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九二三年南社因内部分化而停止活动后,柳亚子又与邵力子、陈望道等发起新南社,并自任社长,提倡新文学和社会革命,并创办了《新黎里报》。七月,柳亚子先生及《新黎里报》被控。有关柳亚子等创办《新黎里报》及其被控一案的档案,是研究新南社和柳亚子先生革命活动及其思想发展的重要史料。特从馆藏档案中选出,予以刊布。  相似文献   

2.
正《新南社》是新南社社刊,1924年2月在上海创刊,由新南社编辑兼发行。柳亚子是南社发起人和主要领导者之一,素有"南社灵魂"之称。南社是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文学团体。1909年11月13日在苏州虎丘正式成立。发起人为同盟会员陈去病、高旭和柳亚子。民国初年,南社得到顺利发展。后因社内发生争吵、内讧于1923年解体。1923年10月,柳亚子与叶楚伧、邵力子、陈望道等在上海发起成立新南社,柳亚子任主任。新南社成立布告宣称:"新南社的精神,是鼓吹三民  相似文献   

3.
正爱国诗人柳亚子(1887-1958)出生于江苏省吴江县北厍大胜村,自12岁跟随父母迁居黎里镇周寿恩堂(现辟为柳亚子纪念馆)居住,至1927年因反对蒋介石遭到通缉被迫东渡日本,他在黎里镇生活了整整29年。在这里,他创办并实际领导了近代第一个革命文学团体——南社,并创办了《新黎里》报。留在家乡档案馆里的泛黄的资料,纪录了柳亚子早年的抱负与作为。  相似文献   

4.
因工作的原因,笔者接触到柳亚子与孙中山相关的一些史料.1906年,柳亚子在上海吴淞口秘密拜见了孙中山.1909年,柳亚子与陈去病、高天梅创立革命文学团体——南社,并担任社长多年.1912年,柳亚子曾受邀担任临时大总统府骈文秘书.后来他托母病离开南京,到上海《天铎报》工作,发表了大量的反袁檄文.国民党改组后,他拥护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在蒋介石叛变革命后,他被通缉,流亡日本.  相似文献   

5.
南社是一个曾经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资产阶级革命文化团体,1909成立于苏州,其发起人是柳亚子、高旭和陈去病等.南社受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的影响,取"操南音,不忘本也"之意,鼓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倡民族气节,反对满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为辛亥革命做了非常重要的舆论准备.南社早期的成员大多数是同盟会的会员,其中著名的有黄兴、宋教仁等.在南社兴盛期间,全国有一千多名学识修养都很高的文人学士和革命志士加入南社,其规模甚为宏大,在当时可谓举世闻名.  相似文献   

6.
卢永和 《兰台世界》2013,(19):116-117
<正>胡怀琛(1886—1938),安徽泾县人,号寄尘,南社骨干成员,在晚清民国文坛、新闻界、教育界和学界均有声名;其著述颇富,计有170多种,涵盖文学、修辞学、历史学、文字学、目录学、地方志、教科书等多门类。柳亚子(1887—1958)为南社发起人之一,长期主盟南社,亦因与毛泽东的文字因缘,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声名显赫。《南社人物传》"胡寄尘"条载:"1910年初,胡寄尘与相从甚密的柳亚子结金兰之契。翌年,加入南社,时值辛亥革命[1]475  相似文献   

7.
上海《立报》于1935年9月20日创刊,1937年11月24日停刊。该报是四开小型报。它根据不同特点、风格和要求分别办了三个副刊。其中有一个副刊《言林》,与《立报》同日创刊和终刊,由谢六逸主编。谢六逸是个副刊编辑名手。1981年《新文学史料》第三期上,登载曹聚仁的遗著《我与我的世界》中提及:“五四运动以后,副刊编辑名手,邵力子、孙伏园二先生而外,黎烈文、谢六逸二兄也为世人所推重,他们都是善于做拼盘的好厨子,富有战斗性,”在他的悉心努力下,《言林》在社会上享有卓著盛誉,颇为社会人士所赏识,所载文  相似文献   

8.
如此人才     
听说袁世凯做皇帝遭到各方反对的时候,他的儿子袁克令专门办了一份给袁世凯看的报纸,把反对他的说成是拥护。把一张报办给一个人看,这个报业丑闻,听来荒唐可笑。想不到过了几十年,这类事最近又在北京出现。据《中国报刊报》报道,国家科委检查《中国人才报》的报告中说:“《中国人才报》确在6月11日出了两张同一报头、同一期数的报  相似文献   

9.
柳亚子红《南社纪略》等书中,多次提到“荃蕙化茅,小乏旧侣,最所痛心”“荃蕙化茅”出于屈原的《离骚》,“芩”和“蕙”都是香草,茅则足茅草,柳亚子用此何来指某些南社社员动摇变节,论为汉奸国贼,其中汗精卫就属于变节分子中的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10.
《江楼秋思图》及《江楼第二图》是南社诗人柳亚子(1887-1958)生前组织创作的重要"作图寄意"之作及收藏品。作品先后由胡平、何香凝两位女画家完成,之后又有多位南社女诗人、女词人参与其中的题咏活动。这一系列作品既异于传统女性画家的闺阁之作,又与由画家本人主导的创作不一样,包含了背后组织者柳亚子的女性解放思想及美术思想,同时亦是南社"作图寄意"现象的重要代表。本文从对作品基本情况钩沉入手,对参与此图诗画创作的南社女性、组织者柳亚子的美术因由、南社的"作图寄意"现象等方面进行了讨论,以期对此两图进行更深入的解析。  相似文献   

