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敦煌莫高窟第465窟壁画是藏区以外现存最早、 最完整的藏传风格寺庙壁画,在藏传佛教绘画史上具有重要的断代意义。该窟壁画中的个 别双身图像不见于传统的藏传佛教造像体系,对壁画双身像身份的确定,有助于对整个壁画 表现的宗教义理、教派传承,乃至于艺术风格和创作年代的判定。作者根据谢稚柳先生《敦 煌艺术叙录》的藏文记音和藏传佛教造像学描述,对壁画中的双身图像进行了初步的辨识。 相似文献
2.
敦煌莫高窟北区B465窟存有不少汉文、藏文、西夏文、回鹘文、蒙古文题记。这些题记虽历经不同时代的人为破坏或自然侵蚀,但对于洞窟的断代和发展演变、壁画内容的确定,仍具有无法替代的重要意义。本文将集录B465窟内的题记,并对其中几条重要的题记展开论述,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莫高窟第152窟是敦煌石窟晚期营建的重要大型洞窟,关于此窟的营建年代,特别是背屏后的回鹘风格作品及回鹘文题记,一直以来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对该洞窟的实地调查,对洞窟营建与重修情况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对现存的回鹘风格壁画与回鹘文题记进行解读。认为此窟的营建开始于五代至北宋初期,完成窟顶绘制后很可能经历了短暂的停工,北宋时继续完成全窟壁画的绘制,并同时在后甬道附近绘制了回鹘风格的壁画。此后有回鹘人曾进入此窟,并在背屏上补绘了小型的供养人像。 相似文献
4.
5.
莫高窟第390窟开凿于7世纪初叶,四壁上层共绘53铺说法图,本文推测是表示佛教的五十三佛;中层和下层共绘60铺说法图,本文推测是三十五佛和二十五佛的组合;东壁门上绘七佛。三阶教六时礼忏就要念五十三佛、三十五佛、二十五佛、七佛,由此推测第390窟的主题可能是礼忏,很可能与当时流行的三阶教信仰有关。 相似文献
6.
敦煌莫高窟第464窟原被定为西夏窟,但缺乏证据.近期的考古研究材料可证,该窟的开凿其实当在北凉,原为禅窟,至元代才被改造为礼佛窟.由前室通往后室的甬道两壁各存汉风菩萨两身,其中南壁右侧4行文字讲述的是五地菩萨之容貌,左侧4行文字讲述的则是四地菩萨,北壁左侧9行文字讲述的则是十地菩萨之装饰,右侧的当为九地菩萨.藉由回鹘文题记,十地菩萨绘画内容第一次在敦煌石窟中得到确认.通过逐字对译,可以明显看出,这三段回鹘文标注内容皆来自胜光法师译回鹘文《金光明最胜王经》第4卷.故可定,三榜题皆为胜光法师译《金光明最胜王经》之摘抄.这一发现,结合该窟发现的回鹘文写本与其他题记,可以证明莫高窟第464窟甬道与前室为元代末期的回鹘窟,而后室壁画可以确定为元代遗墨,但早于甬道与前室之壁画,可定为元代早期遗存. 相似文献
7.
关于莫高窟第454窟的营建年代和始建窟主,学界历经多年热议,仍难达成一致看法。总体来看,先后有曹延恭夫妇功德窟、曹元深功德窟和曹元德功德窟之说,近些年来,似又回归曹延恭夫妇功德窟之说。文章通过讨论莫高窟第454窟主室南壁东起前三身供养人的排序关系,以及甬道的重层供养人现象等,认为霍熙亮和马德两位先生主张的第454窟为曹元深功德窟的看法更接近实情,即第454窟是节度使曹元深于940—942年间始建,时隔30余年,其子节度使曹延恭与夫人慕容氏又重修此窟。 相似文献
8.
调查结果表明,第98窟壁画的主要病害有:地仗酥碱、起甲、裂缝、空鼓、疱疹状脱落等.调查结果还表明,该窟现存的酥碱、起甲、空鼓等病害目前还处于活动中,有逐渐恶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10.
莫高窟第454窟窟主再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关于莫高窟454窟窟主,有三种观点,即分别为曹元德、曹元深、曹延恭。467窟前发掘出的题名残块中的称谓,有可能为张议潮的结衔,因此不一定落自454窟。而454的窟主之一“慕容氏”,则为曹延恭夫人无疑。所谓的“覆盖”说欠妥,因此,454窟窟主为曹延恭夫妇无疑。 相似文献
11.
在对敦煌莫高窟第217窟进行全面调查时,发现西壁龛下的供养人画像行列下方还存有底层壁画。这些底层壁画内容依然是供养人。经过研究,认为第217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盛唐洞窟,而是开凿于武则天时期的洞窟,由初唐时期的敦煌大族阴稠家族开凿。 相似文献
12.
莫高窟第45窟佛龛是盛唐时期敞口龛的代表作.该龛的塑、绘不但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而且巧妙地运用了视觉透视规律.从龛前正中跪拜仰视时,龛内描绘的壁画与塑像交织成一个有机整体,龛内佛尊像与龛顶壁画<见宝塔品>等可能表现了法华会中的一幕场景.此龛的塑、绘内容和主室南壁观音经变体现了比较明显的法华思想.天台宗智者大师十分重视观无量寿佛经变中"十六观"修持法门,在其<法华三昧忏仪>一文中,还着重强调发愿往生西方净土.从这个角度来看,第45窟佛龛等与主室北壁的观无量寿佛经变可能有一定的关联.本文认为,第45窟包括佛龛在内的总体设计或许受到了智者大师法华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学界对莫高窟第285窟,以及山西云冈石窟第7、8、12、30窟,河南龙门石窟古阳洞,甘肃麦积山石窟第133窟,甘肃北石窟寺楼底村第1窟,东千佛洞第2窟,榆林窟第4窟等石窟中出现的兽面形象,大多认定为中国传统纹饰的饕餮纹。本文通过对此形象的对比研究,笔者认为此饕餮纹应为佛教文化中的"天福之面"(Kirtimukha)。 相似文献
14.
敦煌莫高窟第 2 85窟北壁的壁画八佛之名称及所据经典等 ,目前有 5种说法 ,对此 .本文依据北凉法众所译《大方等陀罗尼经》卷 2《授记分》等 ,认为此八佛为无量寿佛、释迦牟尼佛、维卫佛、式佛、随叶佛、拘楼秦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就P.2991<报恩吉祥之窟记>所记僧镇国建"报恩吉祥窟"功德窟,结合写本所记洞窟基本信息,如洞窟的"报恩"思想、主尊彩塑一铺"卢舍那佛并八大菩萨像"、彩塑所在洞窟空间建筑"当阳"考辨,最终确认莫高窟第234窟极有可能即是此"报恩吉祥窟". 相似文献
17.
S.2687写本由两件文书组成。其中第一件文书是莫高窟第61窟建成时举办法事活动的疏文,第二件是莫高窟第55窟建成时举办法事活动的疏文。据文末题记可知,第61窟建成于天福十二年,即947年;第55窟建成于乾德二年,即964年。 相似文献
18.
莫高窟第476窟考古清理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7月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组织专人对莫高窟第476窟进行了考古清理,发现了陶灯、文书残片、木构件、织物等遗物,本文是此次清理的考古报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