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董俊 《报刊之友》2012,(8):130-131
这几年的影视界浮动着这样的趋势,例如,"穿越风","狗血风"所带来的高收视,引导了影视剧的生产,这些作品到底是在娱乐观众,还是在愚弄观众?有些作品甚至不惜以题材的边缘性来获取利益的最大化,以非主流道德观念来迎合"主流观众"的眼球习俗,为了票房和收视率,哪怕牺牲我们的社会道德观,宣扬边缘的题材、道德、观念、利益价值,这将会使我们的社会逐步丧失主流的价值观,因此本文就制片人所制作的影视作品理应承担起自身的社会责任与文化责任,一次为切入点,从新的高度、以新的视角认识主流价值作品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更加注重观众的实际理解能力和思维方式,尽力使主流价值作品符合大多数观众的口味。  相似文献   

2.
董俊 《今传媒》2012,(8):130-131
这几年的影视界浮动着这样的趋势,例如,"穿越风","狗血风"所带来的高收视,引导了影视剧的生产,这些作品到底是在娱乐观众,还是在愚弄观众?有些作品甚至不惜以题材的边缘性来获取利益的最大化,以非主流道德观念来迎合"主流观众"的眼球习俗,为了票房和收视率,哪怕牺牲我们的社会道德观,宣扬边缘的题材、道德、观念、利益价值,这将会使我们的社会逐步丧失主流的价值观,因此本文就制片人所制作的影视作品理应承担起自身的社会责任与文化责任,一次为切入点,从新的高度、以新的视角认识主流价值作品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更加注重观众的实际理解能力和思维方式,尽力使主流价值作品符合大多数观众的口味。  相似文献   

3.
《声屏世界》2014,(5):F0002-F0002
2014年,是赣州电视台走过三十年的一道深深的年轮,历史在这里刻下了赣州电视事业今昔巨变、沧海桑田的坐标。与时代同行,我们走在希望的大道;与观众同心,我们走过春华秋实。  相似文献   

4.
时至今天,我在编辑这个行当已经做了接近20年,回首过往,觉得应该把这个铭言奉献出来,由此来谈谈"一个有魅力的编辑"的编辑魅力。  相似文献   

5.
工匠精神是一种敬业精神,编辑工匠精神是工匠精神在编辑出版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编辑匠心、匠艺、匠魂的统一.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出版业取得了历史性文化成就,正是因为有着"工匠精神"的好编辑确保了整个时代的文化品质.  相似文献   

6.
7.
2010年全国新闻出版工作会议上,新闻出版总署向全行业发出了经过十年的努力,使中国新闻出版业由世界大国向强国迈进的动员令。这是鉴于当前我国正处于加速发展、由大国向强国迈进的新阶段,新闻出版业作为国家经济和文化  相似文献   

8.
困境:严峻的大环境——娱乐至上 文化节目不能急功近利,需要慢养.叶圣陶先生曾说:"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读书来源于生活与世间万物,眼界心胸开阔时,无处不是书卷.所以"书香北京"栏目非常注重推荐的书、选择的嘉宾、谈论的话题都由生活中来.虽说众口难调,每个人喜欢的书都不一样,但我们努力找到大家共同情感的触发点,最大化引起观众的共鸣.  相似文献   

9.
在翻译出版物的编辑中常常存在着归化和异化策略选择的矛盾,本文对归化与异化策略的演化进行了梳理,指出无论是二元对立思维还是文化走向研究,均未能很好地处理归化异化的关系,提出实践优位的翻译出版观可作为归化与异化策略通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柳霞 《编辑学刊》2005,(2):62-64
丰子恺(1898-1975),浙江桐乡人.名仁,又名婴行.现代画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1914年进入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曾师从李叔同、夏丐尊,1919年毕业.1921年赴日本学习音乐和美术.回国后,曾任开明书店的编辑,上海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的美术教授.1924年与友人创建立达学院.抗战期间,辗转于西南各地,在一些大专院校执教.1943年起,结束教学生涯,专门从事绘画和写作.建国后,曾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等.他一生著作宏富,述撰等身,并且有丰富的编辑出版实践,为我国近代编辑出版事业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1.
做出版一定要有广阔的视角,要有广阔的视角首先要保持信息畅通,对这个行业保持敏感性。出版行业一直在变,只有了解最新的行业信息、出版政策、出版动态,才能对这个行业的新发展保持敏感性,进而才能把信息重组,资源整合。  相似文献   

