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公平是教育平等和教育效率相互促进的关系状态及其水平持续提高的发展状态,包括教育机会、过程和结果的公平。教育机会公平是由受教育权、教育资源分配等决定的教育教学条件和考试选拔的平等。教育过程公平是课程资源、教育教学活动过程和方式的有效。教育结果公平是学生学业成绩、身心发展和升学就业的平等和有效。过程决定结果,教学是教育的核心,教育公平最终要落实到教学过程公平。实现教学过程公平必须通过理论探讨、量化测评和采取有效措施,研究和形成教育教学质量、效率提高与教育教学条件平等持续相互促进的关系状态。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本质特征和理想目标是义务教育的公平发展,是义务教育的平等与效率、均等与优质相互促进的关系状态及其水平持续不断提高的发展,是区域内和区域间义务教育公平水平平衡协调和持续提高的发展,是促进每个少年儿童全面发展的平等、有效、均等、优质的发展.量化测评义务教育公平和均衡水平是准确评价和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公平发展和均衡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量化测评不同学校间、不同区域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的平等程度与办学效果的效率水平及其相互促进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大学生思想品德评价缺乏准确依据,对学生思想品德评语抽象含糊的问题提出了量化综合测评的观点。并从量化综合测评的意义和具体测评构架两个方面进行了测探。  相似文献   

4.
有关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一般我们都习惯于从教育资源配置差异、城乡差距、贫富差别等宏观纬度来展开,而很少关注课程中内隐的公平问题。其实教育公平的核心问题是课程公平,探讨课程公平对于我国当代学校课程改革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教师素质不同群体特异指标的量化研究 ,提出教师素质二元测评模式 ;利用统计学方法在概率意义下论证了其科学性 ;并在管理工作中做出了初步应用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以来,在课程教学领域的教育公平问题主要表现在城乡差异和群体差异两个方面。要解决这两个问题,一方面要把深化农村课程改革作为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开足开齐国家课程;另一方面要因材施教,平等关注每一个孩子,为他们提供适合的教育,推进教学公平。  相似文献   

7.
对个体发展差异的忽视产生了学校教育中的实际不公平.公平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必须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个体差异视角的课程与教学公平是指不同学生在其各自取得的实际成就与他所能够获得的最大成就之间的差值比较的公平,这种公平是从学生个体潜能发挥程度的角度对学生学业成绩进行的评价.基于学生个体发展差异的评价引导学校教育实现价值公平,是一种实质性的教育公平.从关注学生实际学业水平的高低到关注学生潜能的发挥程度的大小将引导义务教育学校课程与教学走向个体发展的平等.  相似文献   

8.
我国近年来,关于教育公平的研究比较多,但很少深入地去研究课程公平的问题。应该说,教育公平的核心问题是课程公平,探讨课程公平以及衡量课程公平的基本维度,对于我国当代学校课程改革是有意义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高校德育量化测评的优劣分析及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德育量化测评符合现代教育发展方向和大学生德育实际,但其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在具体的德育量化测评中也容易产生某些偏差。搞好高校德育量化测评还应处理好定量与定性、科学性与可行性、规范性与导向性、测量与评价等几对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从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口语测量入手,讨论流利性的定义及其它相关理论问题,确定流利性的各项量化指标,通过实证的方法对流利性进行定量研究,并对研究中使用的量化测评方法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比较有效地测量到我们所界定的口语流利性,不仅支持了我们对流利性的定义及考察因素的理论假设,也能为今后口试客观化评分提供一定的依据,并可作为将来流利性教学研究的一个基础。  相似文献   

