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数学教育理念,即人人数学观,它体现了数学的个性化特征: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数学学习上不是人人都能整齐划一地发展,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诸多因素使人在学习上存在个性差异,承认差异才能结合实际,承认差异才能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上发挥他的才能,获得他应该得到且能够得到的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2.
世界的发展,文明的进步,数学功不可没。克莱因说到数学的用处时给予数学高度的赞扬。他讲到:"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那么,对于作为数学基础的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怎样教学,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接受和领会数学知识呢?  相似文献   

3.
美国应用数学家M·克莱因曾说:“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漫画能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能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以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可见,数学文化魅力的独特.只有让学生真正领悟到数学知识的丰富、数学方法的精巧、数学思想的博大、数学思考的美妙,才能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喜欢数学、热爱数学,从本质上改变学习数学的目标.一、让学生了解数学发展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4.
在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标准的今天,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那么在数学课堂中我们如何去做才能实现这些目标呢?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新的课程教育目标提出让每个人都能够掌握有用的数学。也就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所以在教学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素质的提高。同时又必须正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才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又充满着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教学只有融于生活中才能有活力和激情。在教学中教师只有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让数学走进生活,使学生觉得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有,学生才会感觉数学亲切、自然从而真正进入“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学习状态。  相似文献   

7.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数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掌握知识的层面上,而是必须学会应用。只有如此,才能使数学富有生命力,才能真正实现数学的价值。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什么是数学应用意识?意识是人的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它包括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过程和人的个性倾向性。所谓数学应用意识,是指人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能主动地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事物、运用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能用基本  相似文献   

8.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也充满了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当从单纯的课本和封闭的教室走向丰富而又多彩的生活,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地整合起来,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并领悟到数学的魅力和作用,感受到数学的学习乐趣,从而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课程目标。那么,如何才能使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的整合起来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9.
刘春旺 《考试周刊》2009,(38):81-81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数学教育理念,即人人数学观,它体现了数学的个性化特征: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数学学习上不是人人都能整齐划一地发展.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诸多因素使人在学习上存在个性差异,教师只有承认差异才能结合实际,才能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上发挥才能.获得应该得到且能够得到的数学知识。初中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教师继续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已根本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分层教学”是一种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方法,它能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普遍提高。遵循这一教学新理念,我们对数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数学教育理念,即人人数学观,它体现了数学的个性化特征: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数学学习上不是人人都能整齐划一地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上发挥他的才能,获得他应该得到且能够得到的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11.
动机是指人们行为的主观愿望,是支配人或推动人从事某种行为的思想活动.在职业教育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非常重要,它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数学教学任务的完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呢?  相似文献   

12.
学生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他们对课堂教学的需要与期待都不一样。.而《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了达到课标要求,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把它当作一种资源来开发,这样才能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创设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特长,张扬自己个性的学习环境,才能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一、创造平等的学习机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创造平等的参与学习的机会,才能使每个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每个…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因材施教,要全面分析研究学生的共性和个性,面向多数,兼顾两头,组织开展数学课外活动,发展学生的数学才能。要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真正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邓爱君 《考试周刊》2014,(48):73-7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它能让人从平实中发现瑰丽,从困难中奋然而起,它能赋予人以热情和毅力,它能增强人的勇气和信心。"兴趣"是孩子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学习数学也是如此。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对于学习活动有重要意义,有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学习动机。只有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得以充分调动,才能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从而真正地理解数学、掌握数学。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5.
王海娟 《考试周刊》2011,(90):88-88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充满着数学问题。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才能不仅来自于课堂,还来自于现实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衔接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自然、亲切、真实。如何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在教学中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良好的兴趣,不仅能使人开阔视野,丰富心理活动内容,使人精神振奋,情绪饱满,而且对丰富人的知识、开发人的智力、进行创造性地学习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只有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达到获取知识、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发展智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吴金根 《广西教育》2006,(5A):45-45
学生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他们对课堂教学的需要与期待都不一样。而《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了达到课标要求,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把它当作一种资源来开发,这样才能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创设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特长,张扬自己个性的学习环境,才能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学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能完善人的心智、净化人的灵魂。数学老师只有在日常的教学中充分渗透数学文化,才能使学生了解数学教学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关系,体会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人文价值,寻求数学进步的历史轨迹,开阔视野,激发数学创新的动力,从而领会数学的美学价值,提高文化素养和创新意识。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文化呢?  相似文献   

19.
王建淘 《教师》2013,(2):57-57
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深刻领会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注重引导学生了解探索未知世界的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现过程;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合作学习小组的作用,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严谨活泼的课堂氛围。这样才能使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从而使每一个学生在数学上都能得到各自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学生的数学知识才能,不仅来自于课堂,还来自于现实生活实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衔接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如何贴近生活教数学,提高教学效果呢?我在教学中主要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