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出“地球”概念的第一人———柏拉图“地球”这一概念究竟是谁先提出来的 ?有人认为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但真正最早确定这一概念的却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柏拉图。早在公元前 4世纪 ,柏拉图就认为 :宇宙中最完美的形式是球形 ,因而人类所居住的大地应该具备完美的形式 ,大地只有球形才能适应“宇宙和谐性”的要求。当时柏拉图参加了古希腊的一个学术组织 ,该组织将他的研究成果视为组织内部所有 ,对外严格保密。因此 ,柏拉图的“地球”观长期得不到传播。后来 ,他的弟子亚里士多德接受了老师的观点 ,并在观察了月食等大量自然现象…  相似文献   

2.
3.
4.
陆施豆 《高中生》2015,(6):52-53
地球物理学(本科,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地球物理学是一个融地球物理、现代测绘于一体的新型地球物理专业,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属于交叉边缘学科。地球物理学可细分为固体地球物理学与空间地球物理学两大方向,前者研究地球本身,后者研究太空星体。固体地球物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与地震密切相关,主要是学习地球物理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掌握地  相似文献   

5.
在一百多年前,法国著名科幻作家凡尔纳曾提出去月球旅行和到地心探险的幻想。时至今日,人类已成功地登上了月球,然而探索地球内部奥秘的工作却在艰难地进行着。尽管早已进入空间科学时代,人类对于脚下的地球内部却仍是“鞭长莫及”。为探明大地深处的奥秘,许多国家进行了地质深  相似文献   

6.
熊永  徐桂 《地理教育》2010,(7):28-31
一、课程标准要求1.课程标准解读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相似文献   

7.
张丽琼 《地理教育》2013,(Z1):85-85
<正>一、教材分析"地球的圈层结构"是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第四节的内容。本节教材知识内容由"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两部分组成。1.课标分析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本节提出的要求是:"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主要特点"。并在活动建议中提出:"绘制示意图或利用教具、学具,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本标准有显性和隐性两方面的要求。显性要求是从宏观上了解地球的结构及特点。地球呈现的圈层结构可以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  相似文献   

8.
关于地球的空间运动状态、正午太阳高度与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与季节变化等,文字是很难描述清楚的,需要构建一些直观的图形进行形象的表达。借助这些图形去学习相关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这是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也是培养地理学习能力的基本要求。一、基本概念图像1.黄赤交角黄赤交角,是描述地球运动空间状态的基本概念。在现行教材中显示黄赤交角的图形(人教版)较为复杂,学生阅读图形构建空间概念的难度很大。利用下面的图形(图1)作为替代文字内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教学预想周益民(江苏海门市实验小学教师,南通市学科带头人):我曾经多次教过或者听过《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有琢磨表达重在语言训练的,有引导探究尝试研究性学习的,也有着力于信息资料整理交流的,但每一次似乎都留下了一个共同的遗憾:孩子们的表现过于理智,他们发出的话语只不过是一种公共口号而已。反复研读教材,“人类的母亲”这几个字眼紧紧地抓住了我。母爱是至真至美的情感,人不正是大地之子吗?由此生发,我设想将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转换成同“地球母亲”交流的过程,从而赋予地球这一客观存在以情感、人格的因素。其间,我设想教师教学重…  相似文献   

10.
袁俊科 《地理教育》2013,(Z2):29-30
一、课标解读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地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的第二节,是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内容的延伸,从动态角度研究地球的本质属性——地球运动。课程标准对本节教材内容的要求有"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和"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自转和公转"这两条。第一条标准重在"演示",意在鼓励学生进行体验学习和动手实践,通过演示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第二  相似文献   

11.
腾月 《科技文萃》2005,(3):55-56
新报告检验了149个国家的自然及资源状况 <2004年地球生态报告>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地球生态报告"系列出版品的第五版,这一系列的报告主要目的是探索人类对地球的冲击,检验了149个国家的自然及资源状况.这份新报告指出,地球的健康状况正在急剧地衰退,起因是人们对于自然资源的消耗量日益增加,北美洲的发达国家对资源的浪费尤其严重.这一报告警告说,随着这些区域的发展及消耗更多的资源,对于地球资源的压力将会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2.
《地球之友》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T.C.博伊尔众多作品中描述环境灾难的杰作之一,讲述了以泰尔瓦特为代表的人类的环境保护之旅。从生态批评方法之一——环境启示录文学研究角度对该小说进行解读,可以探析其环境启示录特色,激发世人的环境危机感,引发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再思考。  相似文献   

13.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新收录的课文,在收集论证这篇作品进入教材积极意义相关观点的基础上,去寻找诗作的“诗眼”是文本解读的重要着力点。“力”是《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诗眼,教学时教师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去体验诗中的各种“力”。站在学生的角度,只有从诗眼处解读这首诗,才能真正感受诗歌的宏伟力量。  相似文献   

14.
地球     
地理课上老师问:“地球的形状是什么样的?”一学生回答说:“是圆的。”老师又接着问:“你怎么知道它是圆的呢?”学生说:“算了,是方的好了,我才不想与你争论这些毫无意义的问题呢!”地球@任万良~~  相似文献   

15.
地球     
夕阳西坠,黄昏的祭坛下,地球,接受我双手合十最后的顶礼!女中俊杰,你历来受到英雄的尊崇。你温柔而刚烈,秉性中糅合着男性、女性的迥异气质;以不堪忍受的冲突摇撼人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
17.
一、“宇宙与地球”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选修模块“宇宙与地球”目的是使学生在宏观的层面上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地球自身演化的进程和地表基本形态的特点和成因。地球是一颗普通而又特殊的天体。其特殊性是由其在宇宙中的特殊位置所决定的。从宏观的层面了解宇宙发展演化的基本过程和日地、月地关系 ,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地球上自然环境发展变化的过程。地球表面的自然环境 ,是地球长期演化的结果。了解地球演化的历史、板块构造学说以及外力对地表形态形成的作用 ,才能更深刻地理解现今地表形态形成的过程 ,从而有助于认识人类改造地表形…  相似文献   

18.
地球     
夕阳西坠,黄昏的祭坛下,地球,接受我双手合十最后的顶礼!女中俊杰,你历来受到英雄的尊崇。你温柔而刚烈,秉性中糅合着男性、女性的迥异气质;以不堪忍受的冲突摇撼人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9.
地球     
  相似文献   

20.
地球     
何源 《红领巾》2006,(11):48-48
风给地球扫地,雨为地球冲洗。都来爱护地球,地球更加美丽。地球$四川省甘洛县城关小学二(3)班@何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