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想讨一本书》很耐读。阅毕,就像欣赏了一幕小喜剧,让人忍不住想笑。但笑毕,又觉得不可一笑了之。小说的成功,除题材较新颖之外,再就是作者写活了一个人,一个当今社会里颇有典型意义的富有的穷人。陆文夫说:‘’,1、说要三步不8人。”微型小说因其小,似乎更应当把“人”放在今C位置。时下有些微型小说作者热衷于营构曲折离奇的情节人致“目中无人”。这不能不说是微型小说写作中的一个误区。当然,微型小说写人,重在写好人物的一个性格元素。即笔力集中到人物性格的某一点,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不作面面俱到的刻画。《想讨一本…  相似文献   

2.
惊慌·惊愕     
这是一堂语文课。课文是一篇微型小说。微型小说里写的是在某堂语文课里,学生们发现语文老师讲课中出现了错误,但都不敢作声,只是惊慌地望着老师,最后还是一位大胆的学生勇敢地提出来了。讲台上的语文老师绘声绘色地朗读完这篇微型小说后,他记起在师范学院读书时,语文老师着重强调,给学生分析课文首先要抓住文中的关键句子,关键句子中又要抓住最准确的字词。于是他滔滔不绝地讲述这篇微型小说在描写学生知道老师有错却不敢言的心理状况时,作者为什么要用“惊慌”而不能用其他的词,比如“惊愕”。他说:“这篇微型小说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作者造…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鸟的天堂》一文,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个朋友说那里只有一株榕树,另一个朋友说是两株。这句话是作者在转述朋友的话,属间接叙述句式,它的正确读法应该是:一个朋友——说那里只有一株榕树,另一个朋友——说是两株。在实际教学过  相似文献   

4.
人民教育出版社现行出版的初中语文课本第二册选编了鲁迅先生的一篇小说《社戏》,在其课后练习二有如下叙述:“夏夜行船,月下归航是写得最精彩的段落——作者写夏夜行船,叙述‘我’的所见、所闻、所感等”。我认为这里的“夏夜行船”一说是错误的。但是由于这一说法是直接出现在语文课本上的表述。  相似文献   

5.
《一次意外的烧烤事件》(以下称《事件》)把一个谜埋得很深,直到最后才像变魔术那样,把毯子一掀,将谜底露了出来。这是小说作者的安排巧妙,是小说创作的整体构建,也就是小说的结构。现在,好多写小说的人不讲究结构了,  相似文献   

6.
小说写作并非有天赋之人的专利,而是每个人的权利。微型小说写作,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往往比其他类型的写作更容易入门,也更有趣味、有意义。微型小说写作的价值体现在:有利于正确区分写实与虚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微型小说写作有三点教学策略:一是开发微型小说写作大概念,包括人物、环境、情节、冲突(斗争)、主题、叙述视角、语言表达;二是搭建微型小说写作学习支架,主要是写前构思阶段的问题支架和正式起草初稿阶段的知识支架;三是落实微型小说写作过程指导,包括正式起草、修改编辑和发布交流的教学指导。  相似文献   

7.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课本中有这样的一篇微型小说式的文章——《甜甜的泥土》,这是现代作家黄飞写的一篇小小说。文章中运用了多种手法,通过一包奶糖化为"甜甜的泥土"的故事,表达了一个母子情深的主题,同时也告知人们,世界上的至爱亲情应该有如广袤而又厚实的泥土,无所  相似文献   

8.
逻辑趣例     
小说《祝福》中,(祥林嫂说):“这正好。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就是——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篇获全国微型小说大赛一等奖的佳作。老作家汪曾棋评介说:"这是一首用小说形式写的抒情诗,或者可以说是一篇抒情诗体的小说。"这篇小小说,首先征服我们的是它浓烈而含蓄的感情。作者几乎是蘸着泪水来描画真挚感人的师生情的。苗兰老师跟孩子们说,她要到千里之外的地方和男朋友结婚,以后不回来了。苗兰老师是深夜里悄悄走的,没想到全班40多个孩子都到车站为她送行。他们送苗老师一篓山  相似文献   

10.
人物描写是构成小说的一个要素。从艺术的本质特性来说,小说就是对一个或长或短的动态的人生过程的叙述,一篇小说所叙述的就是一种带普遍意义的独特的人生形态.因此可以说没有人物,就谈不上小说。微型小说虽然就其篇幅而言比较短小,但从它的艺术特性上看.也应当说它叙述的是一种经过浓缩了的人生形态。  相似文献   

