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晶水合物是指在结晶过程中常结合一定数目的水分子而形成的晶体物质。在学习结晶水合物时,除了要明确概念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从溶液里桥出晶体的过程叫做物质的结晶。物质结晶的方法有蒸发溶剂法和冷却法。同学们在解结晶计算题时,一般都觉得较为棘手。为帮助同学们顺利掌握此类计算,现将常见题型及解法归纳如下:一、蒸发溶剂法与晶体量的计算即蒸发溶剂而析出晶体的方法(不考虑温度的改变)。该法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物质的结晶。此类计算有下列两种:1.他和溶液蒸发溶剂结晶的计算。例1将20℃时100克饱和氯化钠溶液,恒温蒸发掉15克水,则可析出食盐多少克?(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解析原溶液是饱和溶液,所以蒸发水析出食盐的县实际上就蒸…  相似文献   

3.
液晶是介于液态与结晶态之间的一种物质状态,它既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晶体的各向异性。利用其电光效应,可实现对数字、图象的显示。  相似文献   

4.
借助双波导孤子耦合模型,通过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分析了光折变晶体热透镜效应中光孤子的传输与耦合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光折变晶体热透镜效应的实质就是光孤子耦合的结果,光孤子传输与耦合特性与两波导中光孤子的相对位相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液晶是介于液态与结晶态之间的一种物质状态,它既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晶体的各向异性。利用其电光效应,可实现对数字、图象的显示。  相似文献   

6.
在忽略扩散效应的条件下,理论研究了光伏光折变晶体中低振幅屏蔽光伏暗孤子的温度特性。当温度一定时,晶体中可形成稳态屏蔽光伏暗孤子。当温度改变时,孤子由一稳态变为另一稳态。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忽略扩散效应的条件下,理论研究了加偏压非光伏光折变晶体中低振幅屏蔽孤子的温度特性。结果表明,当温度一定时,晶体中可形成稳态屏蔽明孤子或暗孤子。通过适当调节温度,可以控制孤子的空间形态。  相似文献   

8.
在晶体弹光效应中,运用折射率椭球的运算,清楚表明同一块晶体在不同外力作用下,可以具有不同波长片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复分解法制备硝酸钾为教学情境,通过驱动性问题串激发学生进行深度思考,促进学生将碎片化的结晶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完善结晶问题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从速率与平衡理论的新视角认识物质的结晶现象。通过分析概括出结晶的本质是溶质的离子积Q>溶度积Ksp,并建构晶体析出的思维模型,通过模型在情境中的迁移应用,证实基于学科大概念Q与Ksp的关系分析溶液中的结晶问题,具有很强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教材中对结晶水合物的内容介绍很少,在平时学习和解题中常会遇到结晶水合物的相关知识,从而使不少同学在学习时感到疑惑,解题时感到困难,为使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该方面知识,现做简单介绍,供参考。一、概念、命名结晶水合物是指含一定数目结晶水的物质。如胆矾CuSO4·5H2O、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它们的命名方法跟其他化合物命名差不多,一般命名为“几水某酸某”或“几水某化某”例:CuSO4·5H2O叫五水硫酸铜。结晶水合物中的结晶水与晶体融为一体,形成了具有固定组成的物质,因此是纯净物中的化合物。结晶水合物是怎样形成的呢?大家知…  相似文献   

11.
氯化铵晶体究意是白色还是无色,各种教材说法不一.教学中,教师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也不尽相同.那么,对氯化按晶体颜色不同描述的原因是什么呢?事实上,颜色是大脑对投射在视网膜上不同性质光线进行辨认的结果.结果物质选择地吸收了白光中某种波长的光时,就会呈现出与之互补的那种光的颜色.如高锰酸钾溶液吸收绿色光,呈现的是绿色光的补色光一紫红色.当可见光照射到物体上,反射的光是各种不同波长的光以适当比例混合的光时,或者进入我们视网膜的是两种互补色光的混合光时,我们感觉到的则是白光或白色.如果入射光全被通过,而不被…  相似文献   

