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约产生于元明之际的<水浒传>是一部以雄浑宏阔为基调的古典名著.作品着力刻画了一百零五位男人和三位男性化的女强人的形象,这一群聚义梁山的英雄好汉以其健壮的体魄、超凡的勇力、粗豪的性格和高大的人格精神而响震天下,充分表现了我们民族所崇尚的阳刚之美.  相似文献   

2.
惠特曼诗歌具有阳刚之美。情思的炽烈真挚,意境的恢弘浑灏,语言的洒脱奔放,构成了惠特曼诗歌独特的刚美风姿。在美国诗歌史上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3.
老腔无论题材、情节都表现责任、正义、忠贞,传达出忠君爱国、大义凛然、坚贞不屈、进取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老腔甚至连人物都是气宇轩昂、威武雄壮的,在形式与内容相呼应中,唱词风格更是慷慨激昂、铿锵有力,犹如性刚者好怒,老腔在力量的象征、战斗的征服中,全方位展示出阳刚美。老腔的阳刚之美也是富有精神意味、文化内涵的,展现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开拓创新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山水画的阳刚之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国古典山水画中所体现的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贯穿着整个中国山水画史。阳刚之美在中国文化与自然山水中都有非常明显的体现,这对中国山水画有着深刻的影响。中国山水画的阳刚之美给人以雄强奋进、积极向上的艺术享受,是我们自强不息、不畏强暴的民族精神的象征。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中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而“金陵十二钗”中的史湘云更是独树一帜,她天真无邪,真正保持了人类之“童心”,更可贵的是其性格中的阳刚之美。史湘云崇名士,爱男装,天生侠骨,具有有别于一般女子的傲世精神。  相似文献   

6.
张平的叙事风范,在“晋军后”时代的山西作家群里,最具“主旋律”特色,这一点,秉承了“山药蛋派”老一辈作家紧扣时代脉搏,为百姓立言的创作品格;同时,他的叙事,在同代山西作家群里,又最富激情个性,这一点,与老一辈和同辈山西作家风格迥异。两点的结合,构成张平叙事风范突出的美学特征——追求阳刚美、崇高美。这种美学特征的追求,植根于黄土文明的腹地文化,在后现代文化的不断浸染中,凸显着“抵制场”的风采。  相似文献   

7.
《周易》思想和其揭示的道理,从根本上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在通过卦、爻、彖、象揭示道理的同时也奠定了中国艺术和美学的内涵。在古代美学的审美范畴中,有阳刚之美、阴柔之美、中和之美等等,无一不在《周易》六十四卦中找到各自的根本。《乾》卦之阳刚,无论从自身卦、爻、彖、象,还是从历史上的艺术、文学、美学中都能找出由它衍发出的阳刚之美的例证。研究阳刚之美,有多方面的价值和意义,它不仅对文学艺术和美学有作用,更对人的言行、情志和道德情操有作用,对社会乃至国家都是有益的,《大象》“乾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几千年来都作为炎黄子孙奋发向上的精神支柱,六爻“龙”象之龙更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象征。阳刚之美,实在是内容和形式、天人合一的头等大美。  相似文献   

8.
孟子所说的不动心之道,即仁义礼智根于心、宠辱不惊之道。要得不动心之道则要养心;而养心,则要自反、集义、知言、知义。孟子与告子的根本区别在于告子外义。养气之道的根本仍在养心。抛却养心,专事养气,心不得养,气不得守。  相似文献   

9.
宋词有两大流派,一是婉约词,一是豪放词。北宋前期基本上都承袭了晚唐五代词风。词至柳永而一变,在内容上常写羁旅行役,男女恋情,辞藻多彩,音律谐婉,风格清婉绚丽,给人以柔性的美。词至苏轼而再变,一扫晚唐以来浮靡温柔的词风。凡身世友情、怀古感旧、伤时叹世、咏史说理、山水田园等内容,均可入词,从而冲破了“诗庄词媚”的传统界限,给人以阳刚之美。本文以柳永的《雨霖霖·寒蝉凄切》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谈谈宋词的阴柔美和阳刚美。  相似文献   

