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一位与孩子朝夕相处的班主任,杨小愔老师在同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的过程中懂得教学不仅在课堂,更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要教给孩子们的不仅仅是知识,还要教会他们做人,要让他们“轻松生活、快乐成长”。为此,杨小愔老师努力和孩子们共同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课间他们一起讲故事、做游戏;课上,师生在关心、尊重、友善、鼓励中,积极合作、努力探索、快乐交流。彼此都能感觉到班集体是一个大家庭,杨老师不仅是他们的老师,更是可以倾诉心声的朋友。对于班里的每一位学生,杨老师更看重的是孩子们今天有没有收获,…  相似文献   

2.
1976年,范隆月老师第一次走上讲台,一晃35年过去了,他依然坚守岗位默默奉献,用智慧和汗水浇灌祖国的花朵。作为一个教师,他爱生如子,寓教于乐,赢得了学生的心;作为一个党员,他毫无私心,率先垂范,得到了人们的赞扬。爱生如子对学生来说,范老师更像一位慈父,他倾听他们的心声,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在他们有困难的时候及时伸出援  相似文献   

3.
“老师,每当您把犯错误的同学叫出去批评时,我们其他同学特嫉妒。”在与一位学生的谈话中他说出了这出人意料的想法。然而仔细想想,这位学生的话也在情理之中。因为他们愿意得到老师的关注,渴望与老师交流。班级就好像一个大家庭,而班主任就是这个家庭的家长。班主任不但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应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状况,以使他们保持正常  相似文献   

4.
毛章德 《广西教育》2009,(19):28-28
《赏识你的学生》一书中说:“赏识每一位学生的长处,肯定他成长过程中的细微进步,让他不断有成功的体验……”常听到一些教师抱怨学生不听话,越来越难教。我们为何不去听听学生的心声?假如学生每天都生活在老师的训斥声中,他们还会有自信、还会听话吗?笔者认为老师要善于采用“赏识”的方法教育学生。  相似文献   

5.
《当代学生》2013,(Z3):12
热点如今,微博像日记一样,早已成了很多人的"私人花园":抱怨、"吐槽"、写随感、分享资讯、转发段子、晒图片……畅所欲言。其中,很多中小学生也开了微博,但家长和老师对此很纠结。学生的新空间微博究竟在青少年生活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有多少青少年在使用微博?他们又在微博上聊些什么?  相似文献   

6.
赵福楼:之前和一位老师交流,他说执教<五柳先生传>一课,问及学生对"五柳先生"(陶渊明)如何看待.有学生回答说,我不喜欢.他很诧异,问"为什么".学生答:"他嗜酒如命,不讲礼数,行为怪诞,简直就是一个酒鬼."其他学生都加以附和.在教研中老师们普遍认为,学生对"五柳先生"其人和文本不能准确理解,与他们的认调能力有限相关.  相似文献   

7.
老师真伟大     
Tei  刘曼 《音乐世界》2008,(11):80-81
"出色的老师只会出现在想学习的人面前。"3个初中生曾试图改变自己印象里差劲的班主任,而他们最终发现老师并没有好坏,真正需要改变的是自己。曾经有这样一位老师,他也许并不是最出色的,但是他教学生明白了很多,在他的学生心中,他就是一个伟大的老师!  相似文献   

8.
<正>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以后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究竟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这需要每一位英语老师从自身做起。一、做一个热爱学生的老师要让学生们感觉到你爱他们。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充满活力,全身心投入,以此来感染班上的每一位学生。我们都看过《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吧。这本书中写道:"雷夫和他的孩子们生活在第56号教室,  相似文献   

9.
正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学生,鼓励一句比批评十句的效果要好得多,哪怕就是作业本上的一个"优"字,都能对学生的进步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过去,我曾为学生不遵守纪律、不按时完成作业、作业完成得不认真等事情"大发雷霆",甚至打电话请家长到学校来,但取得的效果都不太明显,直到有一件事开始让我反省自己。那是我的第一批六年级学生要毕业时,我决定再给他们批改最后一次日记。那些日记是我认为学生写得最真实感人也最让我难忘的,日记里真正写出了他们的心声:内容有自我批评的;有感谢老师的;有对老师不理解的;有对老师提建议的……只有徐景超同学的日记是最让我这个当老师的感到愧疚的一篇,他在日记中说:"我写  相似文献   

10.
汪铎 《江西教育》2014,(1):84-84
著名教育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写道:“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可以说教育就是唤醒,而要唤醒学生的灵魂就需要交流,教育的过程就是交流的过程。但是在正常情况下,每个老师要教两三个班.小科老师还要教更多的班.而且每个班都有很多人.我们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向自己倾吐心声.也不可能对每个同学都耳提面命。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解决这一矛盾呢?我的经验就是建立师生交流本..  相似文献   

