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进行《中国地理》“地形概况”一节的教学时,对教学设计主要考虑了以下几点。 第一,着眼于整个教学过程体现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地图为主载,发展为主旨”的地理教学思想;将教师的“讲、听、看、思、行”与学生的“讲、听、看、思、行”达到有机的结合。 第二,着眼于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 1.记住和理解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2.记住和理解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学会运用地形剖面图说明我国地势特点; 3.了解我国近海大陆架的分布; 4.应用所学知识能够对我国以及对家乡的地形特点…  相似文献   

2.
3.
一、教材处理 1.结合当地乡土地理实际,由近及远,弄清地形与地势两个基本概念的差异。读《地理》第3册P_(23)读图部分,初步了解地势西高东低的表现。 2.用一红色纸条将36°N线在“中国地形”挂图上醒目地标出,学生可用红笔相应地将P_(24)插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地形》一章是初中第三册地理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它是学习中国地理重要的基础知识,而“地形概况”一节则是基础的基础,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地形概况”一节,主要讲述了我国地形的基本特点: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这是本节...  相似文献   

5.
教材分析地位与联系 本节教材是本章的重点 ,也是本册乃至整个初中地理课的重点之一。我国的地形对气候、河流有较大的影响 ,与第四册的自然资源、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商业的学习也有很大的联系。重点 (1)我国地形的主要特点 (2 )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大致分布难点我  相似文献   

6.
正一、教材分析课标要求:理解山脉的走向,知道主要山脉的分布。地位和作用:"山脉纵横交错"是中国地形的第一个大知识点,学好山脉的分布大势,为后面(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西高东低)两大知识点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因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山脉的分布掌握牢固,地形区、阶梯分界线等知识点则能迎刃而解。知识结构:本内容主要涉及山脉的走向及分布。二、学情分析八年级上的学生已具备读图、分析图及一定的是思维、  相似文献   

7.
本节是《中国的地形》一章的重点内容,是学习中国地形的基础和总论部分,主要讲授我国地形的两个基本特点: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使学生掌握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大势,并初步学会运用地形剖面图说明我国地势特点。从分析我国地形地势优越性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立志建设祖国的感情。教学重点是掌握我国地势地形的特点;教学难点是地形剖面图的判读和地理事物优缺点的评价方法。针对教材内容和教学活动的需要,要充分运用中国地形图(挂图)、中国地形模型图、投影设备等,以读图、分析…  相似文献   

8.
以“中国的地形、地势特征”为例,在我国脱贫攻坚背景下,选取真实生活情境,引导学生逐步学会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世界;将课外实践活动中用橡皮泥制作的中国地形立体模型应用于课堂学习,归纳描述区域地形特征的方法;感受祖国大好河山,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做有责任感的公民,传承爱国主义和脱贫攻坚精神。  相似文献   

9.
李忠志 《地理教育》2011,(10):28-29
一、教材分析“自然资源概况”是湘教版地理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的第一节,课标要求是“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举例说明自然资源的主要类型”。自然资源是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联系最为重要的桥梁和枢纽,自然资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也是比较广泛,初中学生能大致了解其含义,故在七年级的世界地理总论及分区的教学中,  相似文献   

10.
11.
一、知识结构"地势和地形"是人教版地理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的内容,《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对此部分的要求是: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运用"和"说出"这两个目标动词对于初中生来说属于较  相似文献   

12.
张巧  甘露 《地理教育》2014,(10):20-21
正一、课标分析必修1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内容要求中提出:"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本课标要求学生结合实例,运用资料,在梳理地理事实的基础上,分析地表形态如何影响聚落的规模、分布、形态及发展。二、教材分析"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是湘教版必修1第四章第一节的第一课时,在内容上比较独立,前后联系不大,涉及到部分初中知识。本节内容是地形条件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新教材的特点是条款式、结论性的语言很少,地理图  相似文献   

13.
<正>一、"微课堂"的概念"微课堂"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开通微课,主要是考虑到满足学生和老师自主学习的兴趣。调查发现,在网络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最佳时间是在10分钟内。因此,为迎合学生的这一学习特点,老师上传的"公开课"不再是长达40分钟的完整一节课,而是只有58分钟的精华内容,在播放过程中可随时  相似文献   

14.
一、课标要求及分析 "举例"是指提供典型的案例让学生探究,体验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案例可用教材提供的,也可选择其它案例,最好是当地案例。举例说明、强调案例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案例中归纳一般性规律,并用来说明具体的事物。因此要求学生掌握案例分析方法,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迁移。  相似文献   

15.
迟金华 《地理教育》2010,(10):30-31
一、教材分析 “自然资源的概况”是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自然资源的定义和分类、自然资源的特征。本章是学习、研究人地关系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而本节又是学习中国自然资源的基础。因此必须使学生对自然资源的定义、分类、特征有清晰的认识。本节课是其中的第一课时,着重介绍自然资源的定义和分类、自然资源的四个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6.
17.
一、说教材地位和作用:《地势和地形》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的第一节。该节课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地势和地形的特点及其影响。本节课既是“中国地理”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学习中国地理其他章节的基础。通过学习该内容,来增强学生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情感,也为西部大开发积蓄力量。二、设计理念在设计过程中,我力争做到三个统一(即:课标与教材相统一;方法与手段相统一;动机与效果相统一)和三个注重(即:挖掘教材,注重深度;丰富教材,注重广度;提炼教材,注重高度)。三、三…  相似文献   

18.
“提高教学质量,构建高效课堂”.新教学理念的提出,使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就此我积极展开地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我的课堂坚持以学生为本,变“教中心”为“学中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参与状态,变教案为学案.以有效的导促进高效的学.真正变课堂为学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我以新课程标准为基础,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构建高效课堂为契机.根据人教版《地形和地势》一节的课标要求,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说一说对“教学过程”这个环节的设计.我的整个教学过程从:课前准备,奠定学习基础-设疑诱思,激发学习兴趣-小小罗盘,导引学习方向-教师解析,拨开眼前迷雾-梳理盘点,铺就成功之路五个环节展开.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