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教学内容:北京版教材第十册。一、生活实际引入师: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认识分数、了解分数。  相似文献   

2.
分数的定义多种多样,有的是为了完善除法商数的符号记录,有的为了满足比例的简记……导致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紊乱。分数的真正意义在于对除法计算结果的补充完善,教学时不能拘囿于分数的认读、计算,要进一步明确分数商的定义,将分数与自然数、小数融为一体,完善学生的数域认识。  相似文献   

3.
教材设计这个学习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丰富学生对分数的认识,进一步理解分数。本教材从“拿铅笔”的活动入手,体会同样是“12”,铅笔的数量却不同,这是因为原有的总数不同。然后又通过“一本书的13”,“一块蛋糕的14”等活动,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  相似文献   

4.
将分数的定义表述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在小学数学教科书中,不知已经有多少年的历史了;在浩如烟海的数学书籍中,不知引用过多少遍了。人们普遍认为,这是在小学阶段对分数定义的经典表述。  相似文献   

5.
一、课前思考 本学期公开课,我们五年级选定“分数”这一单元内容来上,与同事交流,选哪一课好。我提出“分数的再认识”一课,有同事说这个内容简单,没什么可上;有同事说这个内容其实不好上,意见不一。于是在网上搜索一下“分数的再认识”,发现大家对这一课颇有研究。尤其是华应龙老师对这一内容的几个观点,给予了我很大启发。  相似文献   

6.
体积分数这种说法是不为学生理解和接受的,这是个有待于老师去解析的课题.把组分体积想象着分离出来,再放到容器所具有的温度和压强下,这时具有的体积与容器总体积之比,即为该组分的体积分数,很明显,体积分数等于物质的量分数.  相似文献   

7.
<正>初步认识分数时,教师常会将"量"(表示数量)与"率"(表示关系)混合起来教学,导致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经常出现混淆。如遇到"把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长()/()米,每段占全长的()/()"这类问题时,学生经常出错,教师往往疲于纠错。为什么教了那么多遍,学生还是记不住呢?我们不妨先来看几个教学片段。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十单元第98-100页一、故事引入师:中秋节的晚上,奶奶给两个小孙女分好吃的。奶奶先拿出4个柿子平均分给两个小孙女,每人分得的个数,用数字几表示?(生:用数字2表示1奶奶又拿出 2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孙女,每人分得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新世纪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相似文献   

10.
分数是小学阶段“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而分数“量”含义又是学生学习分数的基础。为促进学生对分数“量”含义的理解,教师可以依次遵循以下两条学习路径开展教学:一是利用“个”情境模型初步认识分数“量”含义,二是利用“米“”时”情境模型夯实巩固分数“量”含义。其中,第一条学习路径为:感受分数产生的必要性—初步认识单位分数—夯实巩固单位分数—初步认识非单位分数。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动手操作的契机,带领学生感受分数的本质是表示量的多与少或数的大与小,渗透“大小比较”,并将“大小比较”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例1例。教学目标1.在平均分物活动中,激活除法经验,形成认知冲突,感受引出分数的必要性,知道几分之一是0到1之间的一个数。2.理解“1/2个”的含义,在具体情境中类推出“1/2米”并理解其含义。  相似文献   

12.
分数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数学概念,在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分数与整数有较大的差异,学生掌握分数概念比较困难,所以苏教版教材对此内容分三个阶段教学。本次校际联合教研活动,旨在帮助教师从整体上把握认识分数的教材和教法。初步形成概念教学的几点共识。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4~35页的“分数的再认识”。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培养学生的数感,更深入地理解分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冀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分数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4—35页“分数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16.
正由于分数应用题较为抽象,它是小学应用题教学的重点,更是教学的难点。分数应用题之难,主要难在应用题里存在量和率,这也是分数应用题最主要的特征。所以,只有让学生充分理解、把握其特征,量率而行,才能化难为易,提高学生分数应用题的解题能力。一、量率区分,把准分数意义1.量的意义:自身的数值在平时的教学中,量是与数相对  相似文献   

17.
分数的认识在新知起点教学时常概念单一,学生思维定势。以分数多种概念的相互融合作为多元教学方法,以单位1的多样教学,以及利用数轴图等方法,使学生对分数准确感知,为后续的分数知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在"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中,关注学生的生活及知识经验,引导学生在探索中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知识形成过程,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使学生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步步深入、层层递进,完成几分之一概念的建构。  相似文献   

19.
吴正宪老师将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三个课时进行整合,把分数乘法纳入乘法整体板块之中,站在乘法运算全局的角度,引导学生追根溯源寻找算理本质:“所有的运算都是一样的,都是在研究‘计数单位’和‘计数单位个数’的事情。”从而打通了整数、小数、分数乘法运算的关联,架构了结构化的数学体系。  相似文献   

20.
同学们在三年级就初步认识了分数,直到六年级依然有不少同学觉得分数是数域中最难的一部分,这是因为用分数刻画现实生活里的现象,比用整数、小数更加抽象和复杂,而有困难的同学主要是对分数的意义没有理解或者理解得不全面。想顺利迈过这道坎儿,就需要清晰地、深刻地理解分数的意义。下面我们借助思维导图(如下页图1)来仔细品一品分数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