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知识网络的科研人员知识结构可视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科研人员知识表示的准确性和直观性,从知识网络的角度,对科研人员知识结构可视化进行了研究。从系统的角度,分析了科研人员知识结构的构成。利用知识网络模型,对科研人员知识进行网络建模,包括知识点建模及其关联关系建模。通过对知识网络的层次化处理,获得了科研人员知识领域与知识子领域。根据以上建模方法,开发了一个科研人员知识管理原型系统。该方法实现了科研人员知识结构可视化,具有直观、易操作和可定量化的特点,为科研人员知识的表示提供了支持。文章最后给出了一个验证实例。  相似文献   

2.
针对制约科研人员激励有效性的主要因素,结合科研人员的工作和需求特点,提出了对科研人员进行有效激励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3.
网络环境下高校科研人员信息查询行为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对科研人员以项目为中心的信息资源选择与查询进行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科研人员查询障碍的克服与行为过程优化和对科研人员信息查询结果予以改善,揭示了网络环境下高校科研人员的一些重要信息行为特征,为提高科研人员以项目为中心的信息利用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JDCS模型是工作压力研究中的一个经典模型。本文运用我国高校科研人员工作压力的问卷调查数据 ,对该模型进行了本土化修正 ,并对我国高校科研人员的工作压力现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 :我国高校科研人员的工作压力总体水平偏低 ;近 3 4的科研人员处于高社会支持水平 ;近八成科研人员处于低工作要求和高健康水平状态。  相似文献   

5.
俞立平  周广澜  段云龙 《科研管理》2022,43(12):163-172
研究职称差异对科研成果的影响机制不仅有利于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而且对于优化职称结构具有重要意义,但相关领域的研究比较薄弱。本文在分析不同职称科研人员对科研成果影响机制的基础上,采用联立方程模型研究不同职称科研人员对不同科研成果的贡献,并且研究高职称科研人员与低职称科研人员的协调效应,最后采用BP人工神经网络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职称科研人员对科研成果的作用机制不同;高级职称科研人员对科研成果的贡献大于初中级职称科研人员;研发经费对科研成果的贡献要小于研发人员;高级职称科研人员与初中级职称科研人员协调不佳。最后从优化职称结构和科研经费分配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科学图书馆对科研人员信息素质培养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科研人员进行信息素质培养是科学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文章分析在当今数字化信息成为主流的信息环境中,对科研人员信息素质的更高要求。阐述科学图书馆开展科研人员信息素质培养的必要性,提出几种对科研人员进行信息素质培养的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对科学图书馆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网络信息环境下科研人员的信息素质及再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网络信息环境的特点,概述了网络信息环境下科研人员信息素质的内涵,指出了科研人员信息素质存在的不足,对科研人员信息素质再教育的内容和方式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对中国科学院部分研究所、部分高校的科研人员、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科研机构和高校科研人员对IR的认知和态度差异,在此基础上得出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科研人才队伍快速壮大,人才比较优势稳步增强。在人才数量日益丰沛的基础上,能否吸引并留住科研人才、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工作满意度是一个重要指标。本文利用《自然(Nature)》杂志2021年对全球科研人员的问卷调查数据,对各国科研人员工作满意度的高低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和国际比较。研究发现,相较于其他国家,我国科研人员的总体工作满意度较低且离职倾向较高。为了进一步提升科研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增强对科技人才的吸引力,本文提出要以激发和保持科研人员自主的创新动机为人才管理的首要目标,进一步提高科研人员的薪酬和福利水平;保证科研人员工作投入的基础上,平衡科研人员的工作与家庭生活;领导在给予科研人员支持的同时,要提供更多的项目参与和职业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10.
利用h指数评价西南林学院科研人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1999-2008年西南林学院科研人员被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和羡国ISI数据检索平台收录的论文和论文被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西南林学院科研人员的hCN指数和hISI。指数,以此来评价西南林学院科研人员的个人绩效。  相似文献   

11.
常杲  宁宝英  马建霞 《科学学研究》2023,(6):1048-1056+1065
科研人员在学术产出生产活动之外做出了大量有益于科学事业发展的贡献。目前需了解科研人员对该类非产出性科研贡献的认可现状和差异,以支持科研人员非产出性科研贡献的评价工作。基于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理论构建科研人员非产出性科研贡献指标模型,应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科研人员对非产出性科研贡献的认可度。基于科学社会分层理论,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不同群体科研人员非产出性科研贡献认可度偏好。当前非产出性科研贡献获得了科研人员的普遍认可,但认可范围有限,不同性别、职称、学科和学术任职情况的群体对非产出性科研贡献活动存在认可差异。  相似文献   

