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汉代的“公田”及其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态的讨论中,“公田”、“官田”是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的问题。特别是汉代的“公田”,它和曹魏的屯田、晋的占田、北魏隋唐的均田,不仅是主张封建土地国有制的同志的重要论据;同时,亦是主张唐中叶均田制破坏前土地国有或国有占主导地位的同志的主要论据;即使主强“公田”、“官田”是私有制的同志,有的也认为“公田”、  相似文献   

2.
何物“均田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刊在 2 0 0 4年第三期、第四期上连续刊发了张尚谦教授的《何物“均田制”》一文。文章提出北魏均田令是在“均田”名义下制定的带有赋税品式色彩的“户籍样” ,不是分配土地的法令 ,后来增添了垦田法 ,它也是“府户”的“户籍样”。北魏有两种户籍编制格式 ,并对“均田制”概念以及关于“均田制”的各种解说提出了质疑与批评。文章认为 :以前对“均田制”的各种解说 ,把中国一段社会历史发展描绘成古代国家行为推动的结果 ,社会经济是国家控制经济 ,歪曲了社会经济基本上是自发发展的真实情况。文章“言之有理、持之有故” ,本刊将此作为学术研究中的“一家之言”。  相似文献   

3.
本文联系豪强世族大土地所有制对屯田制的影响与制约,对魏晋南北朝高昌屯田的渊源流变作了探讨。认为当时高昌屯田呈现空前繁盛的原因在于世族所有制与屯田制的内在一致性。“部田”源于屯田,它的得名与魏晋西域屯田“部兵”有关,北凉高昌“部隤”即承部兵之制。随着世族所有制的变革,屯田也不断租佃化、私田化,唐代西州均田正是承此历史趋势所致。  相似文献   

4.
曹魏时期民众屯田上实行的“分田之术”,历来治史者均据有关记载理解为地租计征形式。施光明同志在《释曹魏屯田制中的“分田”术》一文中对此提出异议,认为分田之术乃“土地还授之法”,“内容也就是确定国家分授给每个屯田的屯田数”。读过此文,虽感文中新颖之处不少,但其基本观点却不敢苟同,便写了篇千余字的短文略抒己见。随后,施光明同志又撰《再论曹魏屯  相似文献   

5.
“十字令”是以数字“一”至“十”开头,十句为一组的一种小令。它形式整齐,寓庄于谐,或塑造一种人物形象,或反映一种社会现象。古往今来有许多“十字令”广为流传,现撷取几首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三代井田、曹魏屯田、西晋占田以及北魏、隋唐均田制是中国古代四种主要田土制度.它们在历史舞台上的更替昭显着这样一对矛盾力量的消长:一方面,国家力图强化对土地私有权的干预;另一方面,土地权属却总是处于由公有向私有异化的趋势之中.私有制的产生、发展及至一步步深化的过程并不是平坦的,它始终是在阻力中曲折前行着.  相似文献   

7.
均田制首创于北魏,后为北齐、北周、隋唐所继承和发展.从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485年)颁布均田令起,直至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两税法的实行为止.均田制从施行于一个割据政权而扩展到全国范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历时近三百年,其作用与影响是不可低估的.然而,多年来,史学界发表了不少有关北魏均田制的论著、教材,基本上认为北魏均田制是在不触动豪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进行的,不具备限制豪强地主无限占田的性质.此说很值得商榷.本文试通过对北魏均田令颁布前的土地分布情况、均田令的具体内容、颁行目的等方面的分析论证,以说明北魏均田制是一部限制与触动豪强地主利益的土地法.  相似文献   

8.
审视当前学校管理的客观现状,一些学校所颁布的规章制度本身就“违规”了!如大连市经济开发区某小学就有“下课时在教室可以小声说话,在走廊里不准说话”的规定,营口一高中更出台了“课间不许在教室、走廊说话”的“禁言令”。与此类似的还有不少,诸如有些学校甚至规定教师可以查阅学生的日记甚至信件等等。此类的违规校规,可谓五花八门!其负面影响是深远的……一、“禁言令”践踏了法规,漠视了尊严从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视角来审视,“禁言令”其实是在“剥夺”法律赋予公民的神圣的言论自由权。这种漠视法规的校规本身就不合法,只要它在施…  相似文献   

9.
“借第令”课本注释为:“借,即使。第,仅。令,即使。”我以为把“借第令”分而注之是不妥当的,因为这是一种语词的复用现象。仿如: ①所以动心忍性,曾(同增)益其所不能。  相似文献   

