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论拖延还是焦虑似乎都是典型的都市病,它与快节奏的生活、巨大的压力和互联网时代的碎片化信息传播有关。这些“病症”正在改变我们对自身的认识。而这些症状到底是不是疾病,到底应该怎样看待它们,其实是更加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新闻周刊》2011,(3):24-28
“如果不是为了寻找认识人的机会,没人愿意去参加鸡尾酒会”。在英国《经济学人》一篇名为《U型生活轨迹》(The U-bend of life)的文章中,作者描述了人们对社交生活的厌倦情绪。 而在中国,社交焦虑已经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心理问题。一个保守估算的数字是,每10个人中就有1人或多或少遭遇社交障碍的困扰。在这个强调彰显个性、表达自己的社会里,崇尚讷言敏行的中国人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社交危机。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基于语言学习目的的国际社交软件逐渐兴起。本文以一款多语种学习社交软件——"Hello Talk"为例,通过内容分析法与问卷调查、访谈,分析语言学习社交软件在跨文化传播中的现状、优势与问题。研究认为,当下语言学习社交软件为国家间的跨文化传播打开了新的路径,构建了一种新型的传播渠道。未来应进一步关注与利用国际社交媒体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国际民众间的沟通交流,同时让中外的国家形象与社会文化得到更加真实、具体的呈现。  相似文献   

4.
描述我们的时代,是很多理论家尝试做的事情。腾讯传媒研究院主编的《众媒时代——文字、图像与声音的新世界秩序》一书,以媒介变迁为出发点,详细分析了当下媒体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众媒时代。该书论述基于众多大数据实例,深刻体现了大数据时代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5.
2005年初,国家号召出版业“走出去”,以加强中国文化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影响力。人民卫生出版社早在5年前就开始了中医国际出版计划的调研,并开始制定以“中医药国际出版为契机,带动西医图书的国际出版,建设国际化强社”的战略计划。经过2年的实践,人卫社已经摸索出了一整套对外出版的经验,已经出版150种以英文版为主,兼顾法文版、  相似文献   

6.
随着数字媒介和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创建和管理可见性成为传播参与者的重要诉求,为研究者重新审视传播可见性理论及其应用提供了契机“。传播可见性”作为一种与“信息传递”相对应的研究范式,将传播理解为行动者让自己选择的形象、行为和知识对他者(或公众)可见的社会过程。文章从既有文献中梳理出两条理论线索:一是源于人际传播研究传统的“交往范式”,从微观层面考察可见性如何强化或疏离社会行动者的互动;二是源于大众传播研究传统的“展演范式”,宏观地审视可见性资源竞争背后的权力关系。文章最后以社交媒体平台使用为例,尝试将两种范式加以综合,应用于经验研究中。  相似文献   

7.
论文介绍了美国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授玛丽安娜·沃尔夫所著的《普鲁斯特与乌贼——阅读如何改变我们的思维》的主要内容以及所要阐明的思想,并从作者、作家普鲁斯特、乌贼、阅读脑、书的内容和启示六个方面进行了相关的评论,提出了该书对图书馆、图书馆员、读者,以及一切热爱阅读之人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社交媒体时代受众的主体性地位逐渐凸显,新闻真实性可以理解为一种“信任性真实”,即受众所相信的真实。依据德国社会学家卢曼的分类,并结合对25位新闻从业者的深度访谈,本文从“系统信任”和“人际信任”两个维度对新闻的“信任性真实”进行了分析。笔者发现,“可视化”以及“交朋友”策略是社交媒体时代形塑传受之间“人际信任”的重要路径,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信任”是完整实现新闻真实性的重要环节,但是新闻真实并不依赖于受众的信任,事实真实仍然是衡量新闻真实性的终极性标准。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18,(1):54-59
"后真相"是西方政治传播和新闻运作中的新现实。通过梳理西方的相关文献,本文试图将"后真相"这个舶来词汇放到西方语境中进行回溯和阐释,对"后真相政治"、"后真相时代"等概念进行了还原,对其背后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心理根源进行了归因,对其间社交媒体的角色和传统媒体的作用进行了透视。本文认为,"后真相"是西方政治失灵和新闻失范的产物,而当下的西方媒体实践中的事实查验并不能从根本上扭转媒体秩序,后真相政治传播仍是一个亟待厘清的问题域。  相似文献   

10.
侯敏 《新闻采编》2005,(1):23-24
港台的翻译家在翻译外来词汇时常有音义双通的奇想,“脱口秀”就是其中之一。talk show是美国广播电视中一种以谈话为主的节目形式,一般不事先备稿,脱口而出,译作“脱口秀”。不但声音相近,也颇为形象生动,因此在我们的广播电视界业内以至一般受众中,这个有点古怪的外来词汇已经基本上被接受。  相似文献   

11.
<正>【学者简介】曾一果,文学博士,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媒介文化、城市传播、数字传播和影视文化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数字媒介时代的文艺批评研究”(19ZDA269)、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都市文化生产的媒介实践研究”(19FXWA002)、国家社科基金后期一般项目“西方媒介文化理论研究”(14FXW008)等。出版有《西方媒介文化理论研究》《中国传媒文化百年史》《媒介文化论》《中国新时期小说的城市想象》等多部专著。在《文学评论》《新闻与传播研究》《文艺研究》《现代传播》《国际新闻界》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  相似文献   

