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学前儿童对愿望与情绪之间关系的认知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两种不同性质的需要(心理和生理需要)出发,考察了90名3-5岁幼儿对愿望是否满足引发的情绪认知,结果表明:(1)90%以上的幼儿都能理解愿望满足将引起积极的情绪反应;(2)他们对愿望不能得到满足时引起的消极情绪反应的认知要显著差一些,表现出明显的年龄发展趋势,并且这一理解依赖于需要的性质;(3)在心理需要与生理需要相冲突的情况下,多数的3、4、5岁幼儿作出符合主人公心理需要的情绪判断.这些结果从愿望产生的根源上揭示出幼儿对基于愿望的情绪的认知发展,探测到其中可能存在的"心理需要优先效应",扩展了当前对幼儿朴素情绪理论发展的认识,对父母的育儿实践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情绪认知是儿童心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阶段是儿童情绪认知迅速发展的时期,它在儿童的社会交往中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研究表明,儿童的情绪认知可分为面部表情的认知、愿望和信念的理解、情绪理解与情绪调节和儿童道德情绪认知几个部分。  相似文献   

3.
听力障碍幼儿情绪理解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自编的儿童情绪理解测验考察了听障幼儿外部情绪理解、内部情绪理解和反思情绪理解三个维度的发展状况.结果表明:(1)听障幼儿表情识别、情绪情景识别和提示物理解水平低于健昕幼儿,其外部情绪理解整体水平发展较低;(2)听障幼儿愿望理解和对情绪表达规则的理解能力不如健听幼儿,对信念的理解和健听幼儿没有差别,其对内部心理状态的理解水平低于健听幼儿;(3)听障幼儿对情绪调节和情绪原因的理解低于健听幼儿,对混合情绪和道德情绪的理解和健听幼儿不存在显著差异,其反思情绪的理解水平低于健听幼儿.  相似文献   

4.
心理理论对幼儿情绪理解力的作用有:对情绪情境的正确分析,提高了幼儿的情绪观点采择能力;基于愿望和信念的心理推理,提升了幼儿对情绪产生原因的判断;对冲突情绪的合理疏导,促进了幼儿对情绪表现规则的认识。教师和家长可运用心理理论对提高幼儿情绪理解力进行指导:组织专题教育活动,提升幼儿对情绪的识别能力;创设多样化的情境,丰富幼儿自身的情绪体验;开展角色扮演游戏,引导幼儿分析他人的情绪状态;依托语言沟通交流,促进幼儿正向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  相似文献   

5.
用设置故事情境的方法研究了99名3-5岁幼儿对基于愿望—信念的情绪理解能力。结果表明,在愿望—信念情绪理解任务中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年龄越大,理解能力越好,但不存在性别差异;3-5岁幼儿对基于信念的情绪理解要晚于基于愿望的情绪理解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用设置故事情境的方法研究了99名3-5岁幼儿对基于愿望—信念的情绪理解能力。结果表明,在愿望—信念情绪理解任务中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年龄越大,理解能力越好,但不存在性别差异;3-5岁幼儿对基于信念的情绪理解要晚于基于愿望的情绪理解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学前儿童情绪表征认知发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故事叙述并辅以图片展示的形式,考察了72名3~5岁儿童理解人的外在情绪表现与其内在心理状态的关系。结果显示:3~5岁儿童对外在情绪表现与内在心理体验间关系的理解没有年龄差异,都还没有真正把握外在情绪表现和内在心理体验复杂关系的实质;3~5岁儿童对复杂性不同的外在情绪表征与内在心理感受不一致的情境的认识也不同,3~5岁儿童对情绪表征问题的理解性别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能力中的情绪理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情绪理解在个体社会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社会交往上存在障碍的自闭症儿童的情绪理解能力理应是值得关注的研究领域。本文综述了以往对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能力的研究,从情绪与愿望、信念之间关系的角度对自闭症儿童基于愿望和信念的情绪理解力进行分析,并探讨了理解不同类别情绪时自闭症儿童表现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儿童理解和运用情绪词汇的水平对其情绪理解与表达有重要影响。本研究运用自编的用于描述高兴、悲伤、愤怒、恐惧四种基本情绪的词汇表(共59个情绪词汇),通过准实验研究测量5~6岁幼儿对情绪词汇的理解和运用情况。结果发现,5~6岁幼儿能理解描述这四种基本情绪的词汇约33个,其中“高兴”12个、“悲伤”9个、“愤怒”7个、“恐惧”5个;能运用描述这四种基本情绪的词汇约6个,其中“高兴”2个、“悲伤”2个、“愤怒”1个、“恐惧”1个。5~6岁幼儿理解描述高兴的情绪词汇显著多于描述悲伤、愤怒和恐惧的情绪词汇;运用描述高兴的情绪词汇显著多于描述愤怒和恐惧的情绪词汇;运用描述悲伤和愤怒的情绪词汇显著多于描述恐惧的情绪词汇;运用描述高兴和悲伤的情绪词汇不存在显著差异。5~6岁幼儿对这四种基本情绪词汇的理解和运用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教师和家长应关注幼儿对情绪词汇的理解与运用,并通过为幼儿创设支持性的学习环境,促进其情绪词汇理解和运用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1,引言 揭示儿童情绪理解的发展规律有利于进一步了解儿童心理理论的社会知觉成分的发展过程,从而进一步深化心理理论的研究。以往研究表明,儿童大约在2~3岁时就能理解愿望对情绪的影响。对儿童违背道德规则条件下故事人物的情绪理解的研究发现,儿童存在“快乐的损人者现象”。但以往研究设置的情境涉及的都是说谎、偷窃等道德规则。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必须遵守一些道德规则外,还必须遵守大量的不具有道德意义的普通规则,如安全规则、日常生活规则等。因此,研究儿童对遵守或违背普通规则条件下的情绪理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幼儿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绪理解是社会认知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在个体的社会性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幼儿阶段是幼儿情绪理解迅速发展的时期.本研究选取142名3岁~6岁幼儿,通过表情识别、情绪线索识别、愿望情绪理解、信念情绪理解四项测验任务,探讨我国幼儿情绪理解能力发展的年龄、性别特点.  相似文献   

