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维定式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既具有积极作用又具有消极作用。作为教师,要充分发挥思维定式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的类推思维、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式对思维的规约、钳制,挣脱思维定式的枷锁,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定势思维与创造思维在数学教学中关系论析□王少华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是当今数学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全国各地报刊杂志的有关论述比比皆是。仔细研读,发现绝大部分文章均有一种倾向,只要提及创造思维,无不批判定势思维在创造思维形成过程中的阻碍作用,无不强调克服...  相似文献   

3.
教学中,教师常常抱怨学生的思维定式,影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实际上,思维定式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是把"双刃剑",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教师应消除学生思维定式的消极作用,发挥思维定式的正能量,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设计理念:说起思维定式,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打破思维定式,其实这本身就是一种思维定式。思维定式有积极和消极的作用,我们要充分利用其积极作用,破除消极的思维定式。本节课我们针对消极的思维定式,希望去其束缚,让思维自由放飞。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初中生,而思维定式是一个相对抽象的话题,为了符合初中生的思维认知特点,我们设计了系列活动来达到教学目标。通过"别  相似文献   

5.
杨洪瑞 《成才之路》2012,(22):71-71
正对于定式思维,我们很多人在认识上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往往只看到其消极的一面,而忽略了其积极的一面。而在许多情况下,学生认识和解决问题总是在定式思维的基础上发生的,但这种思维方式有时会产生一种负面效应,即会制约发散思维的产生。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正确认识定式思维的双重性。一、定式思维是发散思维的基础学生积累新知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各种思维定式的构建过程。在正常情况下,学生解题时,大多都能迅速联想和使用已掌握的知识技能,把一些需要解决的新问题,纳入到曾经解决的旧问题范畴,依据旧知识的方法产生新的联想,从而寻找出新问题  相似文献   

6.
思维定式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所谓定式,是指按照积累的思维活动、经验教训和已有的思维规律,在反复使用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固的定型化了的思维路线、方式和模式。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在学习过程中使用某一认知方式进行思维,重复的次数越多,越有效。那么,在新的相似情境中就会优先运用这一方式,这是一种不甚自觉发生的行为,它是思维的"惯性"现象。思维定式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双重的影响作用,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在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必须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认真分析学生的认知心理,采取积极的方法,逐步消除思维定式的负迁移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数学是思维的科学,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儿童习惯于采用某种相对固定的思想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即思维定式。教师往往把定式看作数学认知过程的一个静态因素,较多地关注思维定式的负面或思维定式的消极意义上,而不能引导儿童主动利用思维定式的积极作用,帮助儿童轻松掌握某种数学思想方法。这既不能正确地反映思维定式的真实内涵和客观功能,也易使我们在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造成偏差。  相似文献   

8.
意识思维是艺术创造中存在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但近年来,理论家们都把注意力集中到了艺术创造中的感性生命力、情感、直觉、潜意识等方面的讨论而忽略了意识思维,对意识思维的认识又往往等同于抽象思维,而抽象思维的基本形式明明白白地注明是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方式来把握世界,这种思维方式显然与艺术创造的表象的移动、情感的表现、生活的反映是不搭界的,因此,人们在回避谈抽象思维在艺术创造中的作用之时,显然也不敢正视、忽略了艺术创造中的意识思维。那么,为了区别于抽象思维,我们不妨把这种艺术创造中理性的、自觉的、有目的、有意识,对艺术家创造起调节、控制作用的思维活动称之为意识思维,下面就谈谈意识思维在艺术创造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胡正操 《成才之路》2010,(32):70-70
学生的学习过程实质是思维定式的建立过程,因此在解题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思维定式,消除思维定式的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思维定式是在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定型化的行为或固定的解题思路,它为我们考虑问题提供了一个参考方向.若沿着这个方向解决当前的问题获得成功,这时思维定式起了积极作用,否则,思维定式起了干扰作用.笔者认为只有优化课堂教学,促进思维健康发展,才能克服思维定式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思维定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作用。通过"导读、导学、导疑、导思",发挥思维定式的正向作用,使学生能够通过迁移掌握新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习惯竖着切苹果。一个孩子突发奇想,要横着切,于是切出了两个美丽的五角星图案。(由种子组成) 竖着切苹果,是一种习惯。一种定式思维:横着切苹果,是一种创新,即创造思维。由此我想,有些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提高不快,原因虽然有多方面。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的思维大多已形成定式,习惯单一地、孤立地、机械地、传统地思考问题,即习惯于竖着切苹果,因而永远也切不出美丽的五角星。  相似文献   

