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让哲学亲近现实—艾思奇《大众哲学》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思奇通过《大众哲学》把抽象的哲学理论拉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深深地影响和教育了当时的一大批人。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了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战略思想。现阶段,艾思奇开创的哲学大众化方式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尤其是对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宣传普及和贯彻落实具有很强的启发价值和借鉴意义,集中体现在走哲学大众化道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与时俱进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艾思奇同志的《大众哲学》在19世纪30年代成功地把广大中国人民群众引入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诠释得淋漓尽致。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由于与政治联系紧密、改革开放后商业气息增强等因素,加之部分学者用艰深晦涩的语言来表达,使其失去时代感和生活气息,出现当代“哲学贫困”的现象。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宣传)主体、客体、介体、环体出发,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让马克思主义哲学回归当代现实的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3.
艾思奇撰写的《大众哲学》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力作,以其大众化、通俗化、现实化与中国化的显著特点,彰显出非凡的思想的伟力、大众的力量.《大众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现实化的良好开端,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无产阶级哲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艾思奇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和革命家。《大众哲学》为艾思奇的代表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经典文献,影响一批热血青年走上革命道路。当前,青年学生研读《大众哲学》,不仅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更要从中理解、感悟和践行艾思奇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5.
现在我们有机会聚集在一起,在艾思奇同志的家乡纪念《大众哲学》发表70周年,并把它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联系起来思考、讨论。 70年前问世的《大众哲学》,是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读物的典范,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史上写下了极其光辉的一页。它在数十年中启发和教育了千百万寻求真理的中国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引导他们走上了马克思主义指引的人生道路。  相似文献   

6.
对艾思奇《大众哲学》的研究过去多停留在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通俗化上。事实上,《大众哲学》的历史价值并非只具有一般哲学史或学术史的意义,而更为重要的是具有思想史上的意义。由此观之,《大众哲学》在改变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就具有一种深刻的观念变革作用。由此也可以见出《大众哲学》和毛泽东哲学思想之间的更为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生活是学习数学取之不尽的源泉。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充分考虑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设计的数学活动也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之上,让数学课堂越来越亲近孩子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8.
《大众哲学》与哲学的大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纪念艾思奇《大众哲学》出版70周年之际,探讨它能够广泛赢得人民大众的欢迎、在当代中国哲学大众化事业中取得重要成就的原因,对于我们今天普及哲学教育的工作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这种启发意义在于:大众哲学必须回答大众关注的现实问题;大众哲学必须运用大众化的语言和形式来表述;大众哲学必须重视教会大众学哲学用哲学;大众哲学必须具备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性质。  相似文献   

9.
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打破了高深学问的神秘面纱,将哲学的生命力根植于现实,以大众化和通俗化方式回答和解决了人民群众的现实问题,完成了从“纯粹学术”到“现实关注”转向,实现了从“文本依赖”到“现实叙说”的转变。其蕴含的现实向度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明确坚守主流意识形态阵地的任务,坚持以青年学生为中心,切实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紧扣时代背景并回应时代问题,重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时代感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大众哲学》前后版本变化的角度入手,分析了艾思奇认识论思想变化的特点和原因,指出他的认识论思想是不断深化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1.
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开山之作。介绍了《大众哲学》写作的历史背景,它在哲学大众化方面的特点和优点,以及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宣传、教育、普及工作中的重要贡献,并对我国建国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历史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2.
艾思奇的《大众哲学》以通俗易懂、生动流畅的语言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通俗化,对当时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起到了很大的启蒙作用,其思想对当今仍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在人的全面发展中,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需要哲学的大众化;掌握先进的理论进行社会变革需要哲学的大众化;对于时代精神的把握需要哲学的大众化。  相似文献   

13.
2006年7月在昆明召开了纪念艾思奇《大众哲学》发表70周年理论讨论会。近年来关于大众哲学,哲学回归大众的学术问题又被重新提了出来,这是哲学走近大众,走近生活所不能回避的现实理论问题。其实,大众哲学与我们今天所信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我们所要建设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及和谐社会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本刊特选取了这次理论讨论会上三位专家有代表的见解汇集为关于“大众哲学笔谈”专题,以引发关于大众哲学生活化的相关讨论,期望在讨论中让哲学更好地走近现实,贴近群众,让哲学的光辉照耀我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4.
哲学只有成为人民大众的思想工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方法论功能。《大众哲学》引起的强烈反响,充分显示了哲学的精神魅力,它以关注现实、贴近生活的表述形式,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使之成为人民大众能够掌握的思想武器。它所体现的开拓创新精神,对于我们在新时期探讨哲学教育目标,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大众哲学》致力于将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观中国化、大众化,让普通百姓懂得,哲学其实就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之中。将深奥的哲学理论生活化是艾思奇的贡献,将《大众哲学》图象化与如何图象化,成为我们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买东西看什么》这一课的教学活动表明:教学目标源自学生生活;情感激发源自丰富的学生活动;价值体验源自社会生活;指导生活实践源自活动延伸。小学品德课就应该引领孩子在课堂中亲近生活,从生活走向课堂,从课堂回归生活,让他们在感受与领悟中得到收获。  相似文献   

17.
18.
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大众哲学》出版发行80周年之际,应该深刻反思其成功经验及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借鉴意义。《大众哲学》抓住了大众,凸显马克思主义与大众是"头脑"与"心脏"的互需关系;《大众哲学》的问题意识,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必须紧扣时代需要;《大众哲学》的平民气息,启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作者身份与地位上要作出改变。  相似文献   

19.
车晓琳 《考试周刊》2008,(11):227-228
艺术来源于生活,孩子的想象力是无穷无尽的,他们从小就对身边的事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喜欢探索其中的奥秘,《纲要》中指出幼儿期的艺术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对艺术的兴趣,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启发他们用各种艺术的手段表达自己的情感,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乐趣为目标.因此,在美术活动中,要为幼儿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收集生活中的天然材料,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从而更进一步激发幼儿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他们的美术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20.
艾思奇将哲学通俗化、大众化的目的是让人民大众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艾思奇将哲学通俗化、大众化的方式是紧密联系群众和实际生活。我们特别需要学习和发扬艾思奇哲学精神,学习艾思奇坚定不移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学习艾思奇始终不渝的人民大众立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