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浮力教学中 ,常见一些教师用 1 .2 5升的透明大饮料瓶来演示潜水艇的浮沉 (或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其具体做法是 :取一化学实验用的滴管 (或其它替代品 ) ,将滴管尾部的橡胶头取下后 ,把一个用泡沫塑料削好并染上醒目颜色的小球放入其中 ,再将橡胶头安装上并吸入一定量的水 ,使之刚好在水中呈漂浮状态 (制成浮沉子 ) ,然后将其投入装有90 %水的饮料瓶中 ,旋紧瓶盖 (确保不漏气 )。这样即可进行实验了。通常我们见到该实验的教学过程一般是 :首先 ,引导学生根据浮沉子在饮料瓶内的水中呈现的漂浮状态 ,说出它受几个力的作用及这几个力之…  相似文献   

2.
3.
浮力的基本知识,在初二物理中是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尽量借助有直观效果的演示实验,化难为易,加深学生的理解.这里,介绍两则巧妙的小实验.  相似文献   

4.
浮力的基本知识,在初二物理中是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尽量借助有直观效果的演示实验,化难为易,加深学生的理解。这里,介绍两则巧妙的小实验。一、浮力产生的原因实验在西苑出版社最新出版的新教参《素质教育新教案·物理》初中(第一册)的第290页中,提供了一个讲解浮力产生的原因的参考实验,但是这个实验有着致命的缺点——向上的压力实际上是瓶口内的空气施加  相似文献   

5.
初中物理第一册第六章浮力,是在综合比重、压强、二力平衡、液体内部压强等知识的基础上,引入的新课题.为了使学生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掌握阿基米德定律及物体的浮沉条件,解决实际中的问题,课本中设计了相应的演示实验.我们在开设中学物理教学法及实验课的教学中,加强了演示实验与理论教学的配合,结合学生教学实习实际,对教学中易出现的实验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对浮力实验装置及使用方法进行了部分改进,激发了学生教学实习的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介绍一下我们不成熟的做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学生在初中学习物理的情况,新生进校时我进行了一次物理检测,其中有这样一道题:有一桥墩浸没在水中的体积是25立方米,问桥墩受到的浮力有多大?对于这样简单的问题,全班62人来自全县11所重点初中,答对的只有20人,实在遗憾!做错的学生都是根据浮力公式F=ρgV求出浮力等于2.45×10~5牛,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错误呢?通过调查得知,除了学  相似文献   

7.
《少年电脑世界》2014,(12):28-29
让我们想象这样一个世界:恐龙并没有灭绝,科技远比现在发达,人们可以驾驶着太空船去别的星系探险,而你的生活中现在完全不一样。 不要觉得这都是妄想,这样的世界可能的确存在于另一个平行宇宙里,并且不断地和我们的世界彼此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初二物理教学实践中,发现从‘液体的压强”起,有部分学生感到物理枯燥、抽象,已产生畏难情绪,学习兴趣与学业成绩开始下降.而“浮力”又是初中物理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浮力的概念,规律更难理解掌握,因此,应从实验入手改进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加强“浮力”的实验教学.笔者把这章的教学内容编成五个问题进行七个探索性学生试验.课堂上具体进行的方式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实验,观察,回答教师提出的启发性问题,总结规律或解释现象.l浮力的研究学生实验1怎样测量浮力的大小.1)实验器材:弹簧秤,金属块(铝块40立方厘米)烧…  相似文献   

9.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许多的教师在自己的课堂中有机地融进新课程中所提及的“自主”、“合作”、“探究”、“感悟”等精神 ,让人感到扑面而来的崭新气息。而一些教师对新课程的认识不深 ,给语文课堂教学造成不少的迷误 ,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倾向。一、注重“求异” ,忽视“求同”以前 ,课堂教学中注重求同是对传统的考试的一种应对。机械式的记忆、模式化的学习 ,的确抹杀了许多学生的想像与创造。于是 ,学习变得枯燥与乏味 ,课堂变得平淡与庸俗 ,学生变得保守与僵化 ,学校缺乏生机与活力。原来充满创造的…  相似文献   

