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艾丽丝·门罗创作的短篇小说《夜晚》以第一人称、第三人称互相转换的写作手法,向读者讲述“我”这一行为个体在家庭生活中所产生的身份认同错位与焦虑。艾丽丝·门罗一方面通过对真实事件的叙述展示家庭中出现的变故,另一方面通过对“我”存在的心灵黑洞的准确刻画,揭示“人”作为生命个体的现实虚构性以及所具有的破坏性心灵黑洞。艾丽丝·门罗将“心灵黑洞”看作具有破坏性的无法排解的欲望,父亲作为家庭的最高权威,在恰当时间点对“我”施以仁爱的关怀,进而帮助“我”对抗并战胜心灵黑洞,从而达到自我认知上的超越。  相似文献   

2.
《达·芬奇密码》作为流行文化和西方传统结合的典范,中译本一经面世便在中国市场广受欢迎。一方面,这种现象与读者的接受语境密不可分;另一方面,也归因于丹·布朗高超的创作手法。作者既是通过表现,又是一种再现,将宗教、历史、艺术等元素与叙事紧密结合,将古典悲剧的创作技巧运用于小说创作。小说将真实与虚构、欣赏与创造相统一、在现代小说的叙事技巧中融合了古典悲剧的突转、发现与苦难,震撼了读者的心灵。将现代女性反抗意识融入到反映基督的仁爱和牺牲的传统主题之中,从而带给读者特殊的审美和宗教体验。  相似文献   

3.
贾平凹新作《古炉》,通过狗尿苔这个叙事者向读者展示了两个世界:一个是曾经过往的"文革"历史,是暴力和血腥的历史记忆;一个是情感想象的诗意人生。《古炉》一方面通过真实的历史记忆,揭示出非常历史状态下人性的毁坏和变态;另一方面又通过狗尿苔和蚕婆等人的诗意生存给予现代人性重建以力量。现实与想象的交相辉映,也使贾平凹的"文革"叙事并未落入到已有的叙事窠臼中,反而更好地承载了作者对历史、人性以及人的理想生存状态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黑格尔认为,艺术作品用感性形式表现了超过日常的更高的实在,比现实生活更接近于心灵。他用艺术作品与心灵的接近来论证艺术作品高过现实世界,可见黑格尔哲学体系中"心灵"地位之高。他又指出,心灵是世界的原因,是最真实的;但是仅有心灵的真实是不够的,心灵需要与普遍结合才能达到理想状态。本文从《美学》中艺术作品与心灵的相互关系出发,通过艺术作品展示作为真实的"心灵"的面貌。  相似文献   

5.
《在撒旦的阳光下》以多重视角中展现小说叙事的复调现象来揭示主题,作者在叙事中通过多种声音的对话展示生存困惑,人物内心世界、情景和事件来传达了主人公在她人生舞台上潜伏着悲惨的一幕。通过多重视角的转化展示了多尼桑神父内心尖锐的矛盾和行为。  相似文献   

6.
上世纪初,西方现代主义作家开创了心灵化叙事方式之路,他们的作品,如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等等,为心灵化叙事方式提供了经典。心灵化叙事方式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最基本的叙事方式。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叙事方式主要有心灵化叙事方式、散文式叙事方式、意象式叙事方式、荒诞式叙事方式等,  相似文献   

7.
沈毅 《文教资料》2009,(10):24-26
仁爱与宽容是雨果在《悲惨世界》中表现出的重要人道主义思想。小说以主人公冉阿让的生活经历为主轴,展现了19世纪法国社会的全貌。本文通过对作品中人物与事件的分析,得出了教育应从人的心灵开始,而心灵则需以仁爱与宽容来感化。只有用心净化黑暗的社会,才能让受苦的人们看到光明的未来。  相似文献   

8.
2019年上映的真人版奇幻电影《小飞象》中,导演蒂姆·伯顿的电影叙事包括两个部分:怪物化叙事与去怪物化叙事.通过对叙事空间的怪物化、对人物形象建构的怪物化以及对动物个体的怪物化,伯顿在电影中展示了其对怪物真实内涵的理解.同时,伯顿利用电影中人物个体对人类欲望的认知、对自然的回归与对社会空间的重构等方面的去怪物叙事,消解...  相似文献   

9.
薛舒的《成人记》以婚姻和爱情为外壳,书写了女性的“生存黑洞”,具有明显的女性叙事特征。小说借助女性叙述眼光、内心透视和自由间接/直接引语等叙述手法彰显了女性的声音,同时通过设置重复情节、典型意象、极限境遇等来推动女性主体的突围与重构。但是,这些叙事并没有给身处时空裂缝中的女性带来本质性的解脱,她们依然被“生存黑洞”深深裹挟。薛舒通过《成人记》再次向世人警示女性普遍面临着的循环困境——走出牢笼之后仍然是戴着镣铐的生活囚徒。  相似文献   

