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作文材料的积累,功夫在平时,而不仅仅在作文课上,有了“今天以前”的积累,习作的时候才可能水到渠成。教师在习作指导时应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挖掘素材;组织学生参加体验活动,创造素材;巧妙设计课内课外练笔,丰富素材。打开生活的源头,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广阔空间,学生有感可发,主动写作,才会写出语言优美、真切动人的文章!  相似文献   

2.
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作文材料的积累,功夫在平时,而不仅仅在作文课上,有了"今天以前"的积累,习作的时候才可能水到渠成。教师在习作指导时应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挖掘素材;组织学生参加体验活动,创造素材;巧妙设计课内课外练笔,丰富素材。打开生活的源头,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广阔空间,学生有感可发,主动写作,才会写出语言优美、真切动人的文章!  相似文献   

3.
一、观察时点拨——帮助学生丰富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观察是学生获取写作素材的主要途径。教师在指导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时,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到了中年级,学生开始写观察作文,教师更要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观察入手,丰富习作的事件积累和情感积累。教师这时的点拨,主要是引导学生掌握观察的顺序,明白观察的重点,积累观察的体会,并让他们交流各自的观察所得。  相似文献   

4.
小学阶段的习作教学说到底就是“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抓住这两个问题就是抓住了小学习作教学的关键。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拓展思维,链接生活积累写作素材;角色定位,在一课一得中积累写作技巧;强化训练,在积累练笔中锤炼能力,为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奠基。  相似文献   

5.
胡益旦 《教师》2013,(1):85-85
每每提及作文教学,许多教师都会皱着眉头感叹说:“这的确是个值得不断探索的课题!”而更多的学生则是“横眉冷对方格子,俯首甘愿咬笔头”。因此,笔者试着采用习作小练笔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积累学生的写作素材。所谓习作小练笔就是指在完成大作文训练的基础上,充分挖掘课内外读物和日常生活中的习作要素。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习作,培养学生勤于动笔的良好习惯,并逐步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因小练笔具有“小、巧、活”的特点,所以深受学生喜爱,很容易就能拨动学生心中写作的那根弦。  相似文献   

6.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要挖掘教材中可利用的童趣资源,引导学生从课文走向大自然,去体验、感受多彩的童趣活动,享受美好的童年生活,从中学会观察、分析与动手实践,做好小练笔,积累习作素材。利用童趣的素材训炼学生说完整话,说有条理的话,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说话写话的兴趣,使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会习作,为以后的习作水平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要挖掘教材中可利用的童趣资源,引导学生从课文走向大自然,去体验、感受多彩的童趣活动,享受美好的童年生活,从中学会观察、分析与动手实践,做好小练笔,积累习作素材.利用童趣的素材训炼学生说完整话,说有条理的话,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说话写话的兴趣,使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会习作,为以后的习作水平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姜玉珊 《成长》2020,(4):133-133
针对小学生写作过程中“习作难、难习作”的心理,笔者在作文指导的过程中,巧妙地通过生活化习作模式的构建,让学生立足生活积累素材、进行练笔,夯实学生的习作基础,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9.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帮助学生储备习作素材:①捕捉信息汲取素材;②观察生活积累素材;③拓展文本挖掘素材;④创设情境创造素材。素材是作文的根本,文章的血肉,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积累素材。  相似文献   

10.
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是写作的丰富素材,应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与课内阅读之间找到最佳的切入点。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不断练笔,深化对“读”的理解,更快地提高习作水平。培养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对学生的最好的刺激,乃是培养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写作兴趣是写作活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从三方面入手:(1)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读写结合;(2)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习作素材;(3)在习作评改中,让学生体会习作的快乐.  相似文献   

12.
三年级是学生刚刚接触习作的起始阶段。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中积累素材,习前指导,积累习作素材;寓乐于学,丰富习作素材;关注情感,挖掘习作素材,激发学生写作兴趣,逐渐做到有话可写。  相似文献   

13.
目前,小学生作文普遍存在"假、大、空"的问题,说到底是因为缺乏习作素材,教师就要从学生生活出发,激发习作兴趣,引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从文本阅读中,从课堂学习中,在平时练笔中去积累素材,用锐利的眼光去观察,用敏感的心灵去感受,用灵巧的小手去记录,做到"以我口表我情,以我手写我心"。  相似文献   

14.
习作历来被认为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之所以难教难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学生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习作素材积累不够,因而形成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局面。鉴于此,尽快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丰富习作素材,是解决“学生习作难”这个问题的前提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5.
据统计,蜜蜂每酿一公斤蜜,要飞行45万公里,要在100万朵鲜花上辛勤采蜜;要提炼出人丹那么大的镭,需要8吨重的矿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要写出好习作,也像“采蜜”、“炼镭”一样,应当有丰富多彩的素材。那么,教师应该怎样指导学生积累习作素材,帮助他们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习作材料仓库呢?一、观察积累法。大千世界,有写不尽的人、事、物、景,然而学生习作时却往往空洞无物。这是为什么?是因为教师引导不到位、学生观察不得法。教师要从激发学生“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出发,着力于引导学生观察积累,使万事万物汇入学生笔尖。一是引导学…  相似文献   

16.
小学习作生活化教学必须关注现实生活,紧扣时代脉络,让习作源于生活,反映生活,服务生活,创造生活,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小学习作生活化教学的策略有:引领学生观察、体验、认识品读多彩生活,积累语言、思想、技巧等丰富素材,培养浓厚兴趣,设计再现式、即兴式、交际式、感悟式、想象式等练笔形式。  相似文献   

17.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题。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指导学生扩大课外阅读,积累写作素材;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积累生活经验素材;还要进行句子和短文的仿写训练,才能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8.
小练笔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经常性练习活动。它既是减缓作文坡度的阶梯,又是提高习作能力的帮手,是通向习作的桥梁。新课标强调,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因为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有了生活素材和语言材料的积累还不够,我认为,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教师还要加强练笔指导。  相似文献   

19.
目前小学习作教学中存在以下现象:教师在教学中对习作过程重视不够,忽视了生活对习作的重要作用,不能正确引领学生自主参与、合作探究,忽视“情”的积累和抒发;学生写作兴趣不浓,练笔习惯尚未养成,往往无事可写、无情可抒,有事写不出,抄写仿写严重。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目睹生活情号、感悟生活事例、参与活动,以此提高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和积淀情感的兴趣,利用多维阅读丰富学生的语言素材,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让师生一起走近习作,让学生敢写、能写、乐写,从而让学生改变习作观念,体会习作过程的愉悦,培养自信,在快乐习作中幸福成长。  相似文献   

20.
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创设课堂小练笔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采取有针对性的模仿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并亲身体验,获得丰富感人的生活素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