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媒介融合大背景下,网络剧创作者有意识地通过跨媒介叙事建构独特的故事世界。包括网络剧在内的多媒介版本可通过对同一个文本的讲述形成多层异构的互文空间,共同构造起复调式的故事世界。新媒介环境下受众的参与式创作,为这一互文空间的后续生长提供了持续动力,网络剧的生产者则通过有意识的互文空间召唤叙事实现与受众群体之间的交互传播,并将之开拓为新的营销传播渠道。  相似文献   

2.
冯宗泽 《传媒》2016,(16):63-64
网络剧是专门为电脑网络制作的、通过互联网播放的一类网络连续剧。互联网时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产生于数字网络化媒介生态中的网络剧更是注入了互联网基因,它正在成为当代社会的一种典型文化样态。网络剧的盛行并非流行媒介文化现象的一时狂欢,也非传统电视剧的数字网络化改造和简单的二度编码,伴随其兴起的是媒介信息的融合和多渠道资源的整合,互联网构筑的虚拟平台正全方位渗透于日常生活,人类社会及传播样式、生产方式、话语模式正经历全面调整,话语权重心偏移带来创作理念的变革,网络剧将呈现出更加丰富的新形态。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接受信息的媒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得传统媒介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基于互联网传播信息的快速,相对的自由,在2003年,"媒介融合"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提出,近几年来看,信息传播媒介融合已经成为了中国传媒行业发展的必经阶段.而就影视方面而言,"网络剧"成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本文通过分析网络剧的发展背景,发展历程,详细阐述网络剧的现状,并结合影视市场现状,提出在未来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加速产业链建设,形成成熟的盈利模式,净化网络环境,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丰富题材,提升思想内容,来占据更大的市场等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戏剧作为一门剧场艺术的要义在于:戏剧的艺术表现与传播接受都离不开一个审美的"场".从传统的广场剧、舞台剧到现代的广播剧、影视剧乃至网络剧,戏剧审美场的构成固然有着各自不同的媒介与符号,体现出不同的审美规则与交流方式,但是其传播交流中的审美"在场"的属性则是相通的,而且正是由于媒介方式的变迁带来了戏剧审美场的转换.  相似文献   

5.
手机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大媒体",无论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还是在受众生活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而随着媒介融合的发展,移动互联网时代受众对媒介的依赖现象越来越明显。本文中将透过媒介的"高频化"使用、"器官化"发展、"奴隶性"依赖这三个方面的表征,深入探析受众媒介依赖的原因,探讨媒介依赖之于受众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口碑传播被视为当今世界最廉价的信息传播工具和高可信度的宣传媒介.依赖这种非正式传播特有的途径、机理和作用,口碑传播会起到出奇的效果,被誉为"零号媒介".  相似文献   

7.
陈启霞 《视听》2016,(6):77-78
在影视剧传播渠道多维化的今天,网络剧由于播放媒介便于携带、支持即点即播和允许点评互动等特性受到一众年轻观众追捧。除了贴近网络、反映生活的网络时尚短剧外,将热门网络小说改编为网络剧播放也开始流行。从众多当红明星加盟、拥有强大原著粉丝基础的《盗墓笔记》,到演员阵容可以说是默默无闻、只凭口耳相传的《纳妾记》和《无心法师》,到底是明星效应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8.
蔡青 《传媒》2017,(19)
近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网络剧"这一新兴事物备受关注,俨然已成为信息化时代典型的文化传播样本.然而关于"网络剧"还缺乏一个严谨、科学的定义,笼统地将其视为"基于新媒介平台播放及互联网传播而制作的剧种",是一种脱离现实社会联系的说法,它忽视了互联网所构建虚拟世界与"三次元空间"的渗透性.新媒介背景下形成的新语境正在改变现实社会的交流方式,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也加入了"互联网基因".因此,"网络剧"的出现绝非偶然,它是对当前传统视听系统和传播效果的一种调整.  相似文献   

9.
冯宗泽 《传媒》2015,(8):66-68
网络剧在我国的兴盛,正在不断地冲击、颠覆乃至重构着传统电视媒介内容的生态体系.它本身强调网友参与互动,并通过不断生成新的话语方式、修辞方式、叙事方式以及文本意义,正促使固有的媒介话语权壁垒全面坍塌.网络剧的颠覆和重构所带来的不仅是对电视剧艺术本体的冲击,更饱含着对社会“权威”的戏谑以及民间话语的高扬.因此,无论是创作者还是媒介把关人都亟需加强对网络剧的认知与探究,充分了解其创作规律,熟悉其创作流程,明晰其生产方式、传播方式和受众接受方式,明确其本质特征与文化担当,将网络剧创作提升到当代社会文化建构以及全球国家文化软实力博弈的认知高度,进而更好地指导网络剧创作,有效提升我国网络剧生产与制作水平.  相似文献   

10.
正网络自制视频节目的媒介特点陆地在《网络自制视频节目发展的特点和空间》一文中指出,网络视频的内容形态主要有三类:网络自制视频节目、微电影、网络剧。如果微电影和网络剧是传统视听节目形态的网络化包装,那么网络自制视频节目就提供了一个打造新型视听节目形态的机会。表现在制作主体的更加多元化,更广泛的素材来源,更大规模的传播范围,以及与网民更便利的互动。网络自制视频节目至少可以从四方面深挖网络的媒介特征:其一是将记者站开到论坛与微博上,把网络作为素材收集的重要渠  相似文献   

