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历史教学的生命是生动性.要给学生生动的历史课应注意五个方面,即:形象性,让历史活起来,让历史人物站起来;注重课堂语言的表达艺术,课堂语言要具有生动性、艺术性、趣味性;自主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直观性,利用图片的作用;还要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冯志清 《考试周刊》2011,(77):169-170
历史课堂语言是历史课教学的最重要的载体.它与其他教学手段共同营造出特有的“历史活话剧”。本文从四个方面讨论了历史课堂语言的着力点。历史课堂语言应注重以情感人,精雕细琢,发人深省,抑扬顿挫,具有幽默的特质。  相似文献   

3.
徐兴虎 《考试周刊》2012,(44):133-134
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学有很强的表述性。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通过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述,能使学生清晰地了解和掌握史实,获得科学的历史知识。当然,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学语言应该有所改进,形成独特而新颖的历史教学语言,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通常把口语作为课堂语言的主体。新课程改革已经到来,历史教学应该让课堂语言变得更具吸引力。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人类进行思维和交际的工具,实践表明,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的情感会引发学生的情感。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关系到师生的思想交流,所以教师的课堂语言是一门独特的艺术,课堂语言艺术既是教学艺术的核心,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的手段。历史课堂语言的艺术性是合乎教学要求的语言美学,是历史课堂语言的魅力所在,是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的语言表达和组织形式,是历史课堂吸引学生、留住学生、  相似文献   

5.
在新课改、新教学理念之下,新型的历史教师需要打造新型历史课堂——“生命课堂”,历史课堂的生命力主要来自历史教师及时捕捉课堂契机,锻造精练的历史语言,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整合历史教材。这就是智慧型历史教师所需要的教学基本功。  相似文献   

6.
课堂小结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历史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成功的课堂小结.能对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的作用。近年来,笔者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尝试运用了多种形式的课堂小结。其中,语言凝炼、琅琅上口的七律形式的课堂小结颇受学生的欢迎,在历史教学中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中历史新课改的推行,提高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方法有:明晰教学目标与组织教学内容,是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好的导入,是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奠基石;提供历史细节,是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催化剂;有效的课堂互动,是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核心;促使学生学会学习、科学贯彻能力培养,是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目的;美妙的结尾,是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回味剂;教师的个人素质,是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源头。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认为历史教师要做到:一以引人入胜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二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以疑激趣;三运用生动形象的课堂语言,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四充分利用直观教具,提高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的桥梁,而教学语言是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针对特定的学生对象,使用规定的教材,采用一定的方法,在有限的时间内,为达到某一预想的效果而使用的语言;是教师教授知识、启迪智慧、塑造心灵的最基本工具,也是教师最基本的教学技能.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语言系统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是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知识和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而历史课作为中考和高科的重要学科,历史教学语言运用的优与劣对于课堂效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20,(74):131-132
历史课程教学失真化是目前教师在教学历史时所存在的一大通病,它让整个历史课堂变得"毫无生气"。基于生活化教学理论,教师应对现有的历史课堂做出改变。从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学习基础出发,了解历史课程教学的节点。文章阐述了生活化教学理论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要点,并由合理应用生活语言、加强生活物品使用、进行现实生活对比、开展历史小游戏、创设历史情景等策略进行更为高效的历史课程教学,融入生活教学观念,完成历史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历史教学语言、教学内容、教学情境生活化的教学实践案例,探索高中新课程历史文科如何构筑“生活化”教学课堂,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金华市第六中学/盛燕仙撰文认为,历史教学语言是历史思维的主要载体,具有鲜明的历史学科特征,在历史教师传播人类文明、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品质、启迪学生智慧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历史教学语言的优劣不但影响历史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课堂脑力劳动效率,而且影响学生的学史举趣、思维品质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历史教师要把握好历史教学语言,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个人的创造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就必须明白历史教学语言特点,即历史教学语言的准确性、逻辑性、针对性、启发性、激励性、教育性。实践当中,要追求历史教学语言  相似文献   

13.
历史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内容涉及古今中外。面对这门学科,如果教师的教法不当,就会白白地浪费课堂时间。在教学中,教师如何才能有效利用历史课堂授课时间呢?一、历史教学中"浪费"时间的原因从教师角度看,首先,备课不认真是其一。部分教师提前不研究学情,备课不扎实,课堂上教学随意太大,东扯西扯,学生也一头雾水;有的教师甚至照本宣科,不负责,这样的教学态度难以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语言散乱是其二。  相似文献   

14.
文章先从国内外学者对"故事化教学"的概念界定入手,再从中学历史教材与教学相互渗透的角度阐释将故事化教学运用于中学历史课堂的必要性。最后以《半小时漫画中国史》为例,从教学语言、教学技巧和学法指导这三方面对故事化教学的课堂实施策略进行综合论述,探讨故事化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用如何用精彩的课堂语言去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课堂听课效率,结合教学实际,笔者提炼出课堂语言吸引学生的三大方面。语言的知识性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教师需要把握好;课堂语言形象贴切,适当用一些比喻、拟人;课堂语言应多贴近社会,贴近现代生活。  相似文献   

16.
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愉快地接受历史教学、完成历史学习任务,这并不是一个容易解决的问题。如何对书本知识进行形象、生动、艺术的加工才能使课堂变得轻松活跃呢?这需要在语言上下工夫。俗话说“言之不文,行之不远”。在历史教学中,要让学生完全接受新知识,就必须将语言“还原”,使学生将语言与自己的感官联结起来。教师的语言准确、生动、形象,就能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历史教师要在课堂上熟练运用语言这一工具,笔者以为:历史教师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17.
<正>聋校课堂的语言(含辅助语言),既包括教师的教学语言,如课堂交际语言,提问语、板书等;还包括学生的语言(手势语、书面语以及口语)、文本语言、媒体语言等。从运用语言的形式看,还有口语、手语(这里主要指手势语)、书面语、视听媒体语言等形式。可见,在聋校课堂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场景、片段,都存在语言信息沟通顺畅与  相似文献   

18.
张天明 《教育评论》2012,(4):117-119
乡土史是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当地丰富的历史文化。为有效传承羌族文化,羌族聚居区学校的乡土史教学应该采取如下策略:精选教学内容,选择最有特色的羌族文化运用于乡土史教学中;构建直观课堂,追求乡土史教学语言、手段与方法的多维直观;亲临历史场境,在身临羌族地区乡土历史场境中体验历史;加强学科渗透,在乡土历史教学中渗透其他学科知识。  相似文献   

19.
作为历史教师,不仅要悉心钻研专业知识、用心改进教学方法,还要在课堂语言表达方面狠下工夫。教师用富有逻辑的语言去讲解知识、用富有激情的语言去感染学生,可以使课堂效果事半功倍。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语言艺术的作用呢9基于教学实践和学习,  相似文献   

20.
尹志强 《成才之路》2011,(32):60-60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历史教学更要注意语言的艺术,只有把握好语言才能在课堂上更好地指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教学要体现语言艺术,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