11.
课程公平是基础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虽然人们对课程公平的关注度不断增加,然而关于课程公平问题的研究习惯于从课程外部展开,而很少关注课程本身的内在公平问题。文章希望立足课程本身,遵循古德莱德五级纵向课程观的逻辑脉络,疏理实然课程中存在的公平问题,揭示实然课程在公平方面如何与应然课程渐行渐远,希望能从保障机制、课程内部诸要素和教师等出发,探讨建构课程公平的可能性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2.
13.
精准助学的基础和前提是对助学对象的精准认定。为有效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认定的问题,福建省在全国创新引入“银教合作”机制,基于大数据分析,实现部门间的大数据共享,建立了学生家庭经济情况量化测评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开发福建助学App,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线上认定。通过3年多的全面应用,该体系能够有效实现对助学对象的精准认定和助学资源的精准配置,取得了较好成效,受到了师生的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14.
品德测评量化问题是整个教育评价领域中研究的难点。品德测评能不能量化、要不要量化以及如何量化,这是人们颇为关心的问题。本文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关于品德测评量化的各种观,分析了各种品德测评方法的量化形式与技巧。最后从哲学与数学的角度论述了品德量化的实质与功能,并由此揭示了品德测评量化的意义与作用。  相似文献   

15.
论课程公平及课程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公平的核心是课程公平,衡量课程是否公平的主要维度有求知功能的假定、求知内容的安排、求知方式的选择、求知条件的提供与求知结果的评价等.在这些维度上,我国学校课程改革还应作出相应的努力,以使课程趋向公平.  相似文献   

16.
教学评价是教学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评价又是其中的中心内容。因此,建立一个对教师进行合理、公平的评价系统尤为重要。它也是搞好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基础和前提。教师量化测评是近年来很受关注的一种评价方式,它的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用数量特征描述评价对象之间的差异,模糊、抽象或弱化评价中的次要因素和不确定因素,使得评价结果呈现直观、明确和可操作性强的特点,从而很受学校管理部门的青睐。但是,正是由于量化测评这样的特点,如何建立合理规范甚至科学的指标体系和选择相应的量化方法至关重要,这一要求加大了测评工作的难度,另外,量化测评不能全面反映评价对象的个体特征,仅仅是描述不同评价对象的差异时有意义。本文将不讨论教师量化测评在方法、形式和结果等方面的优劣问题,根据笔者所在学校进行的量化测评工作实际,仅对有关教师量化测评工作本身的几个基础性问题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基础教育的普及和大众化教育的深层意蕴就是实现教育公平。课堂公平作为教育公平的微观层面,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课堂教学的“场域”是文化、心理和政治因素相互制衡的复杂统一体,不同的权力交织使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诸多不公平现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主导者,是产生课堂不公平的因素之一。因此,教师通过对自己持有的教学假设、教育价值、教学模式等的反思,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课堂公平。  相似文献   

18.
学校课程蕴含着特定的教育机会,学生学习不同的课程,潜能便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我们从多元文化教育、教育公平多元、教学设计策略几个方面进行了思考,力图使课程与教学走向公平。  相似文献   

19.
郝文武 《教育研究》2023,(10):22-32
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是教育本质规定性的纯正度充实度、教育价值满意度、教育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和转化促进。教育公平是教育平等与教育效率的统一和促进,既有机会、过程和结果公平,也有区域、城乡和学校间的公平;既是教育正义的重要内容,也需通过推进教育正义来实现。高质量教育公平,是在受教育权平等基础上接受高质量教育、教育资源高质量均衡与高质量教育成效相促进、东中西部及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相互促进、教育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相互转化促进的教育公平。推进高质量教育公平,就是不断努力提升教育本质规定性的纯正度充实度、教育价值的满意度、教育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和转化促进的质量水平,不断努力提升教育机会、过程、结果公平和区域、城乡、学校间的公平及其相互促进的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20.
校本课程开发:教育公平的体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本课程开发,是20世纪70年代在英美等发达开始兴起的一种课程开发策略,是针对课程潜在的缺点而产生的。国外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定义有很多,总体说来,就是指以学校为基础地,由学校发起,并与外部力力量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评价机制的过程。在我国,校本课程强调的是,在具体实施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在国家规定的课时范围内,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具有多样性、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具有多样性、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因此校本课程开发的本质是科学的、开放的、民主的。但理论界人士对此褒贬不一,甚至有人发难:校本课程以学校为本,强调对学校社区现有资源的利用,而我国的地区差异、学校差异又非常之明显,难道不会造成教育上的不公平吗?为了澄清以上误解,笔者下面就从校本课程开发与教育公平的关系入手,对此做一点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