11.
郭常英 《编辑之友》2012,(3):122-125
李叔同是近代中国艺术界的知名教育家和文化界的传奇人物,他与近代报刊编辑事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多次从事编辑工作.在他的编辑生涯中,编《书画公会报》宣传艺术作品、创办《音乐小杂志》传播西方音乐、编辑《太平洋报》探索广告理论.他在编辑领域的追求与实践,同样留下了深深的足迹,并向人们证明了他坚忍不拔的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12.
毫无疑义,柳亚子是一位杰出的编辑大家,但这一点似乎早已被他那腾誉诗坛的赫赫声名所掩。说来颇有点匪夷所思,作为一代诗雄的柳亚子,生前竟仅出过薄薄的两册诗文集(《乘桴集》1928年,《怀旧集》1947年),其主要精力,都投献在他所热爱的编辑出版活动上,泽溉士林,为功岂细;若再加籀绎,柳亚子之所以在近代文坛上一直声望广孚,腾誉众口,也莫不与此有关。如果我们进一步从近现代编辑出版史的角度考量,柳亚子无疑应当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柳亚子(1887—1958),江苏吴江黎里人,著名诗人,诗坛领袖,南社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数次被选为主任。他所领导的南社向来被认为是民主革命派的文化大军,研究者也都津津乐道于南社成员的革命者身份和南社的革命贡献。但是,假如我们对  相似文献   

14.
一代报人成舍我不仅在报业史上成就卓著,其参与的社团活动(如南社、北大新知编译社、新潮社等)也令人关注,其中影响最大的当数南社。南社是一个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产生重要影响的资产阶级文化团体,于1909年由柳亚子、高旭和陈去病等人在苏州发起成立。成舍我于1916年5月  相似文献   

15.
江苏柳亚子纪念馆和吴江博物馆联合编辑的《吴江馆藏南社书画集萃》已由古吴轩出版社出版。该书编印了吴江博物馆馆藏一至三级书画文物150件,有于右任、萧蜕、沈尹默、陈陶遗、马公愚等人的书法,有谈月色、谢公展等人的画作,其中宋教仁的对联、柳亚子的遗嘱、何香凝的丹青,实是难得一见的珍品。  相似文献   

16.
谭娟 《新闻三昧》2007,(8):55-56
林白水(1874—1926),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著名报人,白话报刊的先驱。他教过书,办过学,从过政,但影响最大的是他的办报实践。1901年,他出任《杭州白话报》主笔,到1926年因文字贾祸,25年间他先后创办或参与编辑的报刊有《杭州白话报》、《中国白话报》  相似文献   

17.
正柳亚子是江苏省吴江县(今苏州市吴江区)人,中国近现代著名诗人。他因参与发起创建清末革命文学团体——南社,并长期主持南社社务而享有盛名。他还与毛泽东多次进行诗词唱和,因而广为人知。可是,诗才敏捷的柳亚子,却患有口吃,给他的学习和讲演带来很大麻烦,留下了很多趣闻。  相似文献   

18.
高尔基不但是卓越的文学家,而且是第一流的新闻记者。十月革命前,他担任过《萨马拉日报》、《下新城小报》、《敖德萨新闻》的记者,参加过列宁创办的《火星报》、《斗争报》的编辑工作。十月革命后,高尔基在发展苏维埃新闻事业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他主办、参加和指导了十三种报刊,把报刊工作看作是自己切身的事业。他的新闻活动最旺盛的时期,是在苏联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他自己就说过,他是个“老报人”。卢那察尔斯基称他为“伟大的工人通讯员”。高尔基非常尊敬报纸的编辑和记者,因为他知道“办报工作不知要付出多大心血!”他说,办报工作是“为真理和正义事业服务的真正危险的行业”,“我要终生为报纸而工作”。高尔基丰富的新闻理论和实践,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极其珍贵的遗产。这里发表的他同报纸编辑同志的谈话,可以看出他对新闻工作者寄予多么大的期望,对他们的教诲是多么诚恳,对他们的要求又是多么严格。这篇讲话没有收入《高尔基全集》俄文版,这篇译文在我国是第一次发表。  相似文献   

19.
吴宓出生于一个报刊世家,嗣父吴建常是《民立》报馆的编辑,舅父胡堪编撰的三原《训俗白话报》是陕西省最早的白话刊物。吴宓自幼耳濡目染,11岁自编《童子月报》;  相似文献   

20.
农民的儿子     
《今传媒》1998,(4)
陕西省长安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兼《长安报》社社长张宝贵,经常说自己是农民的儿子。因为,他不但是一位土生土长、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而且还一直在这块黄土地上为自己的农民弟兄父老乡亲摇笔杆子;多年来更以一个农民的身分从事党务和新闻采编工作。这位农民的儿子,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