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过去,人们总是把自己的一些感受或是想法以写作的方式来表达。现在,随着数码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接受并热哀于用DV来记录事件或表达自己的情绪,拍摄成剧本或是电视散文,然后把它制作成VCD或DVD。那么怎样把DV作品制作的更好呢?  相似文献   

2.
穿越题材影视作品曾在我国红极一时,我国穿越题材影视作品浅表化、通俗化居多,营造了集体狂欢的氛围.而美国穿越题材影视作品由来已久,作品众多.本文通过中美两国同类作品的比较,挖掘我国此类作品短板,为该类作品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文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李馨 《今传媒》2014,(12):26-28
在以网络传播为主要途径的数字时代,数字信息能够被便捷复制、修改和传播的属性产生出无法使创作者获得正常报酬的负面效益,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矛盾日益凸显,因此数字版权保护的重要性也变得不可同日而语。对于影视行业,随着数字影视作品的诞生、普及以及基本取代胶片影视作品,网络对其传播构成的巨大威胁,也使得数字影视作品版权保护成为时下热门话题之一。其中数字特效影视作品由于其产生条件的特殊性,使得复制与传播问题变得最为严重。本文以影视行业常用的数字特效制作软件After Effect(简称AE)为例,对数字特效影视作品的著作权侵权判定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张秀芹 《中国出版》2013,(15):40-43
互联网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和快速发展,扩大了作品的传播范围,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影视业的空前繁荣。尤其是伴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普及和推广,人们收看影视节目可以不再受制于电影院或电视台的播出时间安排,只要有网络,可以随时在线满足收看需求。这为影视节目的传播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与此同时,也为保护影视作品的网络版权带来了新的问题。因此,如何更好地寻找有效的解决途径,平衡社会大众与影视权利人利益实现共赢,完善我国影视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外来文化不断冲击着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泱泱大国,影视作品也相应地受到感染,不断追求着“自由和解放”.但是,大部分的影视创作人员似乎是把这“自由和解放”仅仅理解为是在两性尺度方面.综观国产影视作品,我们不难发现,很少没有男女演员亲密的镜头的.似乎缺少了这些“激情戏”,这部剧就不是完整的作品,电影就无法冲出国门,走向世界……这些作品仅仅追求给现代人制造感官刺激,崇高的意蕴,自然是荡然无存了.  相似文献   

