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而女大学生就业情况更不容乐观。在庞大的就业大军中,在稀缺的岗位资泺面前,女大学生迈向社会的第一步远不如男同学顺利,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性别不平等的现象还普遍存在。本文通过对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提出了高职院校帮助女大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工科类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尤其凸显,供需矛盾严重。因此,政府和高校应认真分析研究工科类女大学生求职中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等内外因素现状,结合就业市场实际和女大学生素质培养,探索工科类女大学生求职竞争力提升的有效途径,通过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设置一些比较适合女性从事岗位的培训和讲座、开设针对性强的就业指导课等,为工科类女大学生就业指导提供依据和改进策略。而工科类女大学生自身,也需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充分锻炼和培养就业技能,提高求职信心,从而共同促进工科类女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3.
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当下,工科类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尤其凸显,供需矛盾严重。政府和高校应认真分析研究工科类女大学生求职中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等内外因素现状,结合就业市场实际和女大学生素质培养,探索工科类女大学生求职竞争力提升的有效途径,通过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设置一些比较适合女性从事岗位的培训和讲座、开设针对性强的就业指导课等,为工科类女大学生就业指导提供依据和改进策略。而工科类女大学生自身,也需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充分锻炼和培养就业技能,提高求职信心,从而共同促进工科类女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其中,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尤为突出。从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机会成本与预期收益以及统计性歧视这三方面对女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切入研究,国家应大力发展现代化经济,积极创造就业岗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服务体系,女大学生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切实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集宁师专学报》2018,(2):100-104
大学生们尤其是女大学生们,面临着当前岗位少、就业难等现实问题。高校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有社会经济层面的客观原因,也有女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原因。该文结合某高校实例,调查研究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旨在帮助女大学生解决困难,促进就业。  相似文献   

6.
解决高职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需要国家、院校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国家政策要引导和支持高职女大学生就业面向基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要适应需求,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和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女大学生择业要正确定位,积极参加新农村和生态农业建设,到城市社区、中小城镇等社会急需岗位就业。  相似文献   

7.
当前高校毕业生数量剧增,就业形势愈发严峻。涉农专业属艰苦行业,就业环境差、薪资待遇低,而农科类女大学生受其专业、岗位及自身条件限制,就业难尤为突出。保障农科类女大学生就业质量,提升就业率,需要国家、企业、学校、个人四方联动解决难题。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就业的性别差异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女大学生就业难,客观上主要有传统性别差异思想、就业需求岗位矛盾、专业选择过于集中、狭隘用工成本核算等方面问题;主观上包括性别差异造成的女性生理弱势、传统思维方式成为女性就业瓶颈、能力指标与市场需求存在差距、不良个性心理影响积极就业动机等。相应对策,即社会要树立平等选择观念、创造平等竞争条件;高校有关部门要为女大学生就业创造条件、提供服务;女大学生自身要扬长避短、完善素质、重塑形象等。  相似文献   

9.
一、女大学生就业面临三大难题 1.就业率偏低 近年来,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和社会岗位需求量的减少。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尤其是女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是不容乐观。目前,我国高等学校中女生占的比例已达44%。厦门大学的调查显示,在相同条件下,女生就业机会只有男生的87%,女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仅为63.4%,比男生低8.7个百分点。在许多招聘会上,不少用人单位打出了“只限男生”、“男生优先”的招聘条件。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阐述了十年来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多,社会每年新增就业岗位增长幅度有限,造成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就业环境,分析了目前人才结构和经济结构不相适应,高等教育的培养体制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脱节的就业困境,研究了重点院校和非重点院校毕业生、女大学生以及考碗族的就业状况,以期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师范院校学生就业的性别歧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所谓大学生就业环节中的性别歧视,是指用人单位在录用大学毕业生的各环节中,除妨碍正常生产、工作或依法不适合女大学生的工种或岗位外,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女生或提高对女生的录用标准而导致女生平等择业机会的丧失及其它损害的情况。换言之,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其实就是指用人单位采取各种或明或暗的歧视手段,使女大学生在就业中丧失了平等择业的机会。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基层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后,大学生择业由"精英岗位"转入"大众岗位"是不可回避的现实,如何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大任务。本文就当前大学生基层就业现状和大学生基层就业困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基层就业困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性别歧视是一个并不新鲜的职场话题.在当今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女大学生的就业歧视也愈加明显.文章在了解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现状、分析造成女大学生就业歧视原因的基础上,探讨了促进和维护女大学生平等就业权的对策,加强女大学生就业平等权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4.
文章阐释了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岗位通用胜任力要素组成,并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适应性进行了盘点,得知相关影响者对大学生就业胜任力要素认知的差异,使得企业岗位胜任力结构与大学生就业胜任力结构契合性不好,从而影响了就业能力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大数据和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工作迎来新机遇和新挑战。了解、掌握大学生就业岗位需求,是实现大学生更充分、更高质量、更满意就业的基础。本文针对大学生就业岗位需求数据的统计分析工作,剖析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探究科学有效的数据采集和整合工作机制及数据处理、分析和使用方法,以期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需求统计分析工作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6.
工科类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就业难,女大学生就业更难,工科类女大学就业难上加难已成为共识,工科类女大学生在就业中相对其她女生的弱势地位更加突出。文章分析了工科类女大学生求职难的具体表现和主要原因,建议工科类女大学生自身要更新观念、自我完善;学校要为女大学生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国家要将生育成本社会化并完善平等就业的法律法规,以促进工科类女大学生稳定就业。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特别是女大学生数量的增加及传统性别歧视观念的影响使高校女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突出,特别是从政策设计中的立法层次、执行效力、保障层面上来看,对女大学生就业的保护和促进力度均不足。对此,应加快制定《大学生就业促进法》,以立法促进大学生就业;营造男女平等的就业环境,在平等条件下实现女大学生公平就业;建构女大学生就业保障机制,为她们打造和维护好个人发展平台来建构和设计女大学生就业政策机制。  相似文献   

18.
当今大学生就业在我国已成为不争的社会问题。受就业市场、性别歧视、自身能力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女性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尤为突出。论文以地方师范院校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为例,对女大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从社会体制、教育因素及女大学生自身因素等方面提出保障女大学生合法权益,保证女大学生公平就业,提高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平等就业权是劳动者在就业过程中应有的一项重要权利,也是当代男女平等的基本内容。在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就业大环境下,对女大学生的就业歧视越发明显,其平等就业权得不到保障。笔者通过了解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女大学生遭遇就业歧视的原因,从法律层面上探讨维护女大学生平等就业权的对策,加强其就业平等权的法律保障,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20.
在整个社会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的大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女大学生就业困难显得尤为突出,女大学生就业弱势问题已经成为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深切关注.客观分析女大学生就业弱势的现状,并从社会客观因素和女大学生自身主观因素两方面深入探究女大学生就业弱势现状的成因,能够为解决当前女大学生就业弱势问题提供一些参考性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