10.
文学巨匠托尔斯泰在世界名著《安娜·卡列尼娜》中表现出了高超的叙事艺术:作者叙事不动声色而含讽刺;人物叙事通过主人公的眼睛、心灵和想象来完成。这二者又相辅相成,构成比其力作《战争与和平》更为深层的艺术意蕴。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叙述者的角度出发 ,对《遗嘱》的叙事技巧进行了分析。叙述者通过大量的间接引语和直接引语来展示人物的内心活动 ,真实地刻画出小说中人物的心理 ,尤其是主人公内特的思想转变过程。叙述者时而公开 ,时而隐蔽 ,造成一种独特的叙事效果  相似文献   

12.
《集宁师专学报》2016,(6):16-20
《红楼梦》中存在着很多情节类似的部分,"出游"是典型的类同情节之一。小说通过将不同人物的出游背景、出游经历和出游后果在不同的叙事时空下展示,体现出不同场合的人物行为及其在全局的影响和作用。本文通过比较类似的"出游"情节所用的不同技巧和表现方法,意在探讨《红楼梦》叙事艺术的同异之辨和"网状结构"的构成方法与技巧。  相似文献   

13.
《瑰宝》是著名英籍华人女作家韩素音的成名作和代表作,也是一部典型的自传体小说,具有传记和小说的共同特点,作者的女性混血儿身份又赋予了作品独特的女性视角。小说中真实与虚构完美融合,女性第一人称的叙事手法灵活运用,作者强烈的女性意识也充分展示,娴熟的叙事技巧成就了《瑰宝》这一部伟大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14.
在《喧哗与骚动》中,福克纳从四个不同角度叙述了同一个故事,追述了一个南方贵族家庭衰败的历史,反映作家对人性和仁爱的呼唤。作品中的意识流、多视点叙事、内心独白、时空变化和象征主义等艺术手法已经广为研究。通过对比《喧哗与骚动》和《圣经》的结构内容的异同,可以探讨作品中蕴涵的象征模式和圣经隐喻。  相似文献   

15.
《北极村童话》奠定了迟子建悲悯中寻找温情的文学风格.通过童年经验和童话故事的支撑,以儿童视角展现了苦难中的温情这一主旨.迟子建在平淡的叙事与言语中,向我们表达她内心最渴望的东西,善良与温暖.而对于人性之恶,迟子建既展示了她悲天悯人的情怀,又以不屈的信念为不幸的人们寻找出路.在叙事和构建过程中,迟子建执着地保持着难得的沉静和安详,穿透人心灵的温情与厚道,继而继续感动着读者.  相似文献   

16.
《父亲的微笑之光》的表层叙事是对几位知识女性的前卫生活的描写,赞扬了她们追求身体自由、获得主体解放、颠覆传统社会的成功之举,控诉了摧残女性身体和心灵的男性暴力。小说的深层叙事则通过对父亲专制、母亲失语和女儿抗争的表现,揭示出女性反叛社会的内在原因。本文通过对表层叙事和深层叙事的分析指出,小说真正的力量并不在于它为女性颠覆传统社会的呐喊助威,而在于它对女性极端化的个性生活的有力辩解。  相似文献   

17.
当代著名女作家残雪以风格独特著称,擅长小说叙事方式的探索,不可靠叙述和空间叙述是其小说的两种主要叙事策略.长篇小说《五香街》主要采取不可靠叙述,虚构与真实是其主题,小说的意义指向一切叙述的虚构性及其在产生真实行为时的荒诞性;短篇小说《山上的小屋》主要采取空间叙述,呈现权力异化及其导致的精神扭曲.  相似文献   

18.
从中国当代文学史视域来看,电视连续剧《钢铁年代》具有一定超越上的意义。"工业题材"的文学创作由于诸多的原因经常遭遇难写的尴尬,《钢铁年代》则在一些方面有了可喜的突破。面对90年代以来出现的写作趋势,该作品以文学史上曾经的"宏大叙事"的丰盈的魅力,对于特殊表现领域的真实的人性美的描绘和展现,以及对具体人性的展示过程中凝聚的反思,则使该作品具有更多美的力量。  相似文献   

19.
狄更斯在他著名的教育小说《远大前程》中通过对男主人公皮普的“远大前程”幻灭过程的描述 ,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主题———仁爱的感化力量。作品中的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均都经受了不同类型的爱 ,因此 ,他们都得到了同样甚至更大程度的回报———仁爱的复苏  相似文献   

20.
“乡下人进城”叙事比“城里人来到乡村”更能真实地反映当代城乡矛盾。贾平凹长篇小说《高兴》和展锋长篇小说《终结于2005》,不约而同选择“乡下人进城”叙事,展示了“乡下人进城”过程及其结局的两种文本叙述。两种文本叙述了失去土地的南北“乡下人进城”以及农村城市化趋势引起的阶层和族群变化,体现了当代作家在当代中国语境下对乡土叙事所作出的自觉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