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班谈话活动"鸡蛋从哪里来?",主要目的是让幼儿了解有关"鸡蛋"的一些卫生常识.有关"鸡蛋"的卫生问题涉及面较广,如:养鸡场、鸡饲料、禽流感以及蛋制品的检验……以上这些方面幼儿通过各种渠道只是略知一二,但总的来说缺乏感性认识.我想,如果老师能为幼儿提供有关这方面的感性知识,幼儿会很感兴趣,并且能因此激发幼儿对新鲜事物、对知识的求知欲.于是,我尝试着让"谈话活动"也"活"起来.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回顾广州中医药大学公管专业在开发实习基地方面八年的办学历程,从实习教学的战略特色、实习基地的形成和发展模式以及基地的未来设想几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创新,探索出一条建设公共管理实践教学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4.
周一下午的学校集会上,值周学生在例行的“上周述评”中,毫不客气地点名批评了我们五(2)班,将我们班喻为“制造白色垃圾的凶手”,说我们班同学不注意教室、清洁区废纸的回收或掩埋,而是随意丢弃在垃圾场上,任由风儿吹得四处乱飞,既浪费了可再利用资源,又污染了环境。像这样当着全校师生的面被点名批评,在我所带的班级中还是第一次,说不生气才怪呢!校会结束后,我本已怒不可遏,又瞥见躺在教室角落里的废纸袋,依旧像上周那样,瘪瘪的,矮矮的。于是想起上周我冒出的念头:学生真的长大了,懂得节俭与环保了,不再乱撕乱扔纸张了——一时不由得在心底…  相似文献   

5.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过程中,中国向国际社会提出了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倡议.此举是中国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承担更多国际责任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国希望与国际社会一同构筑公共卫生安全的可靠防线、促进全球和平与发展的期待.本文尝试通过对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理论缘起进行梳理,明晰该倡议得以构建的现实基础,据此探究该倡议对中国外交的现实意义与推进该倡议构建的具体措施,以期为实现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从倡议到政策的顺利推进提供必要的学理参考.  相似文献   

6.
原本,本期已然定稿,但非典天祸骤降人间,套虐横行。作为媒体。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轰然打响之际,在人们齐心协力共渡难关之时,责任感和使命感令我们不能沉默。也无法沉默。SARS,一个人类从未遭遇过的敌手,以狰狞的面目给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恐慌。满街涌动着的厚厚的口罩,以及口罩后面掩盖着的迷茫,忧恐的面容,使人们无法不恺叹生命的脆弱。但我们从未怀疑我们战胜非典的信心和能力。因为我们知道,我们有百折不挠的信念,有患难与共的爱心,更有无所不胜的科技利器。  相似文献   

7.
杭旭 《广东教育》2003,(9):17-17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春节过后,当我再一次见到这些可爱的学生时,发现他们变得不那么可爱了。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让他们或多或少都有些飘飘然,大有功成名就之感。经过一番临床观察,我发现我班的学生存在如下症状。1.持续高烧具体症状表现为:麻木不仁,自以为是,纪律松散。发烧最严重者当属×××。开学之初,即达到39℃,上窜下跳,胡蹦乱  相似文献   

8.
在伊朗六、七十年代的现代化过程中,伊朗政府先后向农村派出知识大军、卫生大军和开发大军,开展"三下乡"运动.其本质是第三世界国家以政府行为推动全国的均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以城市现代化支援农村现代化,让城市现代文明辐射到农村,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这是现代化建设中系统性和复杂性的深刻表现.  相似文献   

9.
顺应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大形势,我校提出以"适应就业去向和生源变化"为目标的中职教育改革举措,取得了比较理想的办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何欢 《湖北教育》2010,(8):25-25
值日的那天,趁着学生做早操,我到学生寝室检查卫生工作。刚走到八(2)班寝室门口,发现有张床上的被子没有叠,里面好像还有人在睡觉。我走进去一看,原来是李明和张亮,衣服和鞋子都没有脱,倒在床上呼呼大睡,凭直觉,他们俩昨天晚上肯定又去上网了。因为李明和张亮两人经常上网是出了名的,学校领导和老师多次对他们进行教育。仍没能改掉陋习。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