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舞蹈是以肢体语言来表达内心情感与智慧的一种形体艺术。舞者利用肢体,通过一些特有的规律性动作来传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世界。动作是舞蹈的核心,情感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教育工作者在舞蹈教学中不但要重视训练学生的舞蹈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舞蹈情感。在舞蹈教学中,要通过对学生进行音乐节奏的训练、表情的训练、音乐情感的培养以及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来全面提升学生的舞蹈情感和舞蹈表现力。  相似文献   

2.
凡是入选语文教材的均为情文并茂的文章,均是培养学生情感的素材。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情感世界纯真多彩。带领他们在课文表达的情感世界里邀游,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运用教材引发学生情感共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拓展学生的情感世界,这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其中重要的一环是要做好朗读工作,在朗读中“品情”,即读出情感。古人品鉴诗文,主张熟读成诵,力求达到“文若己出”的境界。也就是充分尊重作品,通过朗诵,把主观感受同作品实际统一起来,渐入佳境,沉浸在作者所创造的艺术世界里,爱作者所爱,恨作者所恨…  相似文献   

3.
张秦 《教师》2013,(4):68-68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心智和谐发展的人,但近年来,对学生成绩的过分追求造成了重知识传授、重能力智力的培养,忽视了人的情感世界的建设,使得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不完整。这一现状已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新课程理念提出教学过程是情感过程与认知过程的有机统一,情感发展与认知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相互渗透,彼此交融,这样才能培养健全完整、独立张扬的个性。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如何渗透情感教学?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历,略谈个人的点滴浅见。一、创设情感氛围,激起学生情感波澜在语文课堂中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将学生不由自主地引入课堂,使学生产生迫切需要学习的愉悦状态,学生才会真正置身其中。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作品都是作者在特定背景下进行特定情感的表达,在学生接触作品时,教师就应抓住文章的情感特性,通过巧妙引入,将学生引入情境。  相似文献   

4.
给力范读     
提出了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范读这一教学手段会增加语文及语文教学的魅力的观点。认为通过教师的范读,引领学生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多元范读,帮助学生品出作品不同的意境。通过美读触发学生想象,让他们感受作品美。教师范读是既符合现代语文教学理论又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歌唱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中必不可少、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情感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通过美妙的歌声抒发个体内在的情感世界,使学生产生音乐与情感的共鸣。  相似文献   

6.
语文学科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要成为培养学生个体情感的阵地,学生有了较丰富的情感体验后,才能更好的理解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写出有感情的文章:小学语文教学中可通过下列途径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利用语言调动情感;创设情境诱发情感;通过体验表达情感。  相似文献   

7.
情感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理解能力。语文教学本身就有丰富的情感,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也会有自己的情感流露,但是学生不能用语言来进行表达,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要通过丰富的情感教学开展教育,要挖掘学生的深层情感,通过适当的方法来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这样学生可以在整个情感体验中对作品中的深层含义进行体会,从而获得情感共鸣。  相似文献   

8.
音乐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音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重视学生的情感培养,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通过美妙的歌声抒发个体内在的情感世界,使学生产生音乐与情感的共鸣,从而构建灵动的音乐课堂。  相似文献   

9.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由此不难看出,审美性教学注重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精神世界,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开拓情感的自由空间,建构学生的精神世界,最终塑造学生的审美人格。  相似文献   

10.
(一)案例背景 音乐学科以审美为核心,以美育为基本属性,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和其他学科有着明显的区别。音乐是情感艺术,犹如“水滴石穿”般进入人的情感世界。因此。音乐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方法。如果能够在音乐教学中牢牢把握住学生的情感这条主线,通过音乐情绪与情感的这种特质,把美好的事物永远留驻在学生的心中,定能奏响沁人心脾的动听音乐来。  相似文献   

