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找秋天”是集观察、思维、表达与绘画等为一体的语文综合性学习。那么,如何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呢?这是大家正在探索的一个课题。马建明老师在江苏省教材培训会上借班上课,尝试了师生与“秋天”一同体验收获的历程。一、亲近自然,寻找秋天师:课前,我们走出了教室,走出了课堂,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秋天的脚步。谁愿意把自己找到的秋天讲给大家听一听?生:(举起自己的画)我找到的秋天有红色的果子,大家都知道是苹果。这个黄色的呢?是梨。我把屋顶涂成这样的颜色,因为红色的是秋天的高粱,橙色的是秋天的菊花,黄色的是秋天的麦子,蓝色是秋…  相似文献   

2.
《找秋天》是苏教版国标本二年级上册第2单元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是集观察、思维、表达与绘画等为一体的语文综合性学习。那么,如何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呢?这是大家正在探索的一个课题。马建明老师在江苏省教材培训会上借班上课,尝试实践了师生与“秋天”一同收获的历程。一、亲近自然,寻找秋天师:课前,我们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秋天的脚步。谁愿意把自己找到的秋天讲给大家听一听?生:我找到的秋天有红色的果子,大家都知道是苹果,这个黄色的呢芽是梨。我把屋顶涂成这样的颜色,因为红色的是秋天的高梁,橙色的是秋天的菊花,黄色的…  相似文献   

3.
“找秋天”是集观察、思维、表达与绘画等为一体的语文综合性学习。那么,如何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呢?这是大家正在探索的一个课题。马建明老师在江苏省教材培训会上借班上课,尝试了师生与“秋天”一同体验收获的历程。  相似文献   

4.
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边界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持人的话:“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它区别于作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与其他课程并列的“综合实践活动”,它是语文课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点至为重要。但是现在似乎有一种普遍的倾向,就是把作为一种教学方式的学科内的“综合性学习”与作为一门课程的“综合实践活动”混为一谈,语文学科内的综合性学习完全没有学科边界,从而失去“了语文性”。我觉得,这种混淆如不加以纠正,将会使“语文综合性学习”失去教学意义。本期发表的两篇文章,都强调了一个意思,这就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应该有边界的;这个边界之所以是必需的,是由语文综合性学习本身的内涵决定的。欢迎老师们参与热点栏目的讨论。近期讨论的话题有:①语文课该不该考语文知识?该怎样考语文知识?②语感教学路在何方?③“批判性阅读”到底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5.
自从“综合性学习”被《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 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列入“课程目标”之后,“综合性学习”就成了落实“标准”精神、进行课改实验的一个热门话题。对于“标准”中的这一新的亮点,大家议论的内容集中在:“标准”为什么要把“综合性学习”列为小学语文课程的一个目标?应该怎样理解“综合性学习”的外延与内涵?它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的目标相比,有些什么区别?在具体实施“综合性学习”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本文想就此谈谈我们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笔者惊喜地发现,不少教师已经一改“唯语文”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各科知识解决综合性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但同时也不乏忽视“语文”本色、把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变成了“文艺表演”、“绘画比赛”以及其他学科活动的现象,其中的“语文味”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个花絮、点缀而已。细思之,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语文味”究竟该如何体现?确实是横亘在我们这些语文老师面前的一大难题:操之过慎,会“唯语文”;操之过松,会出现“泛语文”甚至非语文。在此,笔者想借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谈一点浅薄的看法。一、以学生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新课改后新教材出现了一个新亮点——语文生活。它是小学语文每单元语文乐园中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也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它整合了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和语文实践活动的内容,让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动笔的过程中提高语文素养。在真实的情境中“生活”。因为言语的动力来自具体的情景,只有在具体真实的情景中才会有交际,才有双向互动的实践过程。如二年级语文乐园中“我是一个小导游”,得把学生带入真实的校园中,让他们认真观察,学会欣赏,用自己的语言向一个年级的学生介绍我们美丽的校园。再“如秋天的图画”,先把学生带到真实的秋天…  相似文献   

8.
今天来到茶馆做客的,是来自东海之滨的语文同行,他们带来的话题是“语文综合性学习”。语文学科具有综合性,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语文课的“综合性学习”又是啥玩意儿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哦,原来综合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和理念,我们所希望培养的学生的各种素养,都应该通过综合性学习去实施。有人说,新课程改革的实质,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学习方式的革命。我同意这个观点。“新课程”之“新”,就在于从过去着眼于教师如何“教”,转变为着眼于学生如何“学”。换言之,教师的“教”应该也能够通过学生的“学”达到目的。有老师可能会说了:理念当然好,但如何操作呢?呵呵,别急,让我们一边喝茶一边听浙江宁波东海实验学校的老师怎么说……茶馆掌柜:李镇西  相似文献   

9.
功课跳跳豆     
有个小朋友做了一张树叶书签,旁边还附着这么一段文字:清晨,我走出房间去寻找秋的脚步。走着走着,一片落叶飘到我面前,我用手轻轻接住。回到家,我把它贴到一张金黄的卡纸上,因为金黄是秋天的象征。贴好后,我就在上面写了一句话:“这是秋天的信使,带给人们丰收的喜悦。”同学们,你们知道春天来了吗?你们能用自己的方式去寻找春天,并把它记录下来吗?(杨肖)寻找春天40用想像力解题1.如图,一个正方体分成两个长方体,表面积增加8平方分米。原来的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各是多少?(尚代清)2.如右图,圆面积等于长方形面积。已知圆的周长是25.12厘米,长…  相似文献   

