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高等院校教育领域改革的顶层设计,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作为我国高等院校教育教学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应该具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顶层设计。基于这一背景,本文对吉林省地方高校公共体育教育实践进行实地调研,随机抽取吉林省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90余节常态课进行课例分析。对吉林省部分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主要体现在教学目标,融入体育教学中的比重,教学设计,教材内容,考评体系等方面。从体育学、教育学的视角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行探讨,为学校教育部门制定体育教育改革发展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学校教育中,体育教学过程对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意志品质培养具有特殊功能,广大体育教师应该利用体育教学的特点,充分发挥体育教学德育功能,在立德树人中发挥作用。体育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贯彻《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落实德育,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值得体育教育工作者深思。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中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20年 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强调提出了“学校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充分说明了立德树人的重大意义。那么,高校体育该如何培养大学生立德树人呢?本文着重从立德树人的内涵、时代意义、教育策略等方面进行探索,以期能对体育教育工作者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4.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立德树人"就被确立为教育之根本任务。落实"立德树人"之教育根本任务,这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立德树人"之教育根本任务的全面贯彻落实离不开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紧密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浅显论述小学体育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一些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5.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体育教师通过更新教育理念、融洽师生关系、规范教学常规、挖掘教材育人要素、注重榜样示范引领、建立多元评价体系等载体,搭建高中体育教学立德树人教育立交桥,是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6.
<正>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留给人民群众的宝贵财富,既承继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又结合时代要求不断创新发展,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代表,体现崇高的革命精神和永恒的价值标准。面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常态,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并创造性转化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资源,对于丰富教育载体、扩展教育渠道、拓展教育视野具有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必然举措,而红色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现民族性、先进性、纯洁性的鲜明特点,为提升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奠定坚实文化根基。对此,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发挥其思想政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价值,构建高校德育新体系,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7.
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核心素养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健康行为与体育品德。通过阐述核心素养的概念与内涵,探讨了运用智能装备、微课、VR/AR虚拟现实仿真等现代教育技术优化体育课堂教学结构,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8.
张永庆 《学周刊C版》2023,(26):160-162
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想全面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综合成效,学校教育应积极发挥学科德育渗透的价值,深入挖掘不同学科中所具有的德育教育优势,不断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综合发展。文章围绕立德树人视野下初中体育教学的德育渗透展开探究,阐述了德育渗透的内涵,分析了初中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优势,基于实践的层面提出具体的实施策略。希望通过课题研究能够促进初中体育课程教学理念的转变,不断提高初中生的身心品质。  相似文献   

9.
高校体育是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的重要工作.本文结合青岛科技大学"课堂+实践+联赛"三平台一体化体育综合改革实践探索,阐述了体育综合育人是高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以体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思政是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的重要基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是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凝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支撑,也是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动力。学校落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思政建设,需要从明确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思政目标、深入挖掘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思政元素、丰富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思政内容、完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提升民族传统体育教师的思政素养等方面入手,探索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价值与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1.
思政课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是新时代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在思政课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中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好推动红色基因代代传、筑立青少年精神丰碑具有重要价值。这就内在地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遵循循序渐进的利用原则;突出多元主体的特殊作用,执行因地制宜的地方属性;强调内外联动的合作机制,履行宏观微观具体要求的逻辑理路,并以优化顶层设计、聚焦课程内容、加强师资建设、构建协同体系等路径推进红色文化资源的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20,(54):119-120
我国"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教育改革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社会主义接班人成为广大教育者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小学体育教学中该如何在帮助学生进行体育项目训练的同时培养其德、行综合品质。本文就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德育,立德树人的根基所在;体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立德树人功能,从中产生的德育价值,对学校育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思考和实践、从教师关注、学生投入、学校引领等方面让德育融入体育,实现一体化,让"寓德于体"真正地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14.
红色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要求。充分利用深圳这一方热土上的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是深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选课题。从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必要性、困境、路径进行研究,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价值,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综述法、综合分析法,对红色体育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分析了红色体育引入学校体育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如将红色体育与学校体育有机结合,既可以体现学校体育的特色,丰富学校体育的教育内容,开创学校体育新特点,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使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的同时接受革命精神熏陶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对传承创新红色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人民体质、促进红色文化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对促进学校体育多样性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培养青少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落实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学生社团作为青少年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平台,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载体。学校要将政治引领、思想引领和价值引领融入学生社团活动中,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此,学校应当在坚持党的领导、丰富社团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和促进社团主体发展等方面多措并举,全面提升学生社团立德树人水平。  相似文献   

17.
"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挥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一直强调的内容。西柏坡红色文化是党在革命时期形成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思政教育的一种重要载体,为思政教育提供了重要资源,对增强青少年文化自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时代新人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文章阐述了西柏坡红色文化的相关概念及传承,提出西柏坡红色文化的传承发展方式,深入探讨西柏坡红色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价值体现及其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8.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把育人这一根本任务渗透于其中。一、将德育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始终  相似文献   

19.
立德树人是我国新课改背景下主张的一种新教育 理念,也是当前我国教学的基本任务,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中 渗透德育教育,则必须要始终围绕立德树人四个字,优化教学 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本论文主要探讨的是高中体育教学中德 育渗透的价值及途径。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大学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文章通过对大学校园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网络文化以及教学文化等方面研究,探究大学校园文化如何更好促进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