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五编隋唐时期因明的输入(下)--因明输入的前因与后果印度的因明学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呢?梁启超曾在《佛典之翻译》一文中提到:“《内典录》卷五上载,宇文周时有攘那跋陀罗阇那耶舍共译五明论。其目则一、声论,二、医方论,三、工巧论,四、咒术论,五、符印论。其卷数不详。”本来印度的所谓五明是指声明、医方明、工巧明、因明、内明,其中内明统指咒术、符印这一类东西。现在把咒术、符印分别列作两项而不提因明,不知是记载有错误,还是当时所说的五明没有包括因明在内。因明学的传入中国,在我国历史上有着详细的记载,是在唐朝。  相似文献   

2.
《公无渡河》又名《箜篌引》、《箜篌谣》,是有记载的最早的一首由朝鲜传入我国的民歌。此诗一经传入,摹写、扩写之作纷起,在我国诗坛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文章从原诗与接受诗两大版块分别切入,对《公无渡河》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以期达到对《公无渡河》诗的全面关照。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门跨学科研究,20世纪中外文学关系的研究与比较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科发展密切相关.该研究方向在发展初期吸收了影响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在原始资料的搜集、整理,以及20世纪中外文学的交流和比较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相当的成绩,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研究者们对影响研究的质疑、关于"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世界性因素"的提出、对"文学性的重申"等,都是试图使20世纪中国文学能以对等的姿态进入世界文学的多元格局中,并以自己的独特创造丰富世界文学,20世纪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也将在不断的质疑与尝试中,寻求自身的突破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佛教因与中国文化观念有相溶、共通之处而传入中国。佛教的教旨及操作方法都与中国叙事文学离不开,佛经文学对中国叙事文学的题材内容、格局结构、审美习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近代以来我国学前教育学习外国的四次浪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学前教育从诞生之初就是西方幼教思想、幼教制度、幼稚园模式和儿童教育心理科学向东方传播,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大力提倡、宣传的积极产物,而清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则是幼儿教育机构产生的经济基础、物质基础;而清政府兴学育才的需要,外国教会在华创办幼稚园,提供经验和模式,又是清末创办幼儿教育机构的社会基础。一、第一次浪潮学习日本20世纪初,日本工业发展,幼儿园也随之得到发展,并迅速传入中国。幼儿园制度从日本传入中国,主要途径有三个方面:一是派留学生到日本学习;二是派出代表团赴日考察教育(含幼儿教育);三是戊戌变…  相似文献   

6.
<公无渡河>又名<箜篌引>、<箜篌谣>,是有记载的最早的一首由朝鲜传入我国的民歌.此诗一经传入,摹写、扩写之作纷起,在我国诗坛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文章从原诗与接受诗两大版块分别切入,对<公无渡河>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以期达到对<公无渡河>诗的全面关照.  相似文献   

7.
中外文学关系史研究、实证的传播与接受史的研究,起源于中印文学研究领域,相对而言,中外文学之间的没有事实关系的平行研究,则起源并展开于中西(中国与欧美各国)文学比较研究领域。这是因为西方文学与中国文学的发生事实联系的历史较为晚些,实证研究的资源远不如东方各国文学关系史那样丰富,而且西方文化与东方及中国文化属于不同类型的文化体系,也适合于异中求同、同中见异的平行研究。本文将主要从中西文学对比中探讨民族传统文学的融合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玉米的传人     
玉米,原产于美洲,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传入欧洲,再由欧洲辗转传入中国.但其具体的传入路线,长期以来争论不休.史学界目前有三种观点:(一)西北经丝绸之路传入说;(二)西南经印度、缅甸传入说;(三)东南由菲律宾传入沿海一带说.笔者认为,玉米是由西北陆路和西南陆路分别传入中国,然后再扩种到全国各地的.玉米最先出现在西北和西南地区的方志中.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平凉府志》卷四记载了番麦,“一曰西天麦,苗叶如薥秫而肥短,末有穗如稻而非实,实如塔,如桐子大,生节间,花垂红绒在塔末,长五六寸,三月种,八月收.”再如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肃镇志》卷二载:“回回大麦,肃州昔无,近来西夷带种,方树之,亦不多.形大而圆,白色而黄,茎穗异于他麦,又名西天麦.”从生物学性状看,此两志所载之“西天麦”与玉米极为相似,因此应视为玉米传入我国西北地区的最  相似文献   

9.
葛玉根 《现代语文》2009,(11):29-31
佛教自传入中国之后,对中国的文学产生了诸多影响。到了唐代,文人创作的唐传奇,出现了一系列的寺庙物象,本文即以此为切入点,通过整理唐传奇中的佛教寺庙物象,梳理寺庙之传入中国及其初来时之文化意义,研读唐传奇文本中具有文学意义的寺庙物象,从而试探佛教寺庙传入前后意义之转化以及规律。  相似文献   

10.
美国黑人女性文学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传入中国。国内对它的介绍,从时间上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有自己的译介特点,这些阶段特点又和当时国内思想文化背景密切相关。纵观黑人女性文学在中国传播的20几年,国内对它的翻译与研究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又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西方女学的传入与中国近代女子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近代 ,伴随着救亡图存的时代召唤与迅猛而来的近代西方文化的冲击而兴起的中国近代女学 ,不是传统女学的自然延伸 ,而是西方女学传入的结果。近代西方女学的传入对中国近代女学不仅有催生之功 ,而且有助长之绩。因此 ,研究西方女学的传入是我们深入认识中国近代女子教育乃至妇女解放运动的路标和门径。一、西方女学传入的肇端与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孕育清末 ,依仗不平等条约进入中国的西方传教士 ,几乎都是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经过改良的宗教派别 ,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已不同程度地渗透到宗教中 ,因此 ,《剑桥中国晚清史》一…  相似文献   

