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生就业问题的理论基础1.人力资源理论与研究生就业萌芽于17世纪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人力资本"思想,伴随着经济学家探讨经济增长的原因,解开现代富裕谜的过程,于20世纪50~60年代逐步形成了系统化、科学化的理论体系。经过舒尔茨、贝克尔等众多经济学家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
非正规就业在扩大就业容量、缓解就业矛盾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本研究基于2008—2021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集,构建空间杜宾模型、空间衰减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分析了研究生人力资本集聚对非正规就业的空间溢出效应和门槛特征。空间溢出效应上,研究生人力资本集聚通过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对非正规就业存在正向影响;空间衰减特征上,研究生人力资本集聚对非正规就业的溢出效应存在空间衰减趋势,500 km是辐射范围突变点,1 000 km是最大衰减边界。门槛特征上,研究生人力资本集聚对非正规就业的影响受研究生人力资本集聚和技术创新的干预,前者提升使研究生人力资本集聚对非正规就业的影响由负转正,后者提升使研究生人力资本集聚对非正规就业的正向作用加强。据此,我国要优化研究生人才培养结构,健全非正规就业的制度保障,破除研究生流动壁垒,完善全国统一大市场。  相似文献   

3.
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均是对研究生就业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文章通过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两种资本对研究生就业结果和就业质量的作用。结果显示:人力资本对研究生的工作落实、专业对口、就业满意度、就业起薪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社会资本对专业对口作用显著。整体而言,研究生的就业竞争主要是人力资本的竞争,社会资本对研究生的就业具有一定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4.
解读就业与教育的依恋情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就业对教育的依恋 最早对教育和就业的关系进行理论论述的当数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Schultz)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认为:"人们通过对自身的投资来提高其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随着硕士研究生毕业数量的逐年增加,研究生(本文指硕士研究生)的就业问题也已日益凸显出来。试图运用西方经济学的人力资本理论和筛选理论的观点,对目前形势变化中的研究生的择业观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以使研究生们能够通过经济学的视角对自己的择业观念有一个渐趋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西奥多·W·舒尔茨(Theodore.W.Schultz,1902-)是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1979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他是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人和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20世纪60年代,他将人力资本理论与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发展问题结合起来,提出了以科学技术、人力资本为核心内容的农业教育经济思想,其人力资本理论对发展中国家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教育的发展,极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1990年以后,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已成为仅次于美、德的世界第三大博士生教育大国。这缓解了我国高层次研究与开发人才的不足.提高了我国人力资本含量,改善了我国人力资本结构。与此同时,博士生就业出现了难满意就业、就业竞争激烈、就业结构性失衡、个别专业形成买方市场和薪酬明显下降的现象。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研究生扩招过程中的博士生就业问题,关注博士生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8.
人力资本在推动我国研究生就业的诸多因素中渐趋弱势而社会资本渐趋强势。社会资本过于强势的发展趋势不仅容易使学生产生舍本逐末的不良心态,而且容易使就业市场形成逆向选择的不良现象。这对研究生就业市场、研究生教育事业乃至国家的发展都将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为此,适度缩小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回归人力资本在就业中的价值本位,建立公正、公平、公开的选才标准和招聘模式是压缩社会资本在就业中过于强势的内在诉求。  相似文献   

9.
从人力资本投资理论谈研究生教育实行收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几年来的实践证明,普通高校学生实行收费上学不仅完全必要,而且切实可行。那么,研究生教育是否也应实行收费?本文拟运用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分析人力资本的产权关系,并通过对世界各国人力资本收益率比较,以及我国劳动力市场逐步建立与完善,为受教育者获取高工资提供了可能等角度,说明在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改变的条件下,研究生教育实行收费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一、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关于教育经济价值的分析进入本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后,在对经济增长动因的分析中,教育的经济功能,重新引起西方一部分经济学家的关注。他们发现在…  相似文献   