11.
李鹏飞 《传媒》2018,(4):89-90
当前绝大多数社区传播更多依赖新兴媒体,而忽视传统媒体的效用发挥.随着媒介融合进程的不断加快,社区传播应该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长时间并存的场景下,强调两者的配合.本文以营销界中的"整合营销传播"理论作支撑,结合社区传播理论和当前媒介融合发展状况,提出要整合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进行社区"整合传播"的观点,即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社区"整合传播"模型,以强调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联动.根据受众群体不同特征采用不同传播模式或偏向于传统媒体的"重"传播模式,或偏向于新兴媒体的"轻"传播模式,或者介于两者之间的"中"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12.
媒介系统依赖理论由鲍尔·洛基奇和梅尔文·德弗勒于1976年提出,该理论是传播学领域中媒介效果研究的重要理论之一。两位作者基于社会生态学视角和系统性观念,将媒介系统作为"受众—媒介—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必需组成部分,指出受众依赖媒介"传播信息"的职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从而实现自身目标。该理论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媒介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效果研究。笔者通过对国内外1976~2018年该理论文献的梳理,从理论内涵、研究发展、互联网新语境下理论发展以及总结反思四个方面对该理论做出一定的描述与评析。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媒介融合大潮的袭来,关于媒介影响力的疑问层层叠叠,精准传播、高效传播、提升媒介影响力是很多媒体的希冀。增强传播力,必然要建立稳健的传播关系,这就恰如其分地引入了互动传播话题的讨论。从受众到媒体两者之间存在着"真空地带",这就需要打通互动传播关节,经营好中间地带。让传播双方形成互相依赖的稳定的传播关系,这是活跃活动传播,形成舆论影响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陈一沿 《东南传播》2021,(6):127-128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际传播的研究已经很难跟上现实的需求.在新媒体时代,人们对各种媒介的接触日益频繁,以至于离开媒介难以自拔,特别是微信的兴起与迅猛发展,是即时通讯和社交媒体软件领域的一次变革,对人际传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而使每一个人似乎都患有这种"媒介依存症",个人依赖媒介满足自己的需求,进而与媒介之间建立了一种依赖关系.微信作为一款备受大家喜欢的App,用户数量庞大.本文拟从这一角度出发,探究中国式的人际传播.  相似文献   

15.
伴随媒介技术进化与互联网移动化趋势,移动媒介盛行,信息传播、社交、消费方式等都发生着重大变革。在微时代,人们对微媒介生存方式也产生着深度依赖,移动微生活契合着当下人们都市生活的快节奏与零散闲暇需求,即时的碎片化传播时刻将个体置于信息网络节点,使其可以随时发布信息或进行评论,并便捷满足各种诉求。"微评论"有着微式传播、移动多元、多向互动等特性,当下,影视热播剧极易引发微媒介热点话题,造成移动媒介终端的"刷屏"现象,而影视剧中的争议话题也更容易引发广泛关注,并产生较大传播影响力,在微媒介空间形成二次传播与评论,甚至N次传播与评论。在当代媒介转型与社会转型时期,影视剧难免涉及当下社会热点问题,但在"微时代"的影视传播信息环境中,影视剧与媒介、与大众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一些新变化,本文试图思考如何理解这些新变化,以及微媒介议题中的影视剧"阶层质疑"问题。  相似文献   

16.
龚炜 《东南传播》2017,(12):35-37
媒介丰裕度理论倡导者试图主要给组织管理者提供一种选择媒介的模式,即根据传播信息歧义程度的高低等因素,合理选择高、低丰裕度媒介。但在组织传播实际中,我们发现这种现成的媒介选择模型实际上很难依赖。究其理论本质,是将媒介与其信息内涵、社会意图分离开来,它与"媒介偏倚理论""冷热媒介理论"一样,都是试图从媒介技术特性出发、进而找到某种简便的媒介分析方法,其中不无可取之处,但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对媒介的分析,要运用辩证思维,不能脱离信息的内涵、受传者、传受情境与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7.
媒介化时代媒体的理性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伟  丁舒 《记者摇篮》2007,(9):34-35
有人把当今社会形象地称作"媒介化的社会",这一说法一方面表述出传媒业近年来的强劲发展态势,另一方面则告诉我们,人们对媒介信息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依赖,可以说媒介传播已经成为人们认知社会的重要途径。面对公众的信息依赖,能否保持客观理性的立场,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网络剧看似"井喷"的繁荣盛况之下掩盖了其存在的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背离了传播伦理和社会的价值导向,甚至触犯了国家法律法规,具体表现为艺术创新意识匮乏,商业上植入广告泛滥以及网络剧为了吸引受众关注,不惜触及道德底线,泛娱乐化倾向严重等问题.本文在对其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着重对网络剧的价值导向及规范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看法和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9.
岭南文化的传播经历了从单一扩散向复合传播的路径转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分古代、近现代、当代三个阶段梳理、探讨岭南文化的传播路径和传播范式,总结岭南文化的传播脉络和规律,即传播主体由个体向群体转向、传播渠道由单一媒介向多元媒介转向、传播内容由碎片化向系统化转向、传播环境由时空依赖向文化依赖转向,以期为推广岭南文化、提高岭南文化影响力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媒介环境学思想,对微信传播进行思考。微信实现了语音的跨时空传播,也开启了人际社交的新局面,是麦克卢汉笔下的"人的延伸"。但本文发现微信是一种具有空间偏向的媒介,尽管它以口语传播为主要特点,却无法突破印刷媒介影响下自我导向的现代社会文化和社会心理。人们基于微信的交流,其形式大于内容,人们对微信技术的依赖不可避免导致符号化和抽象化的交流主体以及象征性的社交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