12.
因为没房我曾经被民兵抓进公安局吴新民,男,1955年出生,1981年结婚那时我们家有6口人,40多平米的三间平房,在院子里又搭了个厨房,在当时不算是很差的.我是老二,我哥比我早两年结婚了,住在家里,算上嫂子,家里就是7口人.爸妈住一间,我哥嫂住一间,剩下一间房里,我和弟弟睡一张稍微宽点的床,16岁的小妹妹在一个行军床外侧拉了个帘子.因为房子太挤,我经常不在家住,到单位的单身宿舍和同事挤着住.在我们那个年代,全国大多数单位都规定,职工只有结婚才能分到房子,但多数单位就是职工结了婚也没有房子可分,往往结婚后要排几年队,才能分到一间筒子楼里的房子.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新闻周刊》2010,(40):76-77
“太极者,万物之始也,大以成走,小以成小…”,以中国文化精髓“太极”命名的太极集团成立于1993年,现已发展成为以产业为主线,以制药业为中心,以商业为龙头的大型医药集团,2009年集团销售额突破130亿元,2010年上半年销售收入增长超过50%。  相似文献   

14.
今年5月初,湖南卫视宣布今后不再分销互联网版权,在内容上对新媒体实行"断供",旗下内容全部在芒果TV独播。湖南卫视认为,与其把自己辛苦打造出来的优质内容一次性卖给视频网站,不如自己以互联网思维自主经营。芒果TV的独播战略,是传统媒体试图自建渠道,自主进行互联网业务的运营,占领互联网入口的大幅度转型,正如许多纸媒正在努力实现其移动传播力一样。  相似文献   

15.
16.
近几年,在政策和资本的推动下,针对高端商务群体和精英人士发行的财经类杂志不断有强势竞争者加入。杂志的数量趋多、报道内容高度同质化,原本界线分明的体制内财经杂志、市场化财经杂志和基于网络传播的新媒体财经杂志这三者的概念逐渐模糊。  相似文献   

17.
郭远辉 《声屏世界》2014,(12):32-33
<正>近两年来,大型励志音乐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火爆荧屏。这档节目,给人最大的印象就是:声音至上。表面上,它只重其声,不顾其他。细究之下,我们又不难发现,其实这些"好声音",不仅仅是一副天然的好嗓子,好声音只是一种形式,它最本质的蕴藏在声音中的内容,是铸就声音的"材质"。电视纪录片、专题片的配音与此同理。好的配音,是一部好纪录片、专题片的生命。"好声音"配出好作品,那么,如何才能铸就"好声音"呢?  相似文献   

18.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技术革命改变了传统主流媒体的传播格局,网络舆论更是呈现出复杂态势,主流话语体系不断面临新挑战。“学习强国”作为媒体融合发展的创新之举,充分发挥其传播优势,以提供主流话语优质场域、转变话语体系、建立与受众的互联互通等做法,有效提升了主流舆论的传播力、引领力和感染力。主流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重要舆论阵地,应加快融合步伐,借鉴“学习强国”等平台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舆论领袖的“压舱石”作用,有效提升舆论引导力。  相似文献   

19.
视频化生存正成为日益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其中,越来越多的视频用户开始将个人的独处生活进行直播,如独自学习、工作、就餐和收纳整理等,这已成为数字时代的新媒介景观。研究聚焦青少年直播学习,关注该行为的表现形式和意义传达。研究发现,网络社交中的积极偏向逻辑被青少年运用并迁移至直播学习,使直播成为一种数字化管理策略。同时,直播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观察自我的视角,并通过虚拟陪伴和数字归属来缓解孤独。在独处直播中,人们形成了“在一起独处”的连接文化与存在方式。直播中的“在一起独处”正成为一种规划生活的理性化方式,蕴含了人们对生活更为高效且优化的期待,同时从相对随机且离散的网络连接中获得数字化陪伴。在日益个体化的时代,直播所建构的“在一起独处”实现了一种独立与连接、陌生与熟悉、疏离与亲密之间的动态平衡,其背后映射着人们对于个人成长、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心理期待和精神诉求,也为理解个人与技术间动态且复杂的关系提供了视角。  相似文献   

20.
宋倩倩 《新闻世界》2012,(1):177-178
媒体对深圳“联防队员施暴”事件的报道引来了社会各方面的口诛笔伐。众人责难媒体为了抢发新闻不顾采访对象的感受,逼迫受害者回忆受辱经过。而媒体辩解,采访第一当事人是对新闻的尊重,是新闻真实性和客观性的要求,是对新闻价值的挖掘。一方面是新闻价值以及媒介生存现状对轰动性新闻的需要,一方面是采访对象的感情,媒体应该如何选择?本文以“联防队员施暴”事件为例,试从事件的分析、挖掘新闻事件与维护采访对象情感之间的矛盾以及如何解决这一矛盾三个方面来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