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维生素C对苹果多酚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探讨了抗坏血酸在不同温度、酸度和浓度条件下对苹果片中多酚氧化酶活力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该酶活力在1.O%~1.5%的抗坏血酸溶液中显著降低,1.O%抗坏血酸在pH3或pH4的条件下,能显著降低酶的活力,在50~60℃范围内15min能显著降低酶褐变。  相似文献   

2.
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李多酚氧化酶(PPO)的特性,包括不同温度、pH值、底物浓度和抑制剂对PPO活性的影响,以及PPO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李PPO的最适酶促反应温度为30℃;最适pH值为5.5;Km为123mmol/L;Vm为0.522■OD/min;90℃热处理2min可钝化PPO的活性;抗坏血酸和亚硫酸钠为强抑制剂,质量分数为189mg/kg的亚硫酸钠和317mg/kg的抗坏血酸能有效抑制PPO的活性。  相似文献   

3.
4.
龙眼果皮中多酚氧化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龙眼果皮中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规律,确定影响龙眼果实在贮藏过程中褐变的主要因素。以PPO催化邻苯二酚变色为基础,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PPO的相对活性,考察了不同pH值、温度、时间和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龙眼果实在贮藏初期及低pH值、低温和柠檬酸存在的条件下,PPO活性较低或受到抑制,有利于果实的保鲜。  相似文献   

5.
四种易褐变果蔬多酚氧化酶的性质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莆田学院学报》2015,(5):23-27
以四种常见果蔬为原料,用磷酸盐缓冲溶液匀浆法提取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考察了不同来源PPO的活力差异,分析了底物浓度对PPO活性的影响,探讨了过程的反应动力学,并对多种酶抑制剂对PPO活性的影响进行比较,为控制加工过程中果蔬的酶促褐变提供了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以左旋多巴为底物,马铃薯、茄子、双孢蘑菇和富士苹果的PPO活力分别为8.63、3.81、31.08和2.82U/m L,米氏常数分别为5.89、21.31、4.23和16.69mmol/L;熊果苷对四种PPO几乎没有抑制作用,而曲酸和抗坏血酸对PPO酶活的抑制明显,其中曲酸的抑制为可逆抑制。  相似文献   