12.
通过天气瓶的制作和研究复习固体溶解、物质析出等已学过的知识点,并通过进一步分析拓展学习了晶体结晶过程的理论知识,在进一步实验中探索新的天气瓶制作方法。得出天气瓶是根据温度变化而产生改变,并不是因为天气变化导致,而且天气瓶配方并不单一,可以用不同物质做晶核做出成功的天气瓶。  相似文献   

13.
运用折射率椭球分析晶体的弹光效应。采用光栅位移传感器对测量群折射率的光纤迈克尔逊白光干涉技术进行了改进,提高了测量精度。通过测量石英晶体在不同的外力下折射率的变化情况,确定了晶体的弹光系数。  相似文献   

14.
初中化学第四章第四节演示[实验4—7]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得到固体。实验证明,课堂演示硫酸铜晶体的析出不够理想,晶体较小。采用多步结晶法制得硫酸铜晶体,易于观察,现象明显,更有利物质结晶的教学和晶体概念的理解。制作方法如下: (1)在一个200毫升的烧杯中,加入100毫升水,加热至100℃,同时加入75.4克蓝矾,搅拌,使之溶解,制成饱和溶液。 (2)静置,冷却,当烧杯中析出较多硫酸铜晶体后,从烧杯中小心取出一个相比较大的有一定几何外形的  相似文献   

15.
多波混频是非线性光学效应的一种应用。光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实际上是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其特点是介质对光的响应呈非线性的关系,此时,光在介质中传播会产生新的频率,不同的频率的光波之间会产生耦合,独立传播原理和线性叠加原理不再成立。  相似文献   

16.
惠更斯作图求光在晶体中传播方向的解析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惠更斯作图求光在晶体中传播方向进行了解析法分析,得到了入射光经晶体表面折射后传播方向的解析表达式,证明了惠更斯作图求光在晶体中传播方向时,入射点及晶面上切线出发点的选取不影响最后光线方向的确定,并得出了光在单轴晶体中仍沿直线传播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一、知识结构二、基础知识(一)溶解和凝固1,熔解物质从固态变液态,是吸热过程。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是放热过程。熔点晶体熔解时的温度。晶体熔解过程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凝固。点液体凝固成晶体的温度。液体凝固成晶体要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2.晶体熔解、凝固条件:晶体熔解的条件:①达到熔点;②继续吸收热量。晶体凝固的条件:①达到凝固点;②继续放出热量。单位质量的某种晶体,在熔点变成同温度的液体时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熔解热。冰的熔解热是80卡/克。3.票的熔解实验(1)…  相似文献   

18.
《人民日报》、《科技日报》近日相继报道了燕山大学33岁的张湘义博士不久前在纳米软磁性材料中发现了一种被称为“富铜相”结晶物质。据国际权威机构近日证实,这种结晶物质属世界上首次发现。鉴别晶体物质最权威的国际 X 射线衍射数据中心近日致函张湘义时称:有关表明“富铜相”物质结构特征的“X 射线衍射数据”,已被制成国际粉末衍射标准卡片。  相似文献   

19.
光热效应(PT效应)是样品吸收光能后变热而引起的。PT效应能提供样品物质中光吸收的方便而灵敏的探测方法;从PT效应能得到光激发的有关退激机制的信息;极端局部和快速的光加热能产生全新的效应,因而提供全新的测量。本文对其进行了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20.
光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小颗粒物质被散射后频率发生改变的现象其实是光与这些小颗粒物质碰撞的结果,都是光和物质的相互作用。康普顿效应是X射线光子与电子碰撞的结果,是光同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拉曼散射是可见光与分子碰撞的结果,是光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简要介绍了它们的历史发展过程,阐述了两者的原理,并就其原理和在实际应用上进行了对比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