13.
张卫斌 《成才之路》2009,(29):64-65
数学世界中。异彩缤纷。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和思考,其感受和意境就不一样。“高斯算百数和”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思维超人的高斯,超于繁冗的逐数相加。思索的焦点聚于侧面,发现了“与首末两数等距离的两数和等于首末两数和”,“短平快”地得到结果,像眼睛的侧视能力那样。利用“局外”信息去探索和解决问题。这就是创造思维的一个新技巧——侧向思维。改换思维角度,正面受阻就侧面推敲,是创造的重要契机,因为它可以打破人们固有的思维定式,习惯的思维模式。思维定式对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去解决问题有积极的一面,但它更有导致思维惰性和呆板的一面。严重束缚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不利于发展创造力。侧向思维具有挑战性,不迷信或满足于现成的结论,敢于质疑;不固步于常规思路,乐于创新;不为题型、公式所困惑,  相似文献   

14.
在作文教学中,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因素很复杂,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下面仅谈定式、动机强度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一、定式影响定式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也叫心向。这种准备状态是在过去经验中形成的。它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但有时会妨碍问题的解决。这里只讲思维定式。思维定式主要有习惯定向和功能固着两种。  相似文献   

15.
所谓思维定式,就是按照积累的思维活动经验教训和已有的思维规律,在反复使用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定型化了的思维路线、方式、程序、模式。在科学探究中,思维定式有其积极的一面,在环境、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定式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使学生更好地利用前概念消化新知识。而当情境发生变化时,思维定式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消极的思维定式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这种思维方式在课堂中的危害极大。如何在课堂上预防消极思维定式的生成,如何减弱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对消极思维定式的依赖,是我们应该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6.
爱因斯坦倡导了一整套崭新的理论创造的思维方法:创设对立面思考,是他创新思维的主要手段;遵循美学规律思维,是他惯用于创造过程的基本技巧;运用直觉和灵感,是他创造思维的动力侧面;由假设走向演绎,是他的思维所采取的独特路线;叛逆传统、破除定式,是他进行理论创造的信念支柱。分析探讨爱因斯坦的思维方法,对于创新思维和创造活动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和操作价值。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创造性思维包括求同思维、求异思维和直觉思维三部分,而创造思维一般是指思维的求异能力。正如著名的心理学家福尔特所说,“一般把创造能力看做是求异思维能力”。求同思维是把学生思考集中指向某一方面,惯用固有的思维定式,来匡正学生的思维轨迹。它能使已有的知识框  相似文献   

18.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巧设"空城计",使得司马懿大吃了思维定式的亏.思维定式,主要指人们对事物的习惯性思维方法和认知,也称习惯性思维,这是一种思维的功能固定性.在这样的思维状态中,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给自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理解思维定式的内涵及其双重性的基础上,分别阐述了思维定式在数学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并针对思维定式二重性的教学对策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正>人们的思维常常具有一定的习惯性,即沿着传统的、公认的、习以为常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在考场上,考生面对宽泛的材料,如果沿着这传统的正向思维恐怕写不出比较新颖的作文,只有打破这种思维定式,从相反的方向去思考、去分析、去求异,才能有新的认识,有与众不同的立意。例如:有的人认为"清闲是福",没有烦恼、没有压力、没有责任,而我则认为"不闲是福"。工人不闲,企业兴旺;农民不闲,五谷丰登;商人不闲,财源茂盛;学子不闲,学业有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