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汉语对于来自英语的外来词的吸收日益增多.在吸收的方式上由原来的意译居多转为音泽的倾向较为明显,外来字母参与型在其中占相当比例.一些外来词还表现出一定的语素化倾向,具有较强的派生能力和组合能力.这些外来词的产生和发展与求新崇洋、求美趋雅、避繁尚简的汉民族文化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与英语和日语吸收外来词相对比,汉语在引用外来词时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心理、习惯和汉语自身语言特点的影响,更倾向于对外来词尽量进行汉化。然而在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而深刻交融的大背景下,音译和字母词异常流行,异化成为外来词的发展走势,这同汉语规范并不矛盾,反而能促进汉语的丰富性,有助于汉语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外来词的涌入增强了各国语言的多样性。关于外来词的研究方兴未艾。本文以外来词借入为对象,通过对比汉语中英语外来词和英语中汉语外来词的借入方式,针对其异同点进行梳理,并分析其形成原因。最终探讨了汉语单音节,表意倾向和英语多音节,表音倾向对外来词借入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浅析现阶段英语外来语词“汉语化”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探讨目前中国人使用较频繁的英语外来语词类别的基础上,分析汉语在吸收采纳英语外来语词的几种方式,以及英语外来词“本土化”倾向的表现及原因。  相似文献   

5.
龙永田 《教育》2014,(9):53
正随着我国与世界的交流日益频繁,汉族与外民族的语言文化接触也更加密切,许多外来词频繁地出现在日常交谈中,逐渐被人接受,并被广泛使用。外来词,亦叫借词,是指从外族语言里借来的词。外来词是不同民族在交往过程中,把对方语言的词语吸收到本族语言中的结果。同时,吸收外来词汇也是增强语言活力,丰富语言表达能力的需要。外来词是一种语言与异域文化交往时不可避免的普遍现象。由于中西两种文化的相互影响和渗透,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汉语中外来词的分析,探讨了汉语对外来词的“归化”和“异化”的倾向,以及外来词要实现语素化的转变和外来词的类化构词作用。  相似文献   

7.
刘建国 《考试周刊》2011,(74):26-27
外来词是语言中一种特殊的词汇类型.汉英语在吸收外来词的方式、对外来词的同化功能等方面存在着相同和相异之处。  相似文献   

8.
外来词不仅是异质文化传播的一面镜子,也丰富、壮大了汉语词汇,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斑斓的色彩和活力。对外来词的主动选择、吸收、调整和改造,反映了中华文化对异质文化的融汇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9.
英语词汇大约有一百多万。英语词汇是本族词(native words)和外来词(borrowed words)组成,大约百分之八十英语词汇是外来词。外来词一直对英语有巨大的影响。二十多个世纪以来,英语是通过不断的吸收其它语言而丰富自己的词汇,文章讨论了英语词汇和外来词的关系,说明外来词对早期英语、古英语、中世纪英语和现代英语均有巨大影响,进而阐明吸收外来词是英语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外来词进入汉语有一个汉化过程 ,但是 ,外来词的汉化程度是不同的。外来词进入汉语之初形式不一 ,通常情况下是汉化程度高的形式被最广泛地接受。近年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对外来词形式的选择呈现出与汉化相反的倾向 ,相当一部分词 ,人们选择了汉化程度低的形式。这种反汉化倾向背后 ,有着社会心理因素在起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试论外来词的汉化及其文化心理动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语言的接触和交流中,汉语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吸收外来词,其吸收外来词的过程也就是对外来词进行汉化以纳入自己的词汇系统的过程,而外来词汉化的深层动因则在于汉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和特殊的语言认知心理。  相似文献   

12.
试析广州话中的英语外来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州话在吸收英语外来词方面具有自己的特色,一般以音译和半音译半意译为主,且数量比较多。这一特色与粤港居民往来频繁和广州话声调富于变化密切相关。了解外来词进入广州话的形式和原因以及广州话在吸收外来词时所遵循的原则,是有实践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外来词进入汉语有一个汉化过程,但是,外来词的汉化程度是不同的.外来词进入汉语之初形式不一,通常情况下是汉化程度高的形式被最广泛地接受.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外来词形式的选择呈现出与汉化相反的倾向,相当一部分词,人们选择了汉化程度低的形式.这种反汉化倾向背后,有着社会心理因素在起作用.  相似文献   

14.
汉语吸收外来词的历史悠久,上古时期汉人就对外来词进行了初步考察,时至今日汉语外来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源研究、文化功能研究、词典编撰、单个外来词用法考察、外来词语素化、规范及形式选择原则的探讨等六个方面,呈现出“涉猎面广、研究不均衡、理论探索深度不够”特点。  相似文献   

15.
张丽丽 《现代语文》2008,(1):111-111,110
外来词的出现代表着新事物、新概念的产生,记录着文化交流与融合留下的深刻痕迹.外来词是文化的载体之一,具有文化、社会和心理三方面的功用.过多地使用外来词会导致许多不良后果,所以要保持母语的纯洁性,同时又吸收外来语的有益成分,就应该合理吸收外来词,使其汉化,遵循开放、规范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外来词的汉化现象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汉译外来词“以音赋义”的文化倾向;二是汉译外来词构词上的显性特征;三是汉译外来词纯记音成分的语素化;四是汉译外来词的语词义蜕变或转移。  相似文献   

17.
关于改革开放以来汉语吸收外来词的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汉语吸收外来词的新特点,分析了造成这种新特点的原因。和以前相比,现在外来词吸收的新特点是:字母词增多,音译词增多,外来词语素化。新特点是在对外开放、国际信息交流增加的背景下产生的,也和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追求新潮、洋气、快捷的语言心理有关。  相似文献   

18.
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过程中,外来词的流行趋势几乎能成为中原经济发展的风向标;遵循汉文化吸收外来词的有关规律,规范使用外来词,又会有利于中原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外来词的吸收引进是各种民族文化互相交流的必然结果。随着中国和世界的交流.汉语也吸收了大量的外来词汇。汉民族吸收的外来词有几种类型,大致可以分为音译型、音译+表类属词型、半音译半意译型、借形词、字母词等几种。  相似文献   

20.
中日两种语言在各自的发展历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外来词,它们都各具特色。通过对比分析两种语言中外来词的特点和异同以及对外来词在吸收同化方面的差异,发现两个民族传统文化心理和国民性、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语言文字类型不同导致这些差异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