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际交往困扰孩子成长 不久前,石家庄市未成年人心理维护中心对20多万名中小学生做了一次心理健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6%~12.6%的小学生和11.6%~16.8%的中学生有心理问题.其中人际交往问题是困扰石家庄市小学生最常见的心理问题.被人际交往问题困扰的不仅仅是石家庄市的学生.很多相关调查结果显示.这已经逐渐成为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表现及其归因心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通过对小学生群体人际交往的问卷调查及自然观察,发现小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问题为四种类型:攻击型,差生型,吵闹型,孤僻型。其主要心理问题表现为依赖,自我中心,不合群。对之进行心理归因分析,表现为交往技艺因素、交往行为因素、交往心理因素,这三个层面构成了小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归因整体。  相似文献   

3.
小学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家庭教育不当、心理压力过大,这直接造成他们学习、生活出现各种障碍,甚至出现人际交往障碍等。重点分析了目前小学生心理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小学心理教育的整体设计,从多个角度提出了具体的小学生心理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赵双 《考试周刊》2023,(30):14-17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小学生在享受丰厚物质条件的同时,心理成长缺少了必要的关注。随着年龄的增长,被忽略的心理成长累积造成了性格和人际交往的缺失,使他们成了物质丰裕时代的“穷孩子”。文章首先提出低年级小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三个表现,然后论述了低年级小学生心理教育的意义以及低年级小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了低年级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正>一、问题的提出现代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拥有今后工作和学习的重要知识技能,更要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而近年来由于社会的发展,人际关系的淡薄,独生子女的增多,小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心理问题,而心理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着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为了解决小学生存在的诸多心理问题,提高全体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力,促进小学生心理的健康发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逐渐成为小学教育的一个重点。为确保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从各方面提出合理的心理疏导措施,以进一步解决小学生心理问题,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但是小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较低,缺乏正确的引导,容易使学生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且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厌学、抑郁、早熟等问题也比较突出,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对于小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学校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合理可行的教育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意识。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正在日趋普遍,造成学生心理问题有社会的原因,家庭的原因,学生自身的原因,这些因素造成的不正常的心理负担,压抑了学生的心理。若不能及时疏导与调节,就容易产生心理障碍,这样会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以及社会和家庭带来不良的后果。本文是对一名不自信的小学生进行辅导的案例报告。通过收集资料、摄入性会谈、心理评估诊断儿童的一般行为问题,主要采用了认知行为疗法的相关治疗技术,使其改变自己对目前现状的认知,同时从人际交往等方面辅以指导,最终实现克服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的咨询目标。  相似文献   

8.
《集宁师专学报》2016,(1):80-83
本研究采用取样调查和半结构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乌兰察布市部分寄宿制中小学进行调查和访谈,通过数据分析和对比,发现导致寄宿制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不善求助、缺乏亲子沟通、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对住宿生活和学习压力的不适应;中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来自于学习和人际交往压力、心理承受力弱、住宿生活适应困难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学业进步:反之人际交往不良常常引起心理失衡,产生心理问题.本案记述一名女大学生人际交往不良出现的问题以及咨询的过程,咨询师利用合理情绪疗法对该其进行心理帮助与辅导,咨询效果明显,提高了求助者的人际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一、关注是一道深邃的目光,沟通让小学生的心理充满阳光在以往的传统教育中,有个教育的角落是常常容易被忽视的,那就是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与学生的朝夕相处中,我发现困扰小学生最大的心理问题,主要体现在厌学和人际交往方面。小学教育是最根本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一、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一)小学生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行为问题的概念小学生心理问题是小学生在身心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冲突、困惑、挫折、烦恼等心理失衡、失调和失误等心理状态不良、不适应学习、生活和社会的现象。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发展性心理问题。通常是在人格完善和心理成熟过程中产生的,许多心理问题具有暂时性、不确定性和普遍性,学生可以凭着自己的知识经验和主观能动性,进行自我调节,实现心理调适。因此,一般性心理问题的产生与解决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前提。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导致的许多心理问题,凭个体主观能动作用难以或不能自我调节,又不能及时得到他人的帮助、引导和教育,就会呈现出持续性的不良心理症状,产生心理偏差、情感偏差、人格偏差和行为偏差,影响正常的心理活动,妨碍小学生健康的成长,我们把这种消极的心理现象称为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2.
职业院校大学生群体经常发生心理障碍与心理畸变问题.文章对河南某高职院校140名学生进行心理安全问卷调查,考察高职生心理安全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发现,高职生在环境适应、人际交往、情绪、学习、择业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较多,分析了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对有效解决高职生心理问题的对策进行了深入探讨,对促进高职生心理健康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职业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在分析当前职业学校学生存在的学习心理问题、情感心理问题、人际交往心理问题、择业心理问题的基础上,指出导致产生这些问题的主客观原因,并对加强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前,小学生心理方面存在的学习焦虑、人际交往焦虑、自责倾向、挫折适应等问题,时时在影响着他们健康成长。全社会应确立心理健康观念,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对小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焦虑是高校大学生存在的比较普遍的心理问题,在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中有着比较高的比例。解决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也成为高校心理辅导教师的重要任务。由于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人数较多,因此,在高校中采取团体辅导的形式进行干预和治疗是一种效果比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学生的心理健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人际关系及青春期心理困扰等方面。通过对中学生在学习、人际交往和青春期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可使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符丹 《华章》2014,(27)
因人际关系而造成的心理问题,在当前的大学生心理问题方面占有重要比重。如何改善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行为,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对大学生的生活现状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心理干预指的是用心理学的方法和知识对有人际交往障碍的大学生提供咨询服务和解决策略。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在当前的研究之中,已经有了不少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本文就心理干预对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大学扩招和网络普及等,现在大学生越来越容易出现心理,特别是专科生,除了出现了本科生常见心理问题外,还有其特有一些心理问题。本文针对专科生这些常见和特有自卑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了人际交往困扰、爱情忧伤、学业压力、经济负担、网络沉迷、特有的自卑等心理问题形成原因,同时本文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这对培养大学生成材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学生的心理健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人际关系及青春期心理困扰等方面.通过对中学生在学习、人际交往和青春期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可使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一、小学生心理问题现状 随着竞争压力的增大,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日益受到大家的重视。这些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发展性问题,即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的发展及社会交往范围的扩大而出现的心理不适应,如果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则可能会转化为更严重的障碍性问题。小学生的发展性问题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