12.
徐继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开眼看世界的先驱。鸦片战争以后,为了寻求富国强兵之道,徐继开始认真探究西方列强的虚实,他编撰了一部与《海国图志》并称与世的介绍外国历史地理的名著──《瀛环志略》。与《海国图志》相比,《瀛环志略》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资料比较准确。二、记叙比较全面,介绍了世界近八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历史地理。三、对资本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作了较系统地记载。力图探索西方的制度与国家独立富强之间的联系。虽然《瀛环志略》在问世之初未受到重视,但在传入日本后,对日本的明治维新产生了较大影响。在19世纪60年代以后,该书对我国近代的洋务派和维新人士以及中国同盟会员都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 当中国比较自觉地引进西方文学,借鉴西方文学的成果来丰富自己时,中国文学发生了“千古未有之奇迹”。这一变化,是对中国传统文学的全面革新,同时也是东方文学西方化的显著表现。大致说来,变化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 其一,对小说这一文学体裁的地位、作用和意义有新的认识。中国文学的源头有三:一是短篇的抒情诗,就是《诗经》的绝大部分;二是散文写的历史,就是《左传》、《国语》和《战国策》等;三是说理论证而富有艺术性的散文,就是先秦诸子的著作。从这三个源头发展下来,中国文学一开始就以抒情或叙事的诗歌,谨严的史传和说理论证的散文为正宗。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不属正源正派,只是后来从正宗文学的某些余绪,如史传的趣味逸事和论说的设誓引证中,分出的一条小小细流,直到唐宋时期,人们一般还是不把他算作文学的。  相似文献   

14.
<正> 佛教产生于印度,传入中国约在西汉末年(公元一世纪)。其传入的主要路线有三条:一是由天竺(今印度)通过丝绸之路经中亚、新疆传入;二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从西南半岛传入;三是通过西南丝绸之路经缅甸传入。公元二世纪五、六十年代(汉恒、灵二帝之世),安息僧安世高、大月氏僧支谶等相继来中国,在洛阳翻译佛经,汉人  相似文献   

15.
[考纲解读] 对于文学常识的考查,2006年的<考试大纲>与2005年相比,有些方面作了微调,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将2005年的"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改为2006的"识记中国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和代表作."二是将2005年的"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改为2006的"识记外国重要作家及其国别和代表作."文学常识的知识点、能力点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重要作家,即了解中外文学史上重要作家所处的时代或国别,他们的风格流派和主要文学成就;二是重要作品,即了解中外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作品,其思想内容、表现技巧、塑造的典型人物形象(包括对人物形象的评价);三是文学文体常识,即了解文学体裁的一般知识,识记重要作品的体裁.  相似文献   

16.
自20世纪初,西方“悲剧”的概念传入中国,悲剧理论就被广泛地运用于中国文学作品的分析之中,而中国的“悲剧”却与西方的悲剧差异甚大,甚至有学者认为,中国没有悲剧。实际上,中国确实缺少符合西方悲剧文学标准的那种悲剧作品,但是,中国的诸多文学作品中却有着中国所独特的悲情因素存在其中,并且贯穿于中国文学始终。西方的悲剧与中国文学在文化背景、表现方法与读者接受三个角度上形成了中西方文学悲的差异,也形成了中国的悲感与西方的悲剧之间的审美差异。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学说,是从外国传入中国的。但是,它的传入,又是受到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包括传统文化发展进程的影响和制约的。下面,我谨就社会主义传入中国时,中国的政治、文化状况以及这种状况同社会主义传入的关系,作一简略的探析。社会主义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根据现在掌握的文献和材料来看,最早,包括开始时的片段接触,不会先于1871年(即巴黎公社出现);而作为一种科学的形态传入并且开始付之实践,则以1921年4月7日《共产党》月刊第三号刊载列宁的《加入共产国际的二十一个条件》为标志。这就是说,社会主义是经过许多先行者和先进人物将近半个世纪的努力,才逐步传入中国,并蔚为一股强大无比的思潮的。在这近半个世纪里,中国的境况怎么样?中  相似文献   

18.
既知来处,亦知去处,止行有定,可谓知止。论文从学术背景、学术目标、学术边界三个方面对译介学中的重要命题创造性叛逆展开学理透视:在文学社会学的学术渊源、媒介学的谱系传承与当代文化转向的历史语境中把握创造性叛逆的学术基因以及宽广的社会文化视域,在文学比较与互动、文化比较与互动的学术目标中把握创造性叛逆的当行之境,从解释世界、描述现存的认知理性中把握创造性叛逆的当止之地。  相似文献   

19.
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中国大陆场域的马华文学研究,其话语嬗变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中国文学框架内部展开的时代批评话语(1985—1994);2.世界华文文学整体观视野中展开的学科理论(1995—2004);3.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张力结构中展开的学术研究范式(2005—2020)。在宏观整合和微观聚焦的张力结构中交错发展的马华文学研究,一方面显示了华文文学研究从台港到海外再到整合世界的宏观视野;另一方面也凸显出马华文学研究从东南亚华文文学框架到新马文学一体,再到马华文学自身的微观聚焦。  相似文献   

20.
自晚清以来,中国学始终在中外化交汇撞击的大潮流中,开拓着由古典向现代的转型进程。在这一进程中,俄苏学在众多外来化学因素中无疑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新时期以来,在中国现代学和比较学研究界,加强了对中国现代学与外国学的关系、对俄苏学的影响和作用的研究,出现了一批富有学术创见和价值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