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幸福为人自我实现后得到的一种满足感,一种需要和欲望满足后的状态和心理体验,是人生永恒的追求。职业教育应该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帮助个体寻求自我幸福的使命。职业院校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体验幸福的环境和氛围,培养学生发现幸福、体验幸福的能力;完善教育过程,帮助学生在教育实践中体验幸福;通过引导,提升幸福追求的层次。  相似文献   

2.
教育的天职就是帮助学生过上幸福生活。要成就学生的幸福人生,教育者必须掌握一门如何将学生导向幸福的教育艺术,其核心是:机智地处理好幸福的“可教性”与“不可教性”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在当下幸福与人生幸福、幸福祈愿与现实生活、角色生活与个体生活、需要分化与价值建构之间寻求平衡点和教育行动的切入点,进而为学生与幸福相遇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3.
徐文琴 《林区教学》2012,(12):13-14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担负着引领个体生涯发展与健康成长、幸福生活的责任,它的成效性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物质生活的幸福和精神生活的和谐,无论是家庭、社会还是学校教育机构都应当充当起启蒙者、引领者、敦促者的角色,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择业观和幸福观。幸福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相互需要,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应当关注学生的幸福。  相似文献   

4.
吴婷婷  姜德刚 《考试周刊》2010,(5):215-215,134
追求幸福是人的内在需要.教育是关于人的社会活动,幸福与教育是密切相关的.因此教育就要关涉幸福.然而在现实教育中的学生却与幸福相距甚远。学生的幸福需要通过教育实现,幸福是教育的动力和终板目的.因此我们的教育应该承担起让学生幸福的责任.通过培养学生幸福的人格、提高学生的主体性.把幸福还给珍贵的生命。  相似文献   

5.
陈蓓 《早期教育》2005,(11):4-5
随着社会民主化程度的提高,教育已逐渐开始从社会层面的价值转向个人层面的价值,由此,教育已不再仅仅作为一种社会工具对人起着社会教化的功能,教育更是教师与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而且是帮助师生获得幸福的一种主要生活方式.因此,无论是帮助教师在工作者中获得幸福,还是帮助儿童在学习中获得幸福,都应当是当代学前教育的价值核心.然而,从学前教育的现实状况来看,不仅学前教育需要幸福,而且更需要我们全社会共同来创造幸福的学前教育.  相似文献   

6.
追求幸福的人生是人的本质需要,而教育不仅仅要为学生成就一生的事业奠定学问的根基,更重要的是要为每一个人的一生幸福奠定成长的根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提高和培养创建幸福的能力、完善学生人格,是新优质学校开展教育教学、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重要任务。首先,培养幸福感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的起点。幸福感是什么?幸福感是个体根据内化的社会标准,对自己的生存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而产生的一种稳定的认知和情感体验。幸福感包括  相似文献   

7.
追求幸福的人生是人的本质需要,而教育不仅仅要为学生成就一生的事业奠定学问的根基,更重要的是要为每一个人的一生幸福奠定成长的根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提高和培养创建幸福的能力、完善学生人格,是新优质学校开展教育教学、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重要任务。首先,培养幸福感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的起点。幸福感是什么?幸福感是个体根据内化的社会标准,对自己的生存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而产生的一种稳定的认知和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20,(74):155-156
德育工作是各个阶段班主任教师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任务,尤其是小学阶段的班主任教师,这一时期教学主体年龄比较小,且学生的身心状态正处于逐步发育完善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教师所选择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则会直接影响小学阶段学生后期的发展状态。所以,小学班主任教师需要意识到德育教育工作中幸福教育的重要性,并在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贯彻落实幸福教育理念,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获得幸福体验。文章通过对兴趣教育的概念以及意义分析,探究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幸福教育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我国当前的教育实践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与教育的应然状态大相径庭甚至相悖,因此,很有必要探讨教育终极目的的问题。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幸福——学生的幸福、社会的幸福、全人类的幸福。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生活的完满性并帮助他们做好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准备,学校生活本身也应该是快乐和幸福的。  相似文献   