11.
凡是入选语文教材的均为情文并茂的文章,均是培养学生情感的素材。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情感世界纯真多彩。带领他们在课文表达的情感世界里邀游,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运用教材引发学生情感共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拓展学生的情感世界,这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正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和感悟,使他们通过对文章的深入理解能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情感。通过与作者情感的交流来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通过和文字的交谈来从中体会到美的感受,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得到熏陶。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使他们对语文的感悟更深。在提高学生自主性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运用不同于传统教学的启发式教学,在语文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学习主动性地引导和激发,在学生理解和分析语文材料时运用启发式的教学,不断提高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在素质教育实施的过  相似文献   

13.
梁璐 《青海教育》2015,(Z1):105
电脑绘画教学是信息技术课学习模块之一,是以儿童绘画、电脑软件操作为基础,通过主题绘画作品走进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通过创想绘画作品启迪孩子们的智慧,通过斑斓的色彩丰富孩子们的情感世界,通过绘画创作张扬孩子们的个性。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在电脑绘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想力?如何培养学生乐于创作、乐于思考的良好品质?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究。  相似文献   

14.
人类存在着丰富的情感世界,而音乐就是表现人类情感的艺术形式。在教学体系中设置音乐课程,其作用在于提升学生的情商水平。通过音乐的教学过程,让初中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培养其良好的情感态度.同时通过艺术的学生的熏陶,让其获得积极的、向上的、有意义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5.
运用心理健康的方法对改变现今小学数学教育形式单一化、课本化的现状提供了新的契机,迎合了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数学素养的迫切需求。充分运用数学教育心理方法来开展教学,使大多数学生对学好数学产生了极大的热情,(1)运用情感方法,营造良好教学氛围;(2)运用合作方法,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3)运用创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数学教学中充分运用心理方法指导教学,从而让每个学生都拥有成功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数学,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9,(71):179-180
美术与音乐一样,都是具有深刻内涵及意义的一种艺术形式,美术作品可以像音乐一样在特定时间、氛围中使人感悟到其中十分深刻的情感,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美术作品中蕴含了作者的内心情感表达。初中学生在学习美术课程的过程中要能够以敏锐的观察力去洞悉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并结合自身真实的情感体验去感悟作品的内涵,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日常美术课程教学的工作时逐步渗透情感教育,以通过长期的教学熏陶,促使学生具备丰富的情感世界、健全的思想品格,从而加深学生对美术课程的正确理解与认识,提升个人审美情操。  相似文献   

17.
教师情感素质的培养是形成教师高素质的关键。教师情感可以从三方面来培养:(l)认清无私奉献与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的矛盾,培养对教育事业的情感;(2)认清传统教育与尊重学生个体的矛盾,培养热爱学生的情感;(3)辩证地认识教学工作与科学研究的关系,培养热爱所教学科的情感。  相似文献   

18.
徐敏 《学苑教育》2023,(8):47-48+51
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情感教育的方法很多,如通过了解写作背景,沟通课文与学生之间的情感;通过阅读尤其是朗读,激活学生的情感;教师走进文本,引领学生体验课文的情感;通过多媒体等手段来创设情境,再现作品的情感;通过分析字、词、句、段,来升华课文的情感。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创新,探索出更多更好的进行情感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9.
秦广明 《成才之路》2010,(31):23-24
歌唱艺术是以人声作为"乐器"来表达歌曲所蕴涵的思想与情感的表演艺术。在实际声乐教学中,有很多教师十分重视发声技能的训练(这本身并没什么错),但就如何引导学生创造性地领悟歌曲的丰富内容与深层意蕴,培养学生诠释声乐作品能力方面不太注重,导致许多好嗓子唱不出有优美的歌声。因此,在声乐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诠释声乐作品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对于阅读教学,不但要让学生领悟到作品的思想情感,熏陶学生道德情操,而且要让学生掌握到一定的写作艺术技巧,以指导学生的写作实践;还要让学生感受到作品语言的精妙,潜移默化地提高其驾驭语言的能力。(1)运用比较法培养学生阅读;(2)运用发现法培养学生阅读;(3)运用探究法培养学生阅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