10.
老腔无论题材、情节都表现责任、正义、忠贞,传达出忠君爱国、大义凛然、坚贞不屈、进取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老腔甚至连人物都是气宇轩昂、威武雄壮的,在形式与内容相呼应中,唱词风格更是慷慨激昂、铿锵有力,犹如性刚者好怒,老腔在力量的象征、战斗的征服中,全方位展示出阳刚美。老腔的阳刚之美也是富有精神意味、文化内涵的,展现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开拓创新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1.
汪曾祺小说人物大多重视修养:或由“义”和“道”的道德体认,提升个人生命境界;或消除对外名利的追逐,返归于内在生命的自然颐养;或追求虚静的状态,形成圆融的体验主体。汪曾祺把这种呈现人的生命境界的“人格美”作为小说创作的终极之境,背后体现着作者重视颐养生命的情怀,暗合着中国传统美学的“养气”之美。  相似文献   

12.
孟子美学思想中最突出的是人格美学精神,他不仅最早对人格美及其层次做出了明确的价值规定与区分,而且明确地将审美从人的感官之乐引向了道德领域,并提出了“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一高扬自主精神的话语,表现出强烈的人本意识、人性色彩和人格自主的悦乐感。现代人在实现其对主体意义的重建、确定人生存的内在根基、超越物性束缚时,应汲取孟子人格美论中的思想养料——人格意识、自律意识、超越意识。  相似文献   

13.
第一次使用“你”“我们”的字眼写评语,一件小事,再加一点鼓励性的话,学生们惊异于老师的细心,欢呼雀跃,喜欢得颠来倒去的看。那场景历历在目,宛如昨日。所以这学期的评语也就沿袭了这一模式,自以为孩子们依然会喜欢,没想到刚开学就被泼了一大瓢冷水。  相似文献   

14.
评姚鼐的“阳刚阴柔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姚鼐“阳刚阴柔”理论的内涵和意义。分析了他重阳刚、轻阴柔的学术倾向及其形成的历史文化原因。探讨了这对审美范畴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进一步地昭示姚鼐“阳刚阴柔说”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5.
阳刚气质对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男生阳刚气质缺失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现象。文章对阳刚气质缺失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培养阳刚气质的方法:榜样示范、情境体验、伙伴影响。  相似文献   

16.
体育教学作为一种审美艺术.处处蕴涵着美.体现出美.因此,在教学中,注重美、发掘美就显得至关重要.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应该注重语言美、人格美、形态美与环境美的渗透.  相似文献   

17.
引子:校园里出现假女性 男生故事一:“林妹妹”的柔弱  相似文献   

18.
见其文而知其人,亦因人的气质决定人的诗文风格.人的内在性格或刚或柔,流于其诗文必也或刚或柔.韩愈文之雄伟气格,原于其猖狂恣肆的性格.因有猖狂恣肆之性,韩愈论诗亦主阳刚.韩愈于诗知变,故能启迪一代,领军一代.他不但近能变大历以来的"软体"诗风,亦能变六朝以来的阴柔为阳刚.变阴柔为阳刚者自杜甫始,尚不太明显;至韩愈学杜,有意识地变阴柔为阳刚,振兴一代诗坛.韩愈晚年,随着思想的进一步成熟,其诗文融阴柔与阳刚为一体,达到更高的美学境界.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神话塑造了鲧、禹、夸父、精卫、刑天等一系列神话英雄形象,表现了人与大自然的冲突和斗争,带有浓重的悲剧色彩,同时也体现了崇高的人格理想和坚强的生命意志,悲剧美和崇高美是这类神话共同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历史悲剧《屈原》的作者郭沫若在抗战时代背景下对战国历史的独特认识为基础 ,阐明了该剧“借古喻今”的根据及伦理意义上的“崇高美”特征 ,并进一步探讨了该剧在情节安排与人物塑造上的道德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