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教育专家成尚荣说过:"我们的教室就是一个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了,课程才能生成,也正是在‘出错’和‘改错’的探究过程中,课堂才是最活的,教学才是最美的,学生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错误,是很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一、面对"错误",想说爱你不容易教学中,教师常常这样处理学生的错误:或有意回避,刻意掩盖;或简单粗暴地严厉批评;或不负责任地一味赏识。其实,课堂上学生出现错误,是对教师教学智慧的一种挑战。  相似文献   

2.
<正>学生在课堂上出现错误是正常的事情,教育专家成尚荣说:"我们的教室就是一个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了,课程才能生成,正是在‘出错’和‘改错’的探究过程中,课堂才是最活的,教学才是最美的,学生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所以教师应该学会正确面对学生课堂中出现的错误,慧眼识别并有效利用学生的"错误",把错误当成一种难得的生成资源加以开发利用,那么错误就能成为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一剂良药。一、常见的错误类型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我们会经常发现一些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当学生出错时,一些教师往往会责怪他们“笨”,有的教师甚至会批评出错的学生.其实,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出错是很正常的,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要沉着应对,并把错误生成转化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加以利用,使之成为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究,引发学生思辨的有效因素,从而让数学课堂呈现精彩.  相似文献   

4.
教学本来就是一个与错误打交道的过程,特别是在一些公开课的教学中,更加追求所谓的"完美"。这样做就掩盖了错误的暴露,错失了纠错的机会。教育专家成尚荣说:"我们的教室就是一个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了,课程才能生成,也正是在‘出错’和‘改错’的探究过程中,课堂才是最活的,教学才是最美的,学生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作为教师,我们不应该掩盖错误,而要要学会挖掘教学中形形色色的"错误",善于发现"错误"背后隐藏的教学价值,使之成为一种可贵的教学资源。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几种变"废"为"宝"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正>教学不只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更是师生互动、积极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教,教学就会成为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甚至"教"会成为遏制"学"的力量。小学数学课堂应该"活"起来,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这样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才能得到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会得到提高。一、善于组织数学活动,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各种各样的错误几乎伴随着他们整个小学的学习阶段。教师不必害怕学生出错,而是要变"错"为"宝",把学生的"错误"加以筛选与提炼,当作生成性课程资源服务于教学,使其成为帮助学生积累数学经验、激励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加速器"。  相似文献   

7.
陈铁军 《四川教育》2013,(10):35-35
著名教育专家成尚荣说过,“我们的教室就是一个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了,课程才能生成,也正是在‘出错’和‘改错’的探究过程中,课堂才是最活的,教学才是最美的,学生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8.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注重情境的创设,学生的思维才会被激活,对新知的探索才会主动,在对数学问题的探索和独立思考中才会有所发现,产生新颖、独特的见解,动手能力、创新意识才会得以培养和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设"疑"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布"动"境,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置"议"境,促进学生深化目标;创"竞"境,激发学生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9.
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而更多的教学资源则是在课堂教学中产生的。其中.课堂教学中的“错误”,就是一种不可忽视的隐性课程资源。教育专家成尚荣说过“我们的教室就是一个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了,课程才能生成.也正是在‘出错’和‘改错’的探究过程中.课堂才是最活的.教学才是最美的,学生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作为教师,绝不能追求滴水不漏或天衣无缝或难容错误的课堂,也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去要求学生.更不必去追求学生的绝对正确。要允许学生出错.然而正确地、巧妙地加以利用.使课堂中的错误成为支持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0.
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理念下,课堂生成的一个情境、一个问题、一个信息乃至一个错误都是宝贵的教学资源.教育专家成尚荣说过“我们的教室就是一个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了,课程才能生成.也正是在‘出错’和‘改错’的探究过程中,课堂才是最活的,教学才是最美的,学生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1.
化学教学中合理开发与利用学生的错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错是学生的权利,教室应该是一个容许出错的地方。因为错误的产生不仅暴露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揭露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所以,理解、尊重学生的错误应该成为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理念。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并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好学生的错误,不仅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且还能提高教师教学的效率,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化学教学中合理开发与利用学生的错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错是学生的权利,教室应该是一个容许出错的地方。因为错误的产生不仅暴露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揭露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所以,理解、尊重学生的错误应该成为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理念。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并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好学生的错误,不仅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且还能提高教师教学的效率,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一文中提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注意力、合作能力、发表的意见和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因此,我们教师要善于抓住"错误"这一宝贵的教学资源,以新的观念、新的眼光,站在新的视角上对其进行重新定位。一、正视错误,体会学生的感受心理学分析:由于学生受生理、心理特征及认识水平的限制,出错是不可避免的。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每天都有学生"出错"。有时出错反而有利于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作为数学教师,要正确地对待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相似文献   

14.
朱宁 《江西教育》2022,(15):65-66
出错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一种常态.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不能打压、责罚,而应引导学生认识错误、深入分析错误,并展开自主纠错,帮助学生建立"错题库",探究纠错方法,生成"化错智慧".经历了这个过程,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必然会到达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5.
小学数学教育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数学学习活动需要教师合理地"顺应"与"引领"。在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应顺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心理、探索思绪、表达形式,引领学生理解建构、表述结论、优化方案、构思策略。教师的有效"引领",赋予了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最强劲的动力,让学生成为真正的探究者,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生成数学思考、形成数学认知,从而提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6.
<正>"生成"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材的对话交流过程中,所产生的超出教师预设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尽管有时这些"新问题、新情况"让我们教师措手不及,但如果我们冷静地看待、灵活处理学生的这些"生成"之火,因势利导创造性地组织学生适时活动,课堂就会呈现出动态变化,灵活地借助"生成",定会助推学生智慧的生成。一、借助"生成",顺势帮助学生清晰地厘清概念"概念是数学的基本元素,是数学思维的基础。"正因概念如此重要,故而它也就成了数学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很多时候,我们教师对数学概念的  相似文献   

17.
正现代教育者普遍认为,课堂教学是动态生成的过程。这也意味着课堂教学随时都会有"意外"发生。面对这些意想不到的"意外",教师应该如何处理,才能促进课堂精彩的生成呢?笔者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例,分析教师如何善待"意外"、巧妙处理"意外",促进课堂生成,让数学课堂因"意外"而精彩。1.善待"意外",拓宽学生思维"错误"也可以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前提是教师要有善于发现的眼睛、要智慧地处理。在面对突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6,(71):81-82
<正>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出错是难免的,如果不出错,老师真的就全都下岗了,关键是如何充分利用教学中产生的形形色色的"错误资源"化"错误"为"精彩"。虽然学生有时候回答的结果不完全正确,但是在这一结果的获得过程中却包含合理性因素,通过对这些合理性因素的挖掘,产生非常有价值的教学成果,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从而达到最理性的教学效果。一、借用差错,促进探究对于似是而非、学生不易觉察的错误,如果教师只是告诉  相似文献   

19.
官浣西 《教书育人》2009,(11):55-55
学生在课堂上出错的过程是他们尝试和探索的过程,是学生思维的过程。教师只要灵活机智地对这些错误加以捕捉和运用,因势利导地融入课堂教学中,错误就将成为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资源。课堂也会因“错误”而生成精彩。  相似文献   

20.
作为教师,我们要有动态生成的理念,要科学而艺术地融合"预设"和"生成"。唯有如此,课堂教学才会成为一种艺术,才会成为动态生成的生命历程,才会充满生命的气息,师生在这样的课堂中才会共同提高。让生成成为我们课堂的亮点,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获得心灵的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