12.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通过对20家高科技企业的356名科研人员及其直接主管的配对数据分析,对心理契约破裂、包容性领导和信任影响员工创新绩效的被中介调节作用模型进行检验。研究结果发现,科研人员心理契约破裂对其创新绩效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包容性领导对科研人员心理契约破裂和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起明显的调节作用,而且包容性领导对科研人员心理契约破裂和创新绩效之间的调节效应以信任为部分中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立足于跨学科科研合作研究现状和科学自身发展需求,探讨科研人员个体感知对跨学科科研合作意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以期挖掘跨学科科研合作行为背后的深层次动机,为进一步推动科研人员跨学科科研合作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方法/过程]采用质性分析与组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选取18位具有跨学科科研合作经验的科研人员作为访谈对象,通过NVivo12软件对访谈文本依次进行开放式、主轴和选择性编码,对影响科研人员跨学科科研合作的个体感知因素进行识别,并构建相应的理论模型。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基于349份问卷数据,分析个体感知因素的不同组合对科研人员跨学科科研合作意愿的路径影响。[结果/结论]影响科研人员跨学科科研合作意愿的个体感知因素有5个,分别为:成本感知、收益感知、情景感知、风险感知和难度感知;导致科研人员高跨学科科研合作意愿的组态路径有4条,导致科研人员低跨学科科研合作意愿的组态路径有1条;在各项个体感知因素中,“收益感知”和“情景感知”是影响科研人员跨学科科研合作意愿的关键因素,而“风险感知”对科研人员跨学科科研合作意愿的影响作用则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物理领域科研人员推广文章的现状及遇到的问题,从国内物理类期刊促进科研人员自主推广文章的角度,为提高期刊文章可见度提供可行方案。【方法】通过网络调研,了解13家出版机构协助科研人员推广文章的情况和科研人员推广文章的方式。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物理领域科研人员推广文章的基本情况、对国内期刊文章的推广意愿、对文章推广服务的需求。【结果】物理领域科研人员自主进行国内期刊文章推广的态度是比较积极的,经常使用的推广方式具有较高的国际显示度,未进行实际推广的主要原因是时间有限以及不了解分享的方式和益处等。同时,物理领域科研人员对视频和信息图制作等服务存较大需求。【结论】物理类期刊需加强科研人员推广文章的积极性,并从撰写文章推广的作者资源文件、升级期刊平台、加强作者推广文章的宣讲、提供相关服务4个方面协助科研人员在具有较高国内/国际显示度的平台上进行文章推广,进而提升期刊文章在国内外的可见度。  相似文献   

15.
许楠 《科技与管理》2010,12(3):110-114
职业效益的讲求与评价是近年来职业经济学的重点研究课题,试图从扩展研究对象和研究思路、对研究方法进行应用创新等方面作出尝试和探索。在阐述科研人员职业效益内涵的基础上,从宏观层面建立评价体系,采用DEA的C2R模型,以河北省2002—2007年数据为样本,对科研人员的职业效益进行评价,并提出科学讲求途径。鉴于职业效益是少有学者涉足的研究领域以及科研人员对社会的贡献,研究科研人员职业效益问题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6.
赵延东  周婵 《科学学研究》2011,29(7):999-1006
 利用一项对我国科研人员的大规模社会调查所得数据,运用个体中心网分析方法来研究科研人员的合作网络。研究从网络规模、网络密度、网络趋同性和网络异质性等网络指标出发,对科研人员的合作网络进行了全面的描述和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类型的科研人员在合作网络结构上存在的差异情况。最后还就分析的理论意义和政策含义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作为科研人员思想碰撞以及产生新知识的重要科研合作平台,虚拟学术社区逐渐成为主流的学术交流场所,探究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合作的影响因素有利于有针对性地提升科研人员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虚拟学术社区健康发展。[方法/过程]基于对相关理论的归纳和梳理,提取影响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合作的7个因素,构建影响因素组态分析模型,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数据,使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进行实证研究,从组态视角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对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合作的影响路径。[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绩效期望、感知愉悦性、互惠、社会影响、努力期望、激励机制、促成因素共同影响科研人员合作,或为核心条件或为辅助条件均对科研人员合作产生影响,触发科研人员合作形成的组态共有6种,不同因素之间的组合效应均能驱动虚拟学术社区中的科研人员合作。根据研究结果,对促进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合作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虚拟学术社区已成为科研人员进行科研合作的平台,对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合作行为影 响因素的研究,有利于促进在线科研合作的健康良性发展。【方法/过程】将质性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先是根据 收集到的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访谈资料,通过质性分析得出相应的影响因素;然后以得到的因素为基础,结合 相关理论,构建相应的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合作行为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利用结构方程进行实证研究,找出虚 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合作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自我效能、群体认同、社群影响、互惠均 正向影响虚拟学术社区科研人员合作意愿,合作意愿与虚拟学术社区科研人员合作行为正相关,激励机制和系统 易用对虚拟学术社区科研人员合作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相关影响。  相似文献   

19.
叶丁菱  许鑫 《科学学研究》2023,(6):1066-1075
企业科研人员掌握众多高价值数据,激励企业科研人员开放科研数据,利于释放企业科研数据潜力。本文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和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构建企业科研人员开放科研数据意愿模型,使用PLS结构方程模型对问卷数据和研究模型进行实证分析,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挖掘企业科研人员开放意愿的细节诱因。通过模型检验发现,感知科研数据质量、感知科研数据价值和开放科研数据接受度对开放科研数据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企业科研人员学术年龄在开放科研数据接受度和开放科研数据意愿中呈现正向调节作用。通过诱因挖掘发现,数据制度、数据隐私、数据版权、机构要求等对企业科研人员开放意愿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企业科研人员开放科研数据意愿的影响机制分析,拓宽了企业数据的开发路径研究,也为促进产学研深度合作和融合创新提供了相关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20.
科研人员申报社会力量科技奖励的意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研人员申报社会力量科技奖励的意愿会受到个人特征和奖项特征的影响.通过网络电子邮件调查法收集了536份有效调查问卷,对问卷数据进行二元Logistic分析后发现,科研人员的个人特征中年龄和文化程度对科研人员申报社会力量设奖的意愿有显著影响,而奖项特征中的设奖主体、奖励力度、奖项知名度和奖后效应对科研人员申报社会力量设奖的意愿也有显著影响.因此,社会力量科技奖励要通过规范设奖主体、加大奖励力度、提高奖项知名度和提升奖后效应等措施来增加对科研人员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