10.
幸福是人不同类型需要的满足所带来的满意生活。幸福的获得既需要外部条件,也需要内部条件。当前学生幸福缺失,学校教育没能完全为学生构建幸福人生打好基础。本文认为,民主教育能为学生重建幸福的教育生活,并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关注人的幸福首先就是从教育开始,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帮助受教育者成长和获得幸福,幸福回归学生的策略有:  相似文献   

12.
以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关注学生幸福学习、幸福成长为基本立场的幸福教育,是继"乐学"之后对解决教育弊端的又一探索。近年来,有关幸福教育的理论探索虽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其中可能存在的隐忧问题亦不容忽视。如幸福教育的过度倡导,有可能会使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产生混乱,从而对学生在自我认知和人际关系发展及对未来憧憬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而这些负面影响有可能给学生造成"幸福缺失"。对幸福教育的隐忧进行防范需在幸福教育中重新定位参与;帮助疏导感情;注重体验关怀。  相似文献   

13.
我国当前的教育实践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与教育的应然状态大相径庭甚至相悖,因此,很有必要探讨教育终极目的的问题.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幸福--学生的幸福、社会的幸福、全人类的幸福.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生活的完满性并帮助他们做好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准备,学校生活本身也应该是快乐和幸福的.  相似文献   

14.
幸福教育是促进个体幸福心理主观—客观维度、快乐—意义维度、享受—发展维度、个人—社会维度之间统一与和谐发展的教育。幸福教育应在遵循客观性原则、整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以及发展性原则的基础上,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践,让学生知觉到什么是幸福;帮助学生发掘生活意义,领悟什么是幸福;发展学生的健全人格,不断实现与超越自我;教育学生在实现个体幸福的同时要兼顾社会幸福。  相似文献   

15.
“幸福教育”是一种教育理想,也是一种教育实践。“幸福教育观”既注重学生未来幸福,又关心师生当下幸福。学生的幸福,依靠我们去唤醒和引导;自身的幸福,需要我们去发现和感知。既要工作称心如意,又要身心健康愉快,我们教师需要努力尝试幸福教育,用心体验幸福人生。  相似文献   

16.
刘素芸 《河北教育》2013,(12):24-24
幸福需要教育,教育也需要幸福。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具有终身幸福的能力,唐山市第四十九中学正是基于对教育与幸福关系的理解,提出了具有鲜明素质教育特色的“幸福文化教育”思想。通过实施幸福文化教育,使幸福文化深入学生的灵魂,转化为学生的行为,让学生从小对生活充满希望,热爱生命,投身于学习,关爱自身和他人。  相似文献   

17.
有一首歌唱到:"幸福在哪里?朋友啊告诉你……"从古到今,人类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幸福的探索。幸福是什么?老子说,幸福是"无为而治",顺其自然,不可强求,幸福就是取决于个人的心态。按照心理学的定义,幸福就是人根本的总体的需要得到满足所产生的愉快状态,幸福它是一种状态。培养学生正确的幸福观,引导他们探求学习、高尚做人的幸福感,用正确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学习和生活幸福的素质教育,这与苏  相似文献   

18.
理想的教育是培育幸福的人,而感受幸福却不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作为教师,要在教育过程中帮助学生拥有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并通过让学生扮演两种角色、树立三种意识、感受四种幸福来提高学生的幸福能力,让幸福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良好习惯。这样的教师才算是理想教育的践行者。  相似文献   

19.
“幸福教育理念”就是让教育与幸福相连,让校园成为师生幸福生活的乐土。通过一系列活动,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帮助师生提高理解幸福、感受幸福、懂得幸福、追求幸福、创造幸福牛活的能力,引领教师、学生过一种幸福的校园生活。  相似文献   

20.
笔者对"幸福"有着自己的理解,笔者认为幸福是从事自己所热爱的职业,作为一名班主任,笔者的幸福便是以教育为乐、热爱教育生活,把教育活动当作幸福体验,笔者觉得这是实现教师幸福乃至教育幸福的动力源泉。如果想要成为一个幸福的教师,那必然需要具备出色的创造能力,并且能帮助学生培养创造能力,正如第斯多惠所说,"一个不合格的教师将要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在教育实践中,教师不仅仅通过"解惑",而且通过"生惑"获得意义和价值感,体验教育之乐。于笔者而言,教育即是一个富含创造的过程,教育情境的营造、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