6.
南果梨果肉中多酚氧化酶氧化邻苯二酚的活性明显高于氧化愈创木酚和间苯二酚的活性.当以邻苯二酚为底物时,其多酚氧化酶的最适pH值为6.0.以儿茶酚为底物的多酚氧化酶氧化产物在420nm处有吸收峰.pvp(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量与南果梨果肉酚类比为40:3时,南果梨果肉多酚氧化酶表现出最大活性.30C下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大于40C、20C、10C、0C以下儿茶酚为底物的南果梨果肉的多酚氧化酶活性.Vc和EDTA对南果梨果肉的多酚氧化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根据凝胶电泳分析,南果梨果肉多酚氧化酶同功酶有10条谱带.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研究野桑蚕多酚氧化酶的作用机理奠定基础,利用分光光度计检测了金属离子和几种抑制剂对野桑蚕(Bombyx mandarina)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槲皮素和硫脲对该酶的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086 mmol/L和0.092μmol/L,Cu2+对该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而Zn2+、Ca2+和Mg2+有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8.
棉株体内的多酚氧化酶在蚜虫取食胁迫条件下,其活性发生较大变化,试验结果表明,蚜虫聚食前不同品种的多酚氧化酶活性差异不显著,取食后不同抗性品种的多酚氧化酶活性差异显著,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与棉花的抗蚜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白腊荔枝多酚氧化酶的底物进行了研究,确定该酶的最佳底粉是3—甲基儿茶酚,得出了酶催化反应的最佳条件及反应活化能,对防止果蔬酶促褐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小麦多酚氧化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是引起面条等面制食品颜色褐变的主要因素,研究小麦多酚氧化酶活性的遗传规律及其与面团色泽的关系对改良面粉色泽具有重要意义.多酚氧化酶活性是受多基因控制、且遗传力低的数量性状,易受环境条件影响,发掘可应用于小麦多酚氧化酶活性辅助选择的分子标记,将有助于小麦面粉颜色性状的遗传改良.本文综述了小麦多酚氧化酶的生理功能及作用机理,重点阐述了小麦多酚氧化酶的基因定位、分子标记及遗传分析对低多酚氧化酶活性小麦新品种选育及遗传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不同烹调方法对蔬菜中抗坏血酸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坏血酸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当中,根据我国人民的饮食习惯。大多数蔬菜需烹调后食用。笔者用民间常用的烹调方法对六种蔬菜进行处理,揭示了不同烹调方法对蔬菜中还原型抗坏血酸和总抗坏血酸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一种化学发光新体系测定抗坏血酸的抗氧化性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基于过氧化氢与Co2 反应产生的羟基自由基(HO·)氧化鸟嘌呤产生化学发光这一现象,研究了抗坏血酸的抗氧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抗坏血酸能有效地清除羟自由基,对鸟嘌呤的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该发光体系将能被用于抗羟基自由基药物的筛选.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1],分析测定了玫瑰花提取精油后的废弃物——生产废水和废渣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的含量.其中生产废水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的含量是0.7425mg/100g;生产废渣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的含量是6.6mg/100g.结果表明:经过消煮的生产排放废水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的含量明显低于排放湿花渣中还原型抗坏血酸含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和比较应用抗坏血酸及胶原蛋白对于老化肌肤的疗效和吸收速率.方法:使用抗坏血酸和胶原蛋白涂抹于健康皮肤和问题皮肤之上,观察其荧光与反射光谱的变化情况,采用皮肤光谱对皮肤组织中胶原蛋白的含量进行检验,分析和总结不同部位皮肤对不同浓度的抗坏血酸和胶原蛋白的吸收程度和修复效果.结果:皮肤可有效吸收适当浓度的抗坏血酸或胶原蛋白,适当比例的混合液可获得较好的疗效.其中0.1%的胶原蛋白溶液吸收率高于0.5%和1.0%的同类型溶液,抗皱效果较好;20%的抗坏血酸即可取得良好的淡斑效果.结论:抗坏血酸或胶原蛋白浓度适宜时皮肤吸收效果较好,混合使用浓度适当的抗坏血酸及胶原蛋白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采用循环伏安法,在含有0.2mol.L-1苯胺的0.5 mol.L-1的硫酸溶液中,以50mv.s-1的扫描速度,在-0.1~0.9V范围内实现苯胺在碳纳米管-纳米TiO2膜电极上的电化学聚合,得到翠绿色的聚苯胺膜,并用交流阻抗谱对复合膜的电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在该电极上修饰铂,制得铂微粒修饰聚苯胺复合膜电极,研究了其对抗坏血酸的电催化氧化,发现修饰后的电极对抗坏血酸的氧化有很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6.
在酸性介质中,抗坏血酸对溴酸钾-酸性铬兰K-钒催化体系具有显著的活化作用,据此建立了测定抗坏血酸的新方法,并探讨了动力学条件.方法的测定范围为0.8μg~30μg/mL,检出限为2.09×10-7g/mL.方法用于药品中抗坏血酸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在酸性介质中,抗坏血酸对溴酸钾—酸性铬兰K—钒催化体系具有显著的活化作用,据此建立了测定抗坏血酸的新方法,并探讨了动力学条件。方法的测定范围为0.8μg~30μg/mL,检出限为2.09×10-7g/mL。方法用于药品中抗坏血酸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古希腊神话里的“金苹果”构成古希腊民族的一种文化精神的象征;“金苹果”的诱惑展示了人性的本真与自由;人性“狂欢”的图景也就是希腊人追求的价值取向,其具有丰厚的人本主义精神价值;人性“狂欢”背后融入了古希腊人悲悯深切的“人性”自审,也渗入了人性本质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19.
赤霉素是一类植物内源激素,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绿色革命”使一年生作物的产量大幅度提高,人们因此认识到赤霉素在生产中的巨大作用,也使赤霉素的研究得到进一步的加强.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赤霉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基因在拟南芥、烟草、水稻等植物中被逐渐克隆出来.文章介绍了赤霉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在拟南芥、南瓜等作物中的研究情况以及一些矮化突变体,着重概述了苹果中赤霉素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进展,为苹果矮化的分子育种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鞣花酸对前列腺癌PC-3细胞株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加入0μg/ml、2.5μg/ml、5μg/ml、10μg/ml、20μg/ml的鞣花酸作用于PC-3细胞,分别作用12小时、24小时和48小时后,应用MTr法测定各浓度组鞣花酸对PC-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鞣花酸作用48小时后,PC-3细胞的周期时相变化及凋亡情况。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10μg/ml鞣花酸作用24小时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鞣花酸明显抑制PC-3细胞的生长,抑制效应呈时间依赖型和浓度依赖型,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鞣花酸可将PC-3细胞阻滞于G1/S期,并诱导PC-3细胞凋亡。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实验组Ctmpase-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结论:鞣花酸对前列腺癌PC-3细胞株有明显的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