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伟伟 《考试周刊》2010,(29):87-88
"因数和倍数"是我校四年级上学期同堂异构展示课的内容,新版的教材相对于过去,有了较大的变动。这是一节有关于数的整除的概念课,很难上出新意。既然是研究课,就要认真吃透教材,钻研苏教版教材的编排顺序。同年级的三位老师共同探讨,两天后我们的教案有了,关于教学导入我们没有太多的思考就开始上课了……  相似文献   

2.
杨荣 《文教资料》2011,(22):197-198
专题式教学是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的有效途径。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实施专题教学,不仅在内容设计上可以直接凸显"基础"课的针对性和时代感,提高"基础"课的实效性,而且为"基础"课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积极倡导"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的理念,好的语文课应是教材创新与开发的"加工厂"。因此,对教材进行第二次"加工",调整教材,补充教材,拓展教材是有必要的。那么,如何很好地拓展教材呢? 一、在课始时拓展作好铺垫  相似文献   

4.
《上海教育》2011,(3):53-53
为了追求培训活动的高效,基地从问题出发,将课前的"说课"研究作为基地重要的培训内容。"说课"内容的创新。"说课"是一种有理念、有预设的教学实践,是最接近教学实践的一种规划。它是以实践经验作基础的,有理论作指导的。因此,我们给"说课"赋予了新的内容:一说,要研究的主题(该主题是基于对教材的解读  相似文献   

5.
当前,高校"原理"课在与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衔接上普遍存在着教材内容重复,"原理"课教师对中学教材教学缺乏了解和教学中不注重衔接的问题。高校"原理"课教师要做好这种教学衔接,应研读中学教材和加强与中学教师的交流,明确高校"原理"课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的关联性和层次性,在教学中整合和优化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6.
前段时间,我有幸参加了西吉县第二小学语文教研组组织的"小学语文作课"学习研讨活动,聆听了一些优秀教师的公开课。执教这些课的都是我们身边的普通教师,上的也是平时的一些家常课。但是从课堂上体现出来的一些鲜活理念和方法却值得我们反思。听了"四讲"和"四评"后,我受益匪浅,悟得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这样的。一、忠于目标,驾驭教材深入钻研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只有深入钻研教材,把握课文的整体结构,才有可能从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的辩证关系出发,把知识、能力和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启发学生思考,推进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7.
有意义的课,它首先应该是一节扎实的课。解读教材要"扎实";教学设计要"扎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扎实";合作探究要"扎实";练习设计要"扎实";课堂总结要"扎实"。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图形的变换"第一课时。课前思考:一直以来,对这一内容的教学,老师们总是感慨:这节课不好上,会的学生不学也会,不会的学生怎么教也不懂。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图形旋转"这一内容是新增内容,本课的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等较难把握,部分老师拿到教材,觉得无从下手,只能是照本宣科,逐个完成书本上的材料与习题,少了学生的体验和感受;二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点、经验等估计不足,往往不能根据学生学习现状进行教学,虽然课上看看、  相似文献   

9.
"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是"轴对称图形"一课中的重要知识点,也是教学难点所在。各版本教材在编排上除了年级、册别有所差异外,  相似文献   

10.
【课前思考】 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下册"方程"这一单元中"天平游戏(一)"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认识了"方程"概念的基础上引入的。新教材与老教材最大的不同是解方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小数的意义"是小学数学的一节经典课,北师大版教材和人教版教材都安排在四年级下册学习,虽然编排体系不同,但都是在"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我尝试结合两个版本教材的不同编排体系,对这节课重新设计。  相似文献   

12.
小学科学课上,常见一些很粗浅的知识和内容满堂灌,而一些较有深度,且很有学习和研究价值的内容却被忽视,致使很多课堂看似生动活泼,实则无内涵和学养,学生受益很小。本文以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摩擦力的秘密》一课为例,具体谈谈在教材深度统领上的认识和思考。 既然研究"摩擦力的秘密",那么,这一课的重点就在"秘密"上,摩擦力的秘密究竟在哪里呢?很多老师都是按照教材上内容,把研究的对象放在"影响摩擦力大小的‘物体重量’和‘接触面的光滑程度’两个因素上。  相似文献   

13.
课前思考 "变化的量"是北师大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的起始课。教材中情境一"小明的体重"与情境二"骆驼体温"中变化的量分别是用表格和图来描述的。教材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把这些图表中的数学信息转化成语言文字来描述变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范华芸 《现代教学》2011,(11):16-16
本学期快乐半日活动的开展,为推进我校英语学科拓展型课程主题活动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上的保障,让学生将基础型课程上已懂的知识,在拓展课的主题活动中变为实践,让学生体验英语学习的更多乐趣。一、在英语学习中体验文化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教学,也是一种文化体验。在英语牛津教材中,有不少涉及不同国家文化的话题。如一年级教材中的"Happy New Year"、二年级教材中的"Mother's Day"、  相似文献   

15.
课前思考"有多少块糖"是北师大版教材二年级上册"数一数与乘法"单元的起始课。教材通过"数糖果"情境,在学生已有的"跳着数"的知识基础上,体验同数连加的现实情境,为后续学习乘法、理解乘法的意义奠定基础。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结合数糖块的活动,使学生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的抽象过程,为学习乘法积累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16.
随着"问题提出"被提升到课程目标的制定上,人们日渐意识到"这个活动是做数学的核心。"问题提出成为当下数学教育关注的新焦点。作为一线教师,研究学生问题提出有以下四方面意义: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问题意识状况;有助于教师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有助于教材编写者检视教材对课标理念的体现;有助于改进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17.
站在讲台上16年,手拿教材16年,有着"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感觉。梳理下来,若把如何用教材的经历分为三个阶段的话,大致是:仰望教材,教教材;审视教材,改教材;研究教材,用教材。很明显,第三个阶段更为科学、合理,有研究的味道。适合即好"复式条形统计图"一课,教材设计了如下学习路径:按给出的某地区城乡人口统计表制出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然后按问题指示把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成一幅图,进而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  相似文献   

18.
课前思考"一起做游戏"是北师大版教材一年级上册"数学好玩"中的内容,教材编写了"堆一堆"和"玩一玩"两个游戏,分别针对"有趣的形"和"好玩的数"两个内容。本节课主要选取了"一起做游戏"中"玩一玩"的内容,结合教材中呈现的内容,为了使每个学生都参与数学游戏活动,我为每个学生准备了同种花色、点数是1~10的10张扑克牌,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9.
最近的培训专题是计算教学,为了挑战自己,我主动报名参加了研究课。三年级上学期的相关计算课都已经结束,我就从下学期的教材中挑选了一节"两位数乘法"的内容,进行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20.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巧妙构思教学的全过程.因为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而吃透教材,心中有教材、心中有考纲、心中有学生才是上好课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越是能够运用自如地掌握教材,那么他的讲解就越是情感鲜明,学生听后花在教科书上的时间就越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