10.
语文本应是最有灵性、最具活力、最具趣味的学科,但事实恰恰相反,学生把学习语文看作是最痛苦的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面对这种悲哀,我陷入了苦苦的思考我认为学生不喜欢语文的原因有二:一是语文与生活脱节,失去了源头活水;二是语文教育局限于语。文知识传授和语文技能的训练,让语文失去了血肉。怎样从高耗低效、机械训练的语文教学中走出来?怎样让学生喜欢语文,快乐地学习语文,让语文成为孩子生命的一部分?我进行了“快乐语文”的尝试。什么是“快乐”?我认为快乐不仅仅是课堂表面上的那种“活跃”,“快乐”应该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命状态,…  相似文献   

11.
秋天的颜色     
呼呼呼,风来了,秋天朦胧的早晨,好凉爽啊!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蹦蹦跳跳地跑出来了。它们聚在草地上,开始了关于秋天的讨论会。小黑狗说:“秋天是黑色的,不然,我哪会有黑色的大衣?”小白兔说:“秋天是白色的,你瞧,我的棉袄不就是白色的吗?”小松鼠说:“不,秋天是红色的!不然我的毛衣怎么会是红色的咧?”小动物争来争去,谁也不让谁。这时候秋姑娘来了,她对小动物们说“:秋不是白色的,也不是红色,更不是黑色。秋天,是五彩缤纷的。如果照你们那样说,秋就只是一个单调的季节,就不美了。”秋天的颜色$长沙市国防科大附小@莫璐嘉…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所以,教师应把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列为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为此,学校进行了“引导学生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课题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我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建议开展活动,现谈谈自己的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3.
在新课程背景下,什么样的语文课是一堂好课呢?王荣生、任玲和马豫星三位老师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谈了自己的意见。我用一句话总结他们的观点,就是:把语文课上成了语文课就是好课。我觉得这个回答是有针对性的。现在很多语文课上成了“没有语文的语文课”(黄耀红语)、“离语文太远”、“没有语文味”、“把语文过滤掉了”,这种现象似乎有铺展漫延之势。这三位老师的文章是不是对大家有所提醒呢?欢迎大家参与《热点》栏目的讨论。下期讨论的话题是:话题作文,将中学写作教育带向何方?  相似文献   

14.
新理念下应该有什么样的语文课堂?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永具魅力的话题!好课是什么样子的?笔者结合自己的学习与教学实践,谈谈我心目中的新理念下的语文课堂,以期带给大家一些启迪。一、品味语言,感悟形象语文学科的性质是什么?“课标”指出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但是众人解读一本“课标”,理解的角度、理解的深度,不会一致,因此出现偏颇也在所难免。比如,“课标”提出“语文要课内外结合”“树立大语文教学思想”“语文综合性学习”等理念,说真的,这些观点确实是语文学习的必有规律,但是看看我们的老师在实践的过程中,往往是外来的东西…  相似文献   

15.
秋色     
欧阳修的《秋声赋》 ,词句是那样的凄凉 ,而毛主席诗词《回韶山》中的秋天却是那样迷人 ,让人兴奋。两位大师诗词中秋天的不同含义时常萦绕在我的脑海 ,我迷惑了———秋天到底是什么 ?出去散散步 ,或许能得到答案。信步走进枫林里 ,一片片、一簇簇红色 ,看上去那么可爱 ,那么充满生机。“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我低声吟道。哦 ,秋天是红色的。走出枫树林 ,田野里的稻谷已经熟了 ,沉甸甸的穗子沉得抬不起头。一阵风吹过 ,掀起层层谷浪。我沉浸在喜悦中。哦 ,秋天是金黄色的。下雨了 ,绵绵的细雨像一位姑娘在倾吐着自己的心事。…  相似文献   

16.
在新课程背景下,什么样的语文课是一堂好课呢?王荣生、任玲和马豫星三位老师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谈了自己的意见。我用一句话总结他们的观点,就是:把语文课上成了语文课就是好课。我觉得这个回答是有针对性的。现在很多语文课上成了“没有语文的语文课”(黄耀红语)、“离语文太远”、“没有语文味”、“把语文过滤掉了”,这种现象似乎有铺展漫延之势。这三位老师的文章是不是对大家有所提醒呢?欢迎大家参与《热点》栏目的讨论。下期讨论的话题是:话题作文,将中学写作教育带向何方?  相似文献   

17.
语文学科是一门最开放的学科。如果把学语文局限于学一本教材 ,势必造成学生视野狭窄 ,知识贫乏 ,积累甚浅 ,就不可能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 ,更谈不上让他们打下比较深厚的语文功底。教师就要利用教材 ,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让他们自己走出教材 ,寻找学习语文的源头活水。下面 ,我就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诗的教学为例 ,谈谈我是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他们走出教材 ,开发他们的潜能 ,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的。我首先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 ,然后问 :“你们觉得诗中哪一联最能体现作者的情怀 ?体现了作者什么样…  相似文献   

18.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新的课程标准重视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活动”和“主动探究”。那么,我们如何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承载 不了这样多的重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问题,并且摆到了相当突出的位置。到底什么是“综合性学习”?应当怎样认识?这里摘登几篇文章和实例,希望引起大家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问题,并且摆到了相当突出的位置。到底什么是“综合性学习”?应当怎样认识?这里摘登几篇文章和实例,希望引起大家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