12.
心理理论两成分模型指出幼儿情绪理解属于心理理论的社会知觉成分,本文对幼儿情绪理解能力从静态与动态发展两个方面的不同层次进行综述,介绍了情绪理解的发展特点与研究范式。同时,指出了以往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研究提出了新的期望。  相似文献   

13.
幼儿在幼儿园阶段是其思维形成以及习惯养成的关键性阶段,因而我们在这一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尤为注重幼儿的情绪理解以及心理发展特点,我们要注重将孩子的心理状况做正确的分析,以便更好地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情绪,让孩子在日后的生活以及学习中能够以良好的心态去应对问题。幼儿教育是基础教学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我们注重的不是孩子究竟学会了什么,而是在学习与交流中建立良好的心理发展方向与情绪理解方式。因此在3~6岁阶段的幼儿教学中如何培养情绪理解与建立孩子的心理发展是教学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儿童情绪认知的发展及其对助人意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自编故事和对儿童的提问,根据儿童回答中涉及他人情绪状态的程度,将儿童的情绪认知分为与故事内容无关、只涉及情境信息、自己经验的投射、共感的理解、再加工的理解5个水平,结果表明:3~5岁幼儿的情绪认知处于情境信息的描述和自己经验的投射阶段,7岁以后共感理解和再加工的理解占优势;情绪认知不存在性别差异,对幼儿的助人意向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武汉市某幼儿园56名3~5岁幼儿为被试,探讨了分享行为与心理理论和所有权认知的关系.结果表明,幼儿的分享行为存在显著的年龄效应,儿童对偶得物品的分享行为与年龄、所有权认知和错误信念理解、愿望理解存在显著正相关.控制年龄因素后,分享行为与所有权认知存在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和所有权认知可以显著预测分享行为.  相似文献   

16.
调控幼儿情绪对促进其个性、心理的发展极为重要,本文旨在研讨幼儿情绪问题的表现及应对方式,建议通过接纳与倾听帮助幼儿渲泻负面情绪,通过理解与关爱帮助幼儿保持正面情绪,促使幼儿在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过程中逐步建立稳定健康的心理。  相似文献   

17.
方丰娟 《教育导刊》2006,(11):64-64
幼儿心理健康应关注哪些方面?在探讨婴儿的心理健康问题时,许多研究者特别关注出生至3岁之间,儿童是否在其生活环境中逐渐形成体验、调节和表达情绪的能力,具有形成亲密的安全的人际关系的能力,以及探索环境和学习的能力。从某个意义上说,婴儿心理健康就是指情绪和社会性的健康发展。因此,0~3岁期间的婴幼儿心理发展中,最为人关注的大概是以下几方面:一是情绪调节能力是否正常发展;二是婴幼儿早期与其父母能否形成某种保护性的、稳定的、连续的抚养关系;三是婴幼儿是否积极参与到自己的学习和发展中,以及他们所具有的适应和处理环境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比较3-6岁儿童中,有假想伙伴的儿童与没有假想伙伴的儿童在情绪理解能力上是否有区别。方法:随机选取了45名3-6岁儿童,首先采用了“双向访谈法”确定哪些儿童存在假想伙伴,随后对所有儿童进行了情绪理解三项任务的施测。结果:在45名儿童中,有23名存在假想伙伴的心理现象,且有假想伙伴的儿童在情绪理解三项任务的表现上,要明显好于没有假想伙伴的儿童,其情绪理解能力更强。结论:假想伙伴心理现象有可能是促进儿童情绪理解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情绪理解和情绪调节是情绪能力的两个主要构成因素,情绪能力是儿童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对有关学前儿童情绪理解和情绪调节及其关系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以及主要研究范式进行述评,并阐述了儿童情绪理解和情绪调节的发展规律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采用“冷”“热”抑制控制任务和幼儿情绪调节策略问卷,探讨了3~5岁幼儿的情绪调节状况、“冷”“热”抑制控制的年龄发展趋势及其与幼儿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结果表明幼儿使用最多的情绪调节策略是替代活动、问题解决,其次是认知重建,而较少采用被动应付、发泄等情绪调节策略.随着年龄的增长,3~5岁幼儿更多采用问题解决的策略,而更少采用发泄策略.3~5岁幼儿的“冷”抑制控制在4岁时有明显的发展,4岁以上儿童在抑制控制任务上的通过率均超过70%.儿童“热”抑制控制的快速发展阶段是5岁,礼物延迟和失望礼物等“热”抑制控制任务对3~5岁幼儿采用替代活动、问题解决、认知重建和发泄等情绪调节策略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幼儿的情绪调节策略会影响到其同伴接纳和将来社会能力的发展,成人应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幼儿多采用问题解决、认知重建等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同时关注幼儿抑制控制能力的发展,尤其是其“热”抑制控制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