10.
一、专题要点指要1、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土地政策包括: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井田制);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如商鞅变法中的“废井田,开阡陌”和鲁国的初税亩;北魏至唐实行的时间长影响大的均田制;王安石变法中的方田均税法;西汉、曹魏、北周和明初实行流民与土地相结合的屯田制。我国封建社会的三种土地占有形态:封建土地国有制(如均田制、屯田制)、地主土地所有制、自耕农土地所有制。我国封建社会实行的与土地有关的赋税制度,如田租、租庸调制、两税法、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等。我国封建社会的土地兼并及评价。  相似文献   

11.
“土断”与“却籍”是东晋南朝推行的两项经济政策。对于南方政权来讲,它们的重要性与北朝的均田制、三长制约略相当。但从目前发表的有关论著来看,对它们的研究,无论就其深度与广度来讲,都远较均田制、三长制逊色。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两项政策都是从局部调正封建生产关系入手,以增加封建国家的赋役收入,但却成败各异,对社会经济发  相似文献   

12.
《论语》“巧言令色”中的“令”字,通常被训作“善”,但对于“令”字该词义的来源,学术界却并未达成一致意见。本文在研究分析了传统训诂对于“令”的词源的观点之基础上,结合先秦语言实际,认为,训为“善”的“令”字实际是一个“本无其字”的假借字,其记录的词义确切地说是“形容人品貌、名望等的美好,或由此引申为对人的敬称或对事物的美称,形容词。”同时,文章还辨析了可以训作“善”的“令”“霝”“灵”“良”几个字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唐代均田制实行情况问题,自五十年代起,已探讨了数十年。近年学者在深入研究敦煌、吐鲁番文书的基础上认识到:“田令关于民户土地收授的规定,不是要按期收授所有民户的土地。户籍登记的民户土地普遍不足法定限额,故不论永业田还是口分田基本上是户内继承,很少还公的可能。地方官府每年实际收回的土地,主要是户绝田、逃死户田和少数无力耕种、不能承担赋税的民户的还公田。这些自动还公的土地,不仅有口分田,也有永业田。地方官府将这些土地改授请地民户时,又确定了本地的请授田标准,即当地应授田人平  相似文献   

14.
爱琳 《教育文汇》2005,(1):20-21
广东省《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实施细则》即将实施,其中有关“禁止教师以惩罚为目的罚学生抄写课文字词、站立、跑步等”的规定,引起社会上的广泛讨论。央视国际网站对此进行的调查显示,四成网民表示反对这一“禁罚令”的实施。  相似文献   

15.
《三国志·魏志·任峻传》注引《魏武故事》载曹操屯田令曰:“及破黄巾定许,得贼资业。当兴立屯田,时议者皆言当计牛输谷,佃科以定。施行后,祗白以为僦牛输谷,大收不增谷,有水旱灾除,大不便。反复来说,孤犹以为当如故,大收不可复改易。祗犹执之,孤不知所从,使与荀令君议之。时故军祭酒侯声云:‘科取官牛,为官田计。如祗议,于官  相似文献   

16.
“耕者有其田”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土地政策。如果把它同“土地国有”制度等同起来,恐怕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同意,然而,从“耕者有其田”口号的产生和早期使用的情况来看却正是如此。相反,我们几十年来认为这个口号代表土地归农民私有的观点,却恰恰不符合当时的历史实际。由于我们对“耕者有其田”理解的片面性和不准确性,已导致了我们对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7.
《论语》“巧言令色”中的“令”字,通常被训作“善”,但对于“令”字该词义的来源,学术界却并未达成一致意见,本文在研究分析了传统训诂对于“令”的词源的观点之基础上,结合先秦语言实际,认为,训为“善”的“令”字实际是一个“本无其字”的假借字,其记录的词义确切地说是“形容人品貌,名望等的美好,或由此引申为对人的敬称或对事物的美称,形容词。”同时,文章还辨析了可以训作“善”的“令”“ ”“灵”“良”几个字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太平经》是我国最原始的道教经典之一,近人已有论述。或以为它是黄巾的革命纲领,或以为它与黄巾无关,而为五斗米道经典。本文试就《太平经》的思想性质及与黄巾、“太平道”的关系,五斗米道与张鲁汉中政权的性质等问题,提出一些看法,请读者指教。  相似文献   

19.
北魏均田制,长期以来被公认为一种土地制度。这种观点的基础是所谓当时“土旷民稀”,北魏帝国拥有足量无主荒地,用以均分给农民。这样就构成了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笔者认为,北魏没有荒田授给农民,也确实没有均分荒田,均田制只是一纸空文。就此,我略陈浅见,恭请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20.
作者不同意陈直先生在《西汉屯戍研究》中所提出的“赵充国屯田敦煌、酒泉,”其成就超过汉宣帝在“楼兰”、“渠犁”、“车师”等地的屯田的观点。作者认为赵充国曾建议在敦煌、酒泉屯田,但未付诸实施。他在湟中屯过六个月的田,但“没等收获就撤军了”,其规模、时间、成就无法与其它地区相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