10.
1990年以后,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已成为仅次于美、德的世界第三大博士生教育大国.这缓解了我国高层次研究与开发人才的不足,提高了我国人力资本含量,改善了我国人力资本结构.与此同时,博士生就业出现了难满意就业、就业竞争激烈、就业结构性失衡、个别专业形成买方市场和薪酬明显下降的现象.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研究生扩招过程中的博士生就业问题,关注博士生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1.
从人力资本分类谈硕士研究生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扩招之后出现的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下滑现象是导致其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文章通过对一般人力资本和特殊人力资本的比较分析,提出以培养特殊人力资本作为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建议,以此来提高硕士研究生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朱晓黎 《高教研究》2007,23(4):61-63
随着硕士研究生毕业数量的逐年增加,研究生(本文指硕士研究生)的就业问题也已日益凸显出来。试图运用西方经济学的人力资本理论和筛选理论的观点,对目前形势变化中的研究生的择业观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以使研究生们能够通过经济学的视角对自己的择业观念有一个渐趋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扩招后研究生就业问题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中国第一批扩招后的研究生进入就业市场,相关的就业问题随之出现。研究生就业市场供需失衡,研究生就业心理误区出现,女性研究生就业陷入困境等,已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工作竞争模式的出现,劳动力市场的两分,社会就业的人力资本临界值的改变,就业市场“信息不充分”,性别歧视现象依然存在,是造成扩招后研究生就业问题的主要原因。面对此种情况,高校、政府相关部门,用人单位,研究生自身等采取相应变革,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4.
西奥多·W·舒尔茨(Theodore.W.Schultz,1902-)是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1979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他是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人和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20世纪60年代,他将人力资本理论与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发展问题结合起来,提出了以科学技术、人力资本为核心内容的农业教育经济思想,其人力资本理论对发展中国家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教育的发展,极具现实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包含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一个国家在长期内国民收入和资本,就业的均衡增长需要什么条件,是经济增长理论所要研究的一个主题。经济学家围绕着这一主题建立起了一系列经济增长理论和模型。本文试图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建立包含人力资本的经济均衡增长的模型。  相似文献   

16.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与中国经济的发展王凤霞在20世纪50—60年代,以美国经济学家酉奥多·W·舒尔茨和加里·S·贝克尔为代表提出了著名的人力资本理论。自此,在西方对人力资本的研究形成了一股热潮。而在我国,这方面的著述较少,只是从80年代中后期,才开始有人...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研究生就业状况浅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力资本是指投资于人身上而形成的各种生产知识和技能的总和,它不仅可以满足眼前消费,更可以带来未来的收益。人力资本形成的途径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教育培训迁移、卫生、保健等。根据人力资本理论,高素质劳动力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能较好地理解、把握和消化国家的各种政策;具有较强的冒险精神,敢于突破传统体制的框框,认同新的理念和采取新的行动;具有较强的配置能力,在资源总量既定的条件下,能够更好地优化资源配置,使稀缺经济资源的效用最大化。正是在高素质劳动力优势的吸引下,越来越多大学毕业生选择了继续研究生教育。作为更高层次、更高学历的人力资本,其预期收入、发展机会、发展空间、专业与兴趣的结合度等在理论上来说都应该是“水涨船高”的模式,然而最近几年的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连续扩大,毕业研究生的稀缺性趋于下降。研究生就业不再是一帆风顺,尽如人意了。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定性分析方法,对研究生社会资本相关内容进行实证分析。首先阐述了研究生社会资本的内涵、作用、研究生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关系,然后分析了现阶段研究生的就业形势,最后提出研究生从社会资本角度提高自身就业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研究生作为一种人力资本,应创造更多的使用价值。本文从我国研究生职业指导的现状入手,详细分析了当前研究生职业指导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以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的研究生职业指导对策。  相似文献   

20.
研究生作为一种人力资本,应创造更多的使用价值.本文从我国研究生职业指导的现状入手,详细分析了当前研究生职业指导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以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的研究生职业指导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