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了解·比较·思考——感受德国的母语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六七月间,我曾在德国汉堡市小住,有意识地了解到当地中等教育,特别是母语教育的一些情况,并整理出“德国的中等教育”“与德国中学生座谈母语学习”“德国高中德语课的作业”和“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由于条件的限制,不可能作较全面的深入考察,材料反映的情况自然难免肤浅,但却不失真实,亦能开眼界,助思考。因此,不揣冒昧,拿出来与朋友们分享。德国的中等教育一、学制德国的基础教育需要花费的时间是九年到十三年。一般是小学四年,中学分为五年制、六年制和九年制。第一年到第九年为强制教育。1.小学:一至四年级。儿童在六岁左右时,经…  相似文献   

2.
“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势在必行”。但也有人认为:现在农村生产水平低,根本没有向教育提出改革结构的要求;“人为”地改革,是“超越”了客观条件  相似文献   

3.
试论德国“双元制”中等教育及其现实功能石鸥在我国教育理论界,传统上几乎总是将德国教育尤其是中等教育与“双元制”联系起来,同时又将“双元制”与一成不变的消极落后的教育体系联系起来①。虽然这一现象有其合乎事实的一面,但也不难发现如此评价过于简单化和过浓的...  相似文献   

4.
德国实行12年义务教育,而在第二级教育层次(相当于我国的高中阶段教育)大约有70%的学生接受双元制职业培训。双元制职业培训属于职业一级培训,在德国的教育体系中处于第二级教育层次。在德国,高等学校没有入学考试,上理中学(相当于我国的普通完中)的学生只要取得理中学高级阶段的毕业证书,即取得上大学的资格。对于已取得“中等教育毕业”证书的双元制职业培训的学生,可以通过再上学制为1—2年的专科高中(处于中等教育阶段中的第11至12年级,在教育层次上与双元制职业培训并行,在教学目标上是专科大学与双元制职业培训之间的一种过渡性质的中间学校),通过由州教育主管部统一命题的毕业考试,获得专科高中毕业证书,也即取得了上专科大学的资格。  相似文献   

5.
兼顾平等与质量是当今世界中等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二战后英国政府通过实行中等教育的综合制改组,完善后期中等教育结构,设立普通教育证书高级水平补充考试,实施全国统一课程,鼓励学校的多样化与专门化,推行“教育行动区”计划以及进行“公学革命”等,极大地推动了英国中等教育的民主化进程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新技术革命的需要,我们必须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首先要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作为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指导思想,充分认识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在四化建设中的  相似文献   

7.
今年年初,我国由若干大学组成的欧洲教育考察团,在德国汉堡大学与该校拜绪勒等教授进行了有关“高考”问题的讨论。德国没有像我国这样的国家统一招生考试,只有“资格入学”制度,但我使用这个词是为了示喻德国的高中毕业考试乃至更早的分流教育在本质上也蕴含着刚性的选拔职能。德国的教育行政与其国体制度相似,采用“联邦制”,即国家依据“基本法”对各州的教育进行宏观控制,而各州在办学结构、规模、学制以及大学招生等重大制度上均有“自治”的立法权。因此,高中毕业生  相似文献   

8.
德国实行12年义务教育,而在第二级教育层次(相当于我国的高中阶段教育)大约有70%的学生接受双元制职业培训。双元制职业培训属于职业一级培训,在德国的教育体系中处于第二级教育层次。在德国,高等学校没有入学考试,上文理中学(相当于我国的普通完中)的学生只要取得文理中学高级阶段的毕业证书,即取得上大学的资格。对于已取得“中等教育毕业”证书的双元制职业培训的学生,可以通过再上学制为1-2年的专科高中(处于中等教育阶段中的第11至12年级,在教育层次上与双元制职业培训并行,在教学目标上是专科大学与双元制职…  相似文献   

9.
国外信息     
英国GCSE考试的新规定 英国自1988年夏季实行“普通中等教育证书”(GCSE)考试以取代原有的“普通教育证书”普通水平(GCEO-Level)和“中等教育证书”(CSE)以来,GCSE考试的各个方面在不断修改、完善,以便与全国统一课程的各项要求相吻合。 GCSE考试的新规定主要是等级评定和学科作业(coursework):  相似文献   

