主义。有些老师很忌讳“讲”,往往把“少讲”或“不讲”(让学生自主学习、动手实践、多练习等等)作为教学的一个原则。我们听了许多的观…  相似文献   

20.
曾担任过美国总统的安德鲁·杰克逊在妻子逝世后对自己的健康状况非常担忧。他的家人中已有好几个人死于瘫痪性中风了,杰克逊认定他也会死于这种病症,因此,他一直在阴影中极度恐慌地生活着。有一天,他正在朋友家与一位年轻的小姐下棋,突然手就垂了下来,整个人看上去非常虚弱,脸色发白,呼吸沉重。他乏力地说:“它还是来了,我得了中风,我的整个右侧瘫痪了。”“你怎么知道的?”和杰克逊下棋的那位年轻小姐问他。“因为,”杰克逊回答,“刚才我的右腿上捏了几次,但是一点感觉都没有。”“可是,先生,”那位小姐说,“你刚才捏的是我的腿啊!”人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