10.
另一个     
继畅销书<爱在冰雪纷飞时>,David Gutersor又给读者带来了新的力作--<另一个>,一个有关青春与理想、成长与妥协的故事:来自西雅图一富有家庭的John和蓝领家庭的爱尔兰乡村男孩Neil,16岁相遇成为好朋友.毕业之后,Neil进入学校当老师,过着寻常人的生活;而John则选择放弃学业,进入森林过远离伪善的生活.他让Neil帮助他离开,而作为他的好朋友,Neil尽力帮忙,却在帮助John的过程中发觉自己陷入了一个充满着责任、欺骗、灾难的神秘之网--最终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我们节选了开头的一段描写,站在Neil的回忆角度上阐述整个事件.  相似文献   

11.
教学反思从另一角度切入,以反思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效果为根据,从而改进教师的激发策略,变更引导方式,指点创新途径,如此,就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教师的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12.
本刊2002/1初二卷第68页例3,若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答过程更简单,不妨请同学们参考。原题(2000年岳阳)木块能漂浮在煤油中,将此木块放入盛满煤油的容器里,溢出的煤油重6牛,将此木块放入盛满水的容器里,有2/5露出水面。(1)木块放入水中时,溢出的水重是多少牛?(2)此木块的密度是多少?  相似文献   

13.
<正> 本章是属于力学范围,是以力学为基础,但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它是研究流体力学的性质,又只限于流体静力学部分.即这部份知识在初中阶段完成,高中阶段将不再涉及,又是今后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系统学习力学和气体状态方程等,打下一个必要的基础,所以这章教材,在整个初中教材中,占据一个相当重要的地位.要学好这章知识,要运用已学过的、力的平衡、物质的比重、液体的压强等许多基本概念,这一部份知识是密切联系实际的,如农田水利工程、动力工程、以及石油开采、船舶制造等,对工农业生产有着重要意义. 从分析教材,了解学员的现状,这部份知识教学的指导思想是: 一、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的论述,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要以实验为基础,力求生动直观.如浮力、阿基米德定律.都是从实验、观察总结出来的,为了使学员从感性到理性认识,一定要求做好演示实验. 二、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要及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讨讨论,归纳作出结论,如:物体浸  相似文献   

14.
初中物理上册第六章《浮力》是一个重点单元,根据经验,这一章也是初二学生能否学好物理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现行课本,主要采用演示实验进行教学,教学难度大,学生“感受”不深。我们把演示实验变为探索性实验,启发学生正确理解浮力这一章的基本概念和规律。我们的做法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动手做五个实验。从物体在空气中的秤重与液体中的秤重不一样,让学生从感性上得知浮力的存在;再把物体放在水、盐水、酒精中秤重,与在空气中的秤重相比较,让学生感受到浮力与液体的性质(密度)有关;把物体逐渐浸入水中看到浮力逐渐增大,使学生感知浮力与排开水的体积有关;把物体全部浸没在水中,再逐渐增大深度发现浮力不  相似文献   

15.
初中物理学习中,浮力知识是重点也是难点.在复习过程中,采用实验复习,能把这一章的内容系统起来,有利于本章的复习.  相似文献   

16.
朱兰梅 《物理教师》2014,(4):29-29,33
"浮力"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难点、重点.通常的做法是借助于几个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归纳、推理出规律.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有2个实验存在着疑惑,不能对规律进行很好的解释,通过思考,对原有的实验作较小改动后,就可以提高实验的"可视性".  相似文献   

17.
将自制的简易天平密封在玻璃罐头瓶中,通过增大、减小瓶中空气密度的方法,验证了气体对物体产生的浮力与物体体积和气体密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将自制的简易天平密封在玻璃罐头瓶中,通过增大、减小瓶中空气密度的方法,验证了气体对物体产生的浮力与物体体积和气体密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说到浮力,就会想到阿基米德原理,而且总是把浮力与水和其他液体联系起来.我们生活在大气中,每时每刻都在与大气和大气的浮力作伴,却很少想到,我们就生活在大气所产生的浮力之中.要使初二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这一概括性知识有深刻而全面的认识,不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在已有的浮力产生原因演示仪的基础上改进的浮力实验演示仪,改进后的仪器可以完成探究浮力产生的原因、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等有关浮力的探究实验,并且操作方便、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