11.
《初中生》2015,(17):47-48
彭剑斌(青年小说家.出版小说集《我去钱德勒威尔参加舞会》):《喵小姐》这样的文章,或许只有天真无邪的孩子或有一颗孩子心的大人才写得出来,阅读它会让人感到精神和情感的双重愉悦.而从写作的层面来讲,我特别欣赏作者那种“做到极致”的做派. 比如说,明明写猫,却通篇不出现“猫”字,用现在一个流行的词汇来说,这真是“任性”啊.而这还让我愉快地联想到一个文学上的“掌故”:大作家博尔赫斯说,当作者明显在文章里回避用到某个词时,说不定这个词就是这篇文章的答案,因为“谜底不能出现在谜面上”.所以,《喵小姐》就是一道简单易猜、生动有味的谜语,谜底就是“猫”——这样想想,是不是让人很开心呢?  相似文献   

12.
一枚胸针     
这一篇文章写得舒展从容,很有小说的味道。看来作者的叙事能力很有基础,能够自如地控制文章的起承转合,这是从事小说创作最基本的要求。文章表达的故事,是一个内疚的主题,因为干了一件错误的事情而内疚,  相似文献   

13.
【阅读策略】 微型小说又叫小小说,作者撷取生活中有典型意义的一个小片断或一两个“镜头”,以最简洁的记叙和描写来叙述事情和刻画人物。 阅读微型小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如果暑假里把这本书找来一读,感觉一定不错。一是书中所写故事就是你们已经经历和正在经历的;二是小说作者是一个刚走过青葱岁月学建筑的女作家,她笔下的人物,有你的影子;三是小说的叙述语言极有作者自己的风格,这在青春小说中可说是独树一帜。此书的责任编辑沈飙这样评价:“这是一本以‘现代进行时态’袒露少女心怀的小说,还是一本具有现代都市气息与中国古典精神的浪漫情感小说。”怎么样,走进其中去品品个中滋味吧!曲弯弯、辛飞焰、夏雨佳、阿乌等多个阳光少年正在书中等着你……当然,在此之前,先来阅读一下本期所选片断,看看曲弯弯和辛飞焰两位主人公第一回合的较量结果怎样,你喜欢谁……读过之后,学着写一个短评,没准儿一不留神还完成了暑假作文呢。这不是一箭双雕的好事吗?  相似文献   

15.
多看一眼     
美国人马里杰·斯比勒·尼格写了一篇题为“多看了一眼”的文章。文中,他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了一件发人深省的事:作者看见一个坐在矮凳上拔草的男人,一开始认为那是一个最懒散的典型。临离开时,作者又看了那男人一眼,才发现那男人原来只有一条腿。  相似文献   

16.
重复叙述在严歌苓的新作《小姨多鹤》中被多次用到,并以不同的形态出现,主要体现在场景的重复和事件的重复上。在重复叙述的具体运用上,作者采用了递归式的重复叙述,并且通过视角的转换使重复叙述的叙事策略与文本叙述形成完美的结合。这种叙事方式在展现小说情节发展,凸现人物心理以及调节小说叙述节奏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小小说又称微型小说,只有几百字篇幅,有的甚至只有几十字以至几个字,同样妙不可言,我们就暂且叫它超级微型小说吧。现在我们就来欣赏其中的几篇“名作”。美国有个记者写了如下一篇超级微型小说:  相似文献   

18.
重复是《一双蓝眼睛》语言上的一个重要特征。小说在词汇、人物语言和叙述语言方面的重复现象比较普遍。首先,对与死亡相关的词汇的重复烘托了小说的悲剧氛围与悲剧性主题。其次,对人物语言的重复揭示了人物的心理、性格特征和语言习惯。第三,对叙述语言的重复强调突出了小说中某些事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写评论文字,或是作者的缘故,或是文本的缘故。那么这次,无疑是因为《第N次重复》的巧妙而迷人的构思,令我欲罢不能。因为中国的微型小说创作,还只是一个起步阶段,好的作品并不多见。《第N次重复》无疑称得上是其中的上乘之作。  相似文献   

20.
鲁迅《呐喊》中的一些小说,如《狂人日记》、《故乡》、《社戏》、《一件小事》、《孔乙己》等,都采用第一人称写法。作品中的“我”,既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又常有作者自己的某些经历,包含了作者自己。《徬徨》中,虽然这种情形已减少,但仍可见到一些用第一人称写的小说,如《祝福》等。是否可以说,运用第一人称写法,并且在小说的人物“我”中带有作者的影子,构成了鲁迅早期小说的一个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