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律责任是由于违反第一性义务而引起的第二性义务。考察某一具体的法律责任的性质必须从其违反的第一性义务规范着手。经济法律责任不同于经济法上的责任,它是一种独立的法律责任,不包括规定在经济法中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而仅指受控主体因违反经济法义务而被国家经济管理主体课以的第二性义务。认清经济法律责任的独立性有利于更好的发挥经济法律责任的功能,确保经济法规范目的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经济力量历来都是法律产生的重要驱动力,对于经济法尤其如此。基于此,本文认为,自19世纪末期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主义盛行以来,由于各国政府普遍重视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直接导致了作为独立法律部门的经济法的产生。这不仅因为国家干预本身需要一种新的法律制度的支援,也更因为国家干预过程中的“政府失败”需要一种新的法律制度的规制,而盛行于自由经济时期的民商法显然无力担此重任,这就必然导致一种新的法律部门—经济法的产生。文章通过对经济法与国家干预的内在联系以及民商法在国家干预经济过程中能力缺陷的表述,论证了国家干预在经济法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正>一 经济法是国家干预的产物经济法做为一种独立的法律力量和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由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到市场经济,市场调节不能保证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国家干预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和稳定的内在力量和现代市场经济有机组成部分的产物.经济法就其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而言,在于弥补民商法的不足,体现、保护和规制国家干预,因而“经济法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法律形式.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就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干预,也就没有经济法.  相似文献   

4.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争取自由的斗争史。自由是值得每个人毕生追求的崇高信念和理想,追求自由也是任何一个法律部门最重要的理念之一。将自由置于经济法的视野下,它体现为“经济自由”。经济自由并非放任自流,市场因其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使得资源配置无法达到最优,而经济法作为国家适度干预经济的法律,为国家介入市场经济活动提供了合法依据。在经济法的视野下,国家适度干预是经济自由的内在需要,经济法虽然是限制经济自由的强制性法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对经济自由的限制,但是法律是手段,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保障和实现经济自由。  相似文献   

5.
第一章经济法概述一、主要内容1.经济法的概念;2.经济法律关系。二、学习重点与难点1.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经济法是调整需要国家干预的经济关系的  相似文献   

6.
法律责任是由于违反第一性义务而引起的第二性义务。考察某一具体的法律责任的性质必须从其违反的第一性义务规范着手。经济法律责任不同于经济法上的责任,它是一种独立的法律责任,不包括规定在经济法中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而仅指受控主体因违反经济法义务而被国家经济管理主体课以的第二性义务。认清经济法律责任的独立性有利于更好的发挥经济法律责任的功能,确保经济法规范目的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论经济法的本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法的本质是经济法学研究的重要理论问题。当前经济学界关于经济法的本质主要有两种观点:干预主义和协调主义。本文在对其分析的基础之上,认为我国的经济法的本质不仅是“协调经济之法”、“适当干预经济之法”,而且更重要的是“适当干预政府之法”。  相似文献   

8.
法律责任是由于违反第一性义务而引起的第二性义务.考察某一具体的法律责任的性质必须从其违反的第一性义务规范着手.经济法律责任不同于经济法上的责任,它是一种独立的法律责任,不包括规定在经济法中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而仅指受控主体因违反经济法义务而被国家经济管理主体课以的第二性义务.认清经济法律责任的独立性有利于更好的发挥经济法律责任的功能,确保经济法规范目的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经济法是干预经济之法,经济法视野下的干预有着丰富的内容:干预经济的主体是国家和社会团体.社会团体的干预权力来源于国家。经济法干预经济有直接干预和间接干预方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干预方式逐渐由直接干预转向间接干预,非权力性干预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10.
经济法是国家干预经济运行之法,国家干预是经济法的基本内涵。国家在干预经济运行的过程中要做到适度干预、谨慎干预,而经济法本身也正是这种适度、谨慎干预的基本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