12.
笔者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应该有公益情怀。但可能很多人对这个问题不以为然:这似乎不是一个问题,做电视就是做电视,做公益就是做公益,  相似文献   

13.
“有出版才有编辑”——谈编辑的产生和发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八年前,我写过这样一段话:“从历史上看,编辑是随着出版业的兴起而逐渐产生的。……有出版才有编辑,书籍编辑存在于并发展于出版业中,所有编辑都存在于并发展于传播业中。”(《中国编辑史研究的几个问题》。见《编辑学理论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08—409页),此话我至今不以为非。不过,当今学术界持有不同见解的一些人认为,不承认历史上有书籍就有编辑,或者不承认孔子、司马迁等人是最早的编辑家,就是否认编辑的历史发展的特点和过程。这种观点之所以不可取,在于混淆了两种不同性质的编辑概念。记得几年前,有人讥之为“这鸭头不是那丫头”。(参见《读书》1993年第9期:《漫说一个三角锥,出版的》)把“鸭头”与“丫头”混淆在一起去讲“历史发展”,才是真正的缺乏历史观点和科学态度。有关这方面的种种混淆,除了令人感到困惑,也引发深入研究问题的兴趣。本文将结合古代出版业中的情况考察编辑的产生和发展,重点是谈古代编辑和现代编辑的特征。其中,当然不能不讲区分两种编辑这个老问题,因为不讲这个区分就意味着甘脆放弃历史研究中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14.
李乐 《中国出版》2012,(6):52-53
从2001年浙江摄影出版社的范达明先生提出"编辑权"至今已经10年有余,出版业在体制上经历了改制、在技术上经历了数字化,编辑的工作内容更丰富、责任更重大。编辑的责任是调节并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与表达权,具体来说就是"动议权"、"修改权"、"转型权"和"把关权",编辑的这种权利虽然和著作权完全不同,但同样需要法律规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5.
在我从事业余文学创作的40余年间,已经先后接触到了两代编辑了。在我交往过的几十名编辑中,绝大多数留给了我美好的印象:为育人呕心沥血,为事业尽职尽责。 1951年9月,刚满16周岁的我,便远离故乡来北京当学徒。工作之余,爱看报章杂志,尤其爱读文学作品。当时,区文化馆也十分重视培养职工业余文  相似文献   

16.
有人问,你做编辑那么多年,你觉得编辑最大的快乐是什么?仔细想了一下,发现于我而言,不是做大了码洋和利润,也不是结识了名人和大家,而是一本原先有些支离破碎的稿子经过我的"鬼斧神工",竟然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国内出版了不少近现代名家的日记、书信、年谱及传记之类的图书,有心的读者不难从中发现学者文人与出版业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确实,知识分子涉身出版是中国近现代出版业的一大特点.一来文人学者的作品需要借助出版传播,关注出版乃在情理之中;二来现代出版制度为知识分子投身出版提供了可能与条件.  相似文献   

18.
综合医院一般设有内科、外科、五官科、神经科等西医10科,主要针对人体不同部位的毛病,下药操刀。难得的例外是儿科,专门医治18岁以下青少年婴幼儿的疾病。对于头痛发烧伤风感冒,性格孤僻乖戾多动,这一科的大夫大多可以对付。遗憾的是儿科的全科责任并没有赢得应有的职业声誉。  相似文献   

19.
刘倩 《出版科学》2009,17(4):29-32
信息网络技术给传统出版业带来新的变革,由此出现与图书出版相关的新的数字出版方式,本文以普通编辑观察和参与出版社数字出版工作的经验和感悟,反映了数字出版产生的渐进式影响,以及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互相融合的前景。传统出版机构吸收了数字出版的特征与优势,数字出版就不再是竞争对手,而是合作者和技术推进力。  相似文献   

20.
自从做了编辑以来,我的工作开始变得琐碎细致起来。从进行图书市场调查,对同类产品进行分析,写《市场调查报告》;到开选题策划会,反复论证选题,写《选题申报表》和《选题项目效益承诺责任书》;再到写《图书策划案》,策划一本书从头到尾的每一个细节都要绞尽脑汁,不能有丝毫大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