10.
(一)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势在必行,刻不容缓。理由是很明显的:一、从教育为四化建设培养人才来看,现行中等教育结构的单一化同社会结构的复杂性很不适应,同四化要求的多样性也很不适应。由于现在的中等教育基本上只有普通中学这一种形式,学生都念“一本经”——普通课,毕业后只想奔一条路——考大学,中学的双重任务实际上只剩下一种任务,即“升学”,在一些学生中形成了“升学”是读书的唯一目的这样一种观念,创“三好”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师范院校“要坚持为初等和中等教育服务的方向”,这就明确指明了高师的办学方向,高师院校的办学思想应不再是有问题的了。但事实上,办学思想还没有真正统一到《决定》精神上来,仍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一)办学思想不端正。没有把为中等教育服务作为主要办学目标,不能根据发展当地教育事业的需要改革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有不切实际地追求研究生升学率和盲目向综合性大学看齐的倾向。(二)培养规格不明确。不能很好地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师范特点组织教育工作,学生的专业思想和业务素质,不适应教师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我市改革中等教育结构,是从一九八○年暑后开始的。到目前为止,已有七所学校与工厂联合试办了十七个高中职业班,开设了印染、钟表、服装、织造、商业、皮件制品等十个专业,在校学生近一千人,初步改变了中等教育单一化的状况。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搞好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工作,必须统一领导,多方协作,充分发挥各部门的力量。市委、市政府为了加强领导,专门成立了中等教育结构改革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教育的副市长任组长,  相似文献   

13.
论综合中学     
一、建立综合中学是一种国际现象1美国综合中学的发展20世纪初,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美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面对这种变化,美国“全国教育协会”(NEA)于1913年成立了“中等教育改革委员会”,专门研究中等教育如何适应这种变化。该委员会于1918年发表了题为《中等教育基本原则》的重要报告,为中等教育提出了七大目标:保持身心健康、掌握基本知识技能、成为家庭有效成员、养成就业知能、胜任公民职责、善于利用闲暇的时间和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构成美国中等教育的基本准则。报告着重强调,将所有的课程包容在一个统一…  相似文献   

14.
在历史上,德国以“教育国”称于世,在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的一百多年中,德国的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师范教育、教育行政及教育思想,均领先于其他西方国家。正是教育,尤其是普及教育的发达,成为德国跻身世界强国的法宝,其历史经验值得我们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参加全区教育思想座谈会的同志,对目前我区普通高中的发展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有的同志认为高中发展“速度过快”,应当“迅速控制”;有的同志认为“山区确实急需高中人才”,“不应匆忙作出迅速控制高中的结论”.其实,这两种意见可以取得统一,那就是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既能使中等教育内部结构趋于合理,又能使中等教育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我区中等教育高中阶段的现状“文化大革命”以后,教育界拨乱反正,我区的教育事业走上了正常轨道,随着初等教育普及工作的逐步进展,中等教育也相应有了发展.据统计,在1978年,中等专业学校(包括师范)在校学生有5377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有55794人,共计61171人;到1985年,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有8947人,农职业中学在校学生有9013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有  相似文献   

16.
高师本科课程体系改革及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师本科课程体系改革及思路吴锦程一、高师本科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师教育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从高师培养“中等教育师资”这个基本任务出发,教学中并没有很好地理顺与中等教育的关系,没能很好地通过改革教学和培养优秀教师等工作来适应中等教育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考试》2007,(9):61-61
统一考试加辅助考试 国外高考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摸索,经历了从“宽”到“紧”和从“紧”到“宽”的改革历程,最终形成了统一考试加辅助考试的高考模式。以前,美国中等教育实行学分制和选课制,学校提供很多科目供学生选择。学生可以根据科目的学业成绩决定升级、跳级和留级,学生对考试和选择科目有极大的自由,所带来的后果是学生倾向于选择容易的、自己感兴趣的科目学习,而放弃数学、科学等难度大的科目的选择,导致20年来美国中等教育质量下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王宏霞 《教书育人》2011,(24):40-41
教育的性质决定了美国大学入学考试的性质。地方分权的教育管理体制,决定了美国长期以来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中等教育考试制度,也没有国家举行的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大学入学考试基本上由两家私人团体办的考试机构负责,  相似文献   

19.
印度的几代领导人都非常重视基础教育在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中的作用,重视基础教育领域的改革与创新。但是,由于国情独特,影响因素复杂,印度普及8年义务教育的目标尚未实现,统一学制结构的努力也没有取得完全成功,普及中等教育的任务更是在短期内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20.
在美国,中等教育的改革最频繁。可以说,从建国之初到现在就始终没有停止过。1893年“十人委员会”的成立,为美国中等教育奠定了最初的教学与课程模式。强调学术课程,要求所有中学生无论其将来是否进入大学都必须接受丰富的教育,都必须学习英语、外语、历史、数学和科学。然而,二十五年之后,情况却完全发生了转机。1918年“中等教育改组委员会”的成立,为美国中等教育揭开了新的一页。提倡满足学生不同兴趣与职业需要的“进步教育”,针对注重传统学术课程的做法提出了著名的“中等教育七项基本原则”,并把“健康”和“对闲暇时间的有效利用”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上。可是,1955年“进步教育协会”的解放,两年后《进步教育》杂志的停刊,又一次宣告了美国中等教育史上一个时代的结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