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上最早的儿童读物是伊索寓言,它有资格同圣经故事、佛教故事放在一起来叙说。连中国最早从西方舶来的儿童故事也是伊索寓言。那是在我国明朝,介绍进来的时候叫“况义”,就是讲个故事让你明白一个道理的意思。“况义”这个名词虽不能与西方接轨,但很符合寓言的文体特点。寓言一定得给人讲个道理。讲道理,人往往不爱听,人爱听故事。既然你爱听故事,那么,好,我就给你讲故事,我把道理含蓄在故事里。这种内蕴在寓言里的道理就该是一个普遍性的准则,就该是一个真理。   据说寓言是一个女神。女神漫游四方,流落在街头小巷,一群…  相似文献   

2.
学生:在写《我听到的一个故事》的过程中是否要对讲述者进行交待或描写?我在听故事过程中的情况要不要写?老师:根据文题,所写故事是一个我“听”来的故事,那么,自然会有讲故事的人。因此,对讲故事的人应该作必要的交待或描写。但写作的重点绝不是这个人,而是听来的故事本身。至于“听故事过程中的情况要不要写”这个问题,我认为首先要明确这个“情况”包含哪些内容,它可以是作者的插话、表情及对故事的评价、认识、启示等。其中对故事的评价、认识、启示等最好不写,因为你能把故事记住并写出来,至少说明故事对你的影响是大的,…  相似文献   

3.
我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去听、去演、去比、去做,开展愉快教学,效果颇佳。 一、听一听 思想品德课中可听的内容甚多,有听故事、听演讲、听朗诵、听音乐等。爱听故事是小学生的天性。针对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经常通过讲故事阐明道理,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如《心中有他人》一课,我通过讲《埋两头蛇》的故事来引入新课,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创设情境,并让学生一边看投影,一边听老师讲故事,使学生如临其境。听,是学生学习的基本形式,但要学生听得好,听得明白,听得愉快,则要经常变…  相似文献   

4.
马红英 《山东教育》2004,(33):34-34
胡志荣是我班一个个性独特的孩子。他上课时歪着坐,老师请他坐好,他从来不领情,有时干脆一人坐一排,身体不舒服只知道哭,从不愿意跟人讲。对于这样的孩子,我常常是束手无策。一天听故事,他又一人坐一排,身体向后,头靠在椅背上。旁边的小朋友争着告状:“老师,胡志荣不听故事。”“老师,他歪着坐。”我一反往常的做法,对大家说:“聪明的孩子都爱听故事,靠在椅背上听故事,是因为他身体不舒服,不过他很坚强,休息一会儿就好的,老师相信他能坚  相似文献   

5.
晏红 《家庭教育》2004,(10A):40-41
今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有一个小品很受欢迎,那就是由严顺开、洪剑涛和小叮当三人联合演出的《讲故事》,说的是大年三十晚上,为让家中高龄的老爷子心情愉快,对同一故事已经听了300遍的爸爸和听了30遍的孙子,仍然“兴高采烈”地听爷爷讲那个故事。小品  相似文献   

6.
人从出生的那天起,就开始听着各种各样的故事,并在故事的熏陶中成长。无论是古代的故事传说,还是现代的感人事迹,都对人们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好的故事可以激发热情、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启迪人生,对人的影响十分深远。  相似文献   

7.
要讲一个故事总是容易的,但是,要让听故事的人不单单记住故事情节,还要记住故事以外的故事,这是一件颇为困难的事。故事以外的故事是什么呢?请你自己静下心来仔细想想吧。现在,我就要做那个讲故事而又让你不单单记住故事情节的人。你,就好好做那个听了故事而又不单单记住故事情节的人吧。  相似文献   

8.
没有一个孩子不爱听故事,长大了的我们还是难舍爱听故事的心情。一本《读者》,让我们在忙碌的日子里守得一份听故事时的安宁心境。去年的地震故事、奥运故事、故事背后的故事……故事中蕴含着人生哲理,使人心灵润泽。近年来,我们以故事为载体,结合本地实际开展小学品德课程故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研究。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人与生俱来就有讲故事的能力,几乎每个人都是听故事长大的,在《舌尖上的中国》里我们听着美食的故事,在《朗读者》里我们听着人生的故事。故事里有梦想、有智慧、有信仰、有力量,人们在故事中找寻榜样并确立方向。人之所以需要故事,是因为人类有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希冀。故事可以记录心路历程并帮助人们了解自我。有人说:让人生存下去的不是食物,而是故事。故事对于主人公,看重的是一种经历;对于陈述者,看重的是  相似文献   

10.
但为君故     
赫乔 《中学生博览》2012,(18):46-47
乔帮主,你有喜欢的人吗? 没有。 那你怎么写爱情? 我会听别人的故事,然后我会想象。  相似文献   

11.
张洁 《小学生》2009,(10):3-5
在我小的时候,身边好像充满了有很多故事的人,只要有机会、只要我愿意听,总会有很好听的故事在我幼年的天空飘荡。我择其中的两段说说。  相似文献   

12.
我与文学     
我并非是那类小时候便立志要当作家才成为作家的人。在我仅仅是一个爱听故事的孩子的年龄,我对作家这一职业的理解是那么的单纯——用笔讲故事,并通过故事吸引别人、感动别人的人。  相似文献   

13.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引入故事和适时地结合时政内容,既能吸引学生,又会使学生受到多方面的思想感染。一、引入故事,激活课堂几乎每个人都爱听故事,小时侯可能是每天晚上听着大人讲故事入睡,白天在听老师讲故事中学习知识,学生们伴随故事的音符从儿童向成年过渡,跨入青春期的大门。  相似文献   

14.
一、听故事。感知内容1.闭上眼睛,听老师讲丑小鸭的故事(配上音乐)。要求:仔细听,尽可能地记住故事内容。2.说说这个故事。要求:记住多少就说多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全班交流)  相似文献   

15.
张锐 《山东教育》2005,(11):11-12
人人都爱听故事,特别是青少年,天性就爱听生动有趣的故事。有很多故事的寓意很深刻,如果在班会中能选择好故事,让“故事”说话,借故事达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目的,效果当然要比冗长乏味的论说好得多。  相似文献   

16.
肖川 《青年教师》2010,(2):16-17
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人都爱听故事,即使成年人也是如此。为什么人们爱听故事呢?细细探究这个问题是很有价值的。它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的心灵,洞察人的内心世界,了解人们的认知方式,更丰富和细腻地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螳螂捕蝉》是一则寓言故事。本课的教学围绕这个故事展开:从故事中提取五组词语听写,为学生了解故事大意作铺垫;听、讲寓言故事,了解内容,明白道理;表演故事,感受“少年”的智慧,激励学生做一个有智慧的人。课堂教学氛围民主、平等对话,情越盎然,师生都经历了一次愉快的生命体验。  相似文献   

18.
陪奶奶聊天     
乐乐姐姐:应大家要求.我们将“我来讲故事”的栏目名更改为“故事大王”。爱听故事的你准备好了吗?本期“故事会”又开讲了,精彩不容错过,快快快,瞪大眼睛“听”故事喽!  相似文献   

19.
在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故事党,他们活泼又聪明!他们调皮又伶俐!他们自由自在生活在那故事的世界里,他们调皮卖萌写字多欢喜!《花火》上的故事,花粉们都还满意吗?喜欢这些故事吗?每个人都有一种特有的天赋,那就是听故事和说故事,我们叫拥有这种天赋的人为故事党!听口令:1!2!3!4!故事党!紧急集合!  相似文献   

20.
数感与解题     
多数人都知道语感、乐感、球感,那么数感是什么呢?让我们来听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