6.
周勋 《采.写.编》2022,(6):165-166
随着我国影视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对影视作品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影视后期制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使影视作品内容能够更打动人心,影视效果更加震撼,在影视制作过程中需要确保风格及效果的多样性,使影视作品中内容效果有效提升,需要对计算机技术进行充分利用,对影视作品进行加工处理,使其艺术效果更佳。在观众能够获得更好的视觉感受的同时,使人们的审美需求得以有效满足。本文就影视后期制作及在影视作品制作中的应用要点进行分析,并结合影视制作步骤,对影视制作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影视作品创作应该贯彻实施"精品战略",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全国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但是,现阶段在我国影视作品创作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笔者针对影视作品创作中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新时期如何打造影视精品的策略,以期给相关影视制作单位提高影视作品的创作质量以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
<正>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电影和电视节目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很多观众也都被影片当中华丽特技所吸引。以往,电影制作技术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都比较神秘,而随着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影视作品的神秘面纱被逐渐揭开。轴线是影视制作中比较常用的一种剪辑技术,它随着影视业的发展获得了相应的进步和完善,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基于此点,本文就轴线在影视制作中的应用进行浅谈。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不断提高,广播文艺节目因形式独特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但是,传统的广播文艺节目形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广播文艺节目必须不断创新演绎形式,丰富节目种类,才能传播文艺信息。广播文艺节目的创新不仅关系到媒体的社会地位和发展前景,也关系到听众的品位和生活质量。因此,广播媒体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生存发展必须创新广播文艺节目播放模式。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亦相应提高。在此基础上,人们对精神生活就有了新的要求。于是,人们对生活质量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对精神生活的满足程度也有了新的要求。电视本身就是生活所必需的,而电视新闻就更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人们对电视新闻在制作的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新闻品质、节目内容与收视效果都有着更高的期待。但是电视新闻播出的实际效果和新闻采编的关系尤其紧密,为使新闻采编工作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而进行行创新,本篇在认真分析的前提下提出了相应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呈现出碎片化、精准性和互动性等特点。在此背景下,戏剧影视作品营销不能仅局限于传统媒体,而是要更多地结合新媒体,多平台、多形式、有针对性地进行营销,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本文首先对新媒体语境下戏剧影视作品的营销知识进行了介绍,然后分析了新媒体环境影响下戏剧影视作品的发展现状,接着分析了新媒体语境下戏剧影视作品的消费动机,最后探讨了新媒体语境下戏剧影视作品的消费方式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亦相应提高。在此基础上,人们对精神生活就有了新的要求。于是,人们对生活质量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对精神生活的满足程度也有了新的要求。电视本身就是生活所必需的,而电视新闻就更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人们对电视新闻在制作水平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新闻品质、节目内容与收视效果都有着更高的期待。但是电视新闻播出的实际效果和新闻采编的关系尤其紧密,为使新闻采编工作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进行创新,本篇在认真分析的前提下提出了相应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3.
在如今的数字时代,数码技术已渗到人们工作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印刷行业,由于数码印刷技术能够满足人们对个性化印刷不断增长的需求,这一技术也在此行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说到个性化印刷,就不能不提证卡印刷。现在常用的制作证卡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一次性成像,然后塑封而成;另一种是用热升华打印机印制证卡。一次性成像虽然成本低廉,但因其制作粗糙,外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儿童文学要研究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文学名著(包括儿童文学名著),不仅仅属于时代、民族,也属于全人类。它们所蕴含的客观真理和生活经验,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永远感动着世世代代人们的生命。虽然它们部是作家对所处时代之具体生活有感而发的作品,但它们所具有的巨大艺术概括力量、丰富的内在实质和潜能,都有着超越时代的永恒的意义,把过去、现在和未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就是文学的力量!人是一种精神文化动物,人的精神生命中不可能没有文学的滋养。时代再变,世界再变,人的一些最根本、最恒久的东西不会变。文学,包括儿童文学,应当“以不变应万变”,去描…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数码技术的发展及推广,相机的操作及成像变得越来越简单,即使数码产品追随者中入门级的菜鸟也会拥有一台小巧美观的卡片数码相机。另一方面,随着手机产品和通讯产业的迅猛发展,具有拍照功能的手机的普及,使得全民皆摄的局面终于形成了。  相似文献   

16.
亢磊 《大观周刊》2013,(7):17-17
随着人们生活、居住环境的不断改善与提高,在满足物质需要的同时,精神需求也在逐步提高,实用工艺雕塑艺术的品种越来越多,其外延的宽泛性和市场的需求,使得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就这一现象对实用工艺雕塑进行了初步的探析,希望对现当代的实用工艺雕塑作品的创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家经济的繁荣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明显提高,向着更高层次即精神世界的方向迈进,如此一来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影视行业的进展。国内当下影视媒体行业表现出多元化以及多样化的态势,尤其是近些年新兴的多种新媒体在很大限度上为人民带来了大量的影视选择。怎样在这种大背景下,更好地为社会群众带来高质量的影视作品,是目前需要探究的热点话题。本文主要针对新媒体背景下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的有关内容进行分析及探究,以期提升新时期电视作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高雅 《视听》2021,(1):45-46
21世纪进入"她"时代.中国影视作品既被"她文化"影响,又推动着"她文化"进步和发展.随着中国社会女性地位的提升、性别意识的崛起,"她文化"在影视作品的创作中也有了相应的变化.女性题材影视作品的出现为中国传统影视业固有受众市场划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打破了传统作品中"男性化"倾向明显的态势,并对传统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  相似文献   

19.
在新媒体语境下,数码技术的更新与新闻摄影理念的变革,使得新闻摄影的生存发展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作为真实记录社会的媒介方式之一,新闻摄影在读图时代更应该将展示人与人性作为价值追求和目标,在这种情势下,高校新闻摄影教学应该紧跟变化的节奏,在摄影教育中融入人文思想,使新闻摄影更好地实现自身功能、提升专业品质。  相似文献   

20.
摄影作品应用广泛,新闻专题中的摄影逐渐受到关注。摄影作品的意义不仅在于对信息进行"存档",更在于它背后的意义。摄影作品在新闻报道中更为直观,也能给受众较大的视觉冲击,从而更好地彰显新闻报道的意义。专题摄影成为新闻报道中一种新的流行趋势,极大地增加了报纸的可读性,提高了纸媒的影响力,满足了人们在短时间内获取更多信息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