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随着中国国家综合实力的迅速提高,中国的发展模式越来越多地得到世界的关注与研究,"中国道路"这一概念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研究通过"中国道路的内涵""中国道路的特殊性""如何坚持中国道路""中国道路与中国梦"四个层次对"中国道路"进行剖析,以期达到对"中国道路"学术探讨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经历了长时间艰辛探索。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就,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开创了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凸显了生态文明新时代,坚定了全球共建一个生态良好、清洁美丽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信心与决心,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独特领导力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促进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发展与全球生态治理理论创新,具有多重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美丽中国、中国梦,已经成为当下的高频词汇.要把这些美好愿景和宏伟蓝图变成现实,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廓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逻辑架构,即需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遵照“一条主线、两型社会、三大力量、四种文明、五位一体”的框架体系,以维护人民群众的生态权益和保障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需求,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中国梦”为价值旨归.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筑牢生态之基,同心共筑中国梦.  相似文献   

5.
十六大以来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但现在也面临前所未有的矛盾和压力,文章在指出造成这种困境的主要原因后,探求了"以全局观来统筹生态文明建设、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断丰富和开展生态伦理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来提高全民族的生态文化意识、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的目标任务"等方面的出路。  相似文献   

6.
19世纪欧洲在对外扩张过程中建构起一套"文明"话语,将世界分为文明、半文明和野蛮三类地区,强调欧洲文明及白人的优越性,并以其"文明"标准来衡量非欧洲国家和地区,"文明"成为欧洲称霸世界的意识形态。19世纪下半叶,在中国与欧洲互动的过程中,一方面,西文civilization与中文"文明"在日本对译起来并传到中国,使原有中文"文明"一词具有了新义。另一方面,欧洲"文明"话语对晚清涉外官吏和知识分子发生作用,尤其是国际法对"文明"的要求和日本"文明开化"的示范,使他们对欧洲"文明"的内涵有了更感性的认知,从而接受并传播西义"文明"观念。  相似文献   

7.
高校作为社会组织中一个庞大的机构及其具有的独特地位,使得高校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校的文明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影响着社会的文明程度,高校的文明状况也影响着人才的成长,进而影响着整个社会进步和现代化建设的速度和程度。因此,加强高校文明建设至关重要,但目前各高校文明建设的状况却令人不容乐观,这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大卫.哈维从"时间—空间修复"的视角对"资本主义为什么能长久地生存下来"这一问题进行了解答。哈维认为,"时间的加速和空间的缩减"是资本主义运动的一项基本法则;"时间—空间修复"是资本主义维持其统治的重要工具;而全球化策略则是资本主义世界性扩张的一种空间策略。这些都深刻地表明,资本主义是通过"时间—空间修复"的策略而维持至今的。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取得的创新性成果;生态文明建设的确立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拓宽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视野,彰显了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时间空间化”这一批评术语为各类研究者所使用,但他们的理论来源与所指意义各不相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詹姆逊针对后现代社会时间体验的扁平化与空间化现象,提出“时间空间化”概念用来揭示后现代文化弊病以及对历史意识缺席的批判。第二,“时间空间化”是王建疆立足中国社会发展现状建构的“别现代主义”美学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指涉一种杂糅共谋且有待超越的当代社会发展形态并兼有理论自觉意味。第三,“空间时间化”作为与“时间空间化”相对应的概念在叙事研究的批评絮语中创生,被借以描述一种独特的现代空间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11.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中国梦"教育,能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他们走中国道路的理想信念;能引导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国梦"的丰富内涵、历史背景和文化基础,进一步弘扬和培育中国精神;能激发大学生敢于筑梦、追梦和圆梦的豪情壮志,凝聚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我们可以在"原理"课中重点夯实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理论根基;在"概论"课中重点阐明中国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途径;在"纲要"课中重点加深大学生对"中国梦"内涵的理解,弘扬中国精神;在"基础"课中重点激发和凝聚大学生的青春正能量,汇聚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2.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一个重要的命题,其内涵非常丰富,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天人合一"思想中涵盖的仁爱待物、自然无为、慈悲情怀等内容在客观上涉及了正确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等问题,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尚书》的有关史料,考查了上古中国文明和国家产生的时间和地点.  相似文献   

14.
苏巧芳 《广西教育》2013,(17):57-58
近年来,在轻负高质的引导下,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要效率成了一线教师的新追求。我们看到了课堂中,教师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地提问,而有些学校给教师规定了一节课必须问多少个问题、做多长时间的练习等。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少了,失去了自主探究的空间。在课  相似文献   

15.
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要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人们注意到,从十二大到十五大,我们党一直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这一概念,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在生态与经济发展方面的一次升华,不仅对  相似文献   

16.
时间、空间、价值是影响教育实践和质量监测评价的三个基本维度。在时空观念上,传统教学质量监测评价体系存在偏重共时性评价忽视历时性评价、偏重教师评价忽视学生评价、偏重"在场"要素评价忽视"不在场"要素评价等问题。在教育价值观念上,传统教学质量监测评价体系偏重工具性价值,忽视终极价值,存在手段与目的倒置、投入与产出错位现象。重塑教学质量监测评价体系要在时间、空间和价值三个维度上秉持OBE教育理念,以"产出导向"为原则改进完善监测评价手段,构建时间不间断、空间全覆盖、价值行为一体化的质量监测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7.
基于认同理论,首先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梦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的现状。结果表明,大学生呈现出三种认同状态,一是高度认同;二是举棋不定;三是认同缺失。针对现状从自身因素和外界因素两个方面剖析了影响认同程度的原因。最后,从国家、社会、学校和大学生自身四个层次提出提升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程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认同理论,首先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梦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的现状。结果表明,大学生呈现出三种认同状态,一是高度认同;二是举棋不定;三是认同缺失。针对现状从自身因素和外界因素两个方面剖析了影响认同程度的原因。最后,从国家、社会、学校和大学生自身四个层次提出提升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程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深化和推进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和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三个问题: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问题,不能把二者的关系割裂和对立起来,应该从生态文明的本质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阶段性目标与最终目标的维度,把二者看成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应当把中国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的实质理解为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观念为指导的技术创新为基础的发展道路;应当区分“生态正义”与“环境正义”的不同内涵,以及他们在解决生态危机问题上和构建生态文明理论问题上的不同思路,厘清他们所属的不同理论谱系,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构建中国形态的生态文明理论,把历史唯物主义的“环境正义”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归宿。  相似文献   

20.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向生态文明的转型期。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在本质上具有同一性,高校要培养符合生态文明社会要求的人才,加强可持续发展教育成为有效的手段和当务之急。文章通过对目前高校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以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