11.
教育是一种特别的视觉艺术,老师如何运用他的注意力与他的教育效果真是关系重大。是啊,并不是我们自作多情,学生是需要我们的关注的。甚至可以毫不过分地说,很多学生在很多场合的很多时刻里,在乎的就是老师有没有看他(他们)。学生们是多么会捕捉老师的眼神啊!大大方方地回视老师的目光;或者在你没有注视的时候他(他们)注视着你,可是你一旦注视他(他们)又躲闪开去;或者他(他们)对你的注视就是想确认你是否在注视他(他们)。这多像有趣的猫捉老鼠的游戏!可是谁是猫谁是老鼠?不回答也罢。  相似文献   

12.
通常,语文老师要求学生写日记或周记是很正常的事,而班主任要求学生写日记并批复并不是人人推崇的.一是班主任工作量大,怕烦;二是有人认为没必要,多此一举.可是经过多年实践,我认为班主任让学生写日记尽管会增加自己的工作量,但这不失为师生沟通的重要渠道.一、写日记弥补了与学生正面谈话的不足第一,扩大了师生交流的范围.通常情况下,班主任与"好学生"和"差生"接触较多,关心较多,丽对中等生以及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接触较少,了解不够.但作为班级的一分子,他们也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老师交流.通过让学生写日记,班主任可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心声.每天读着学生的日记,我就好像在聆听每一位学生的心灵独白.  相似文献   

13.
《青年教师》2008,(4):39-40
《优秀是教出来的》这本书讲述了一位风趣幽默的"麻辣教师",不仅"征服"了一群又一群调皮捣蛋的"问题学生",而且还在短时间内把他们调教成了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他就是美国最佳老师奖获得者罗恩·克拉克。他之所以获得了这一殊荣,是因为他抓住了教育过程中容易被人们忽视的细节,克拉克先生的"创造教育奇迹的55个细节"中不仅包括了"眼神沟通很  相似文献   

14.
<正>结合多年的教学工作,我针对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总结了一些经验,和大家一起分享。一、在交流中提高能力1.歌唱。少数民族学生天生擅长歌舞,所以闲暇时可以和他们以唱歌或跳舞的方式进行交流,在娱乐中了解他们的内心动向。例如,"十一"放假,学校安排我和一位老师送15个少数民族学生回家。在路上,我们用唱歌的形式交流,初步知道他们是什么民族、说什么语言等。学校"十一"有歌咏比赛,因为我在音乐方面有一定特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课程微博的知识分享效用,该研究以"教学设计师"课程微群为个案,从知识分享的内容效度和传播效度两个方面,分析该课程微博的知识传播分享效用。结果发现:在被统计的微博中,大部分内容是用来传播分享知识的课程相关微博;超过三分之一的微博引起了学生与老师的广泛参与和深入讨论。有影响力的微博个案分析也表明,"问题提出"类微博能引发更多成员参与,并且能激发更多评论。  相似文献   

16.
正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小学中高年级段学生在阅读过后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想法,他们迫切期待与他人分享交流,因此要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多创设交流互动的空间。一、网络互动,以微博、博客实现无距离分享交流学生课外阅读的交流可通过网络平台,让学生的课  相似文献   

17.
在教学中,大家有这样的一个共识:一个受学生喜爱的老师与一个不受学生喜爱的老师,他们在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上的效果是不同的。学生会因为喜爱一位老师而喜爱他所教的学科,也会因为喜爱一位老师而容易接受他的教育;相反,学生也会因不喜爱一位老师而讨厌他所教的学科,甚至从心理上乃至行动上有抵触的情绪和行为。因此,成为一个受学生喜爱的老师,是利己利彼的。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学生的思想变化也十分迅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明显感觉到与学生的代沟,个别学生甚至不愿与同学和老师交流,产生心理闭锁的现象。面对这些现象,我认为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用爱开启学生的心门"。"没有真挚的师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学生是一个个有思想、有情感、性格迥异的人,他们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和呵护,特别是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因此,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应该给予学生真挚的爱。我的班上有一位做事比较毛躁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辅导员队伍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辅导员是学生走上人生的启蒙者和健康成长的引导者,他们与学生朝夕相处,是学生倾吐心声、分享感悟、相伴成长的良师益友。大学是人生中最为关键的阶段。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人就是自己的辅导员老师。  相似文献   

20.
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关键是具有一支能吃苦、善交流的班主任队伍.小学生一般是6岁至13岁的儿童,班主任在面对他们时,需要耗费更多的劳力与心智.作为班主任,应该更多地从心灵上走近孩子,在学习与生活中体贴关心他们,让其在心理上接受老师,感受老师对他们无微不至的爱.当教师与孩子处于平等的地位时,孩子会在心理上靠近教师,愿意向教师吐露心声,分享他们的快乐与痛苦,这样,教师才能了解学生所想,从而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管理,做班主任工作也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灵?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