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真实最难     
"以真诚换取真诚!"--可是,这么一换双方不是都失去自己的真诚了吗?人不可能永远真实,也不可能永远虚假。许多真实中一点虚假,或许多虚假中一点真实,都是动人的,最令人厌倦的是一半对一半。刻意求真实者还是太关注自己的形象,已获真实者只是活得自在罢了。什么是虚假?虚假就是不真实,或者,故意真实。"我一定要真实!"--  相似文献   

2.
真花和假花     
这是一篇充满生活哲理的随笔。人们在真实与虚假之间总是选择前者,这是人的属性使然。然而,人们选择真实而厌恶虚假的同时,却没有想到往往也给虚假钻了空子。因为你要完美,而事实上世间是没有完美的事的。有人为了满足你的虚荣心而巧妙地让你以假当真。本文的作者就是在买了假花还把它当做真花,在事情戳穿之后才恍然大悟。这是生活中常常发生的事情,但你不一定能意识到。作者却在追求完美中受到挫折后才省悟到这一点,对于人生是很有意义的。生活中有许多许多的事情发生,只要你善于思索,就能发现其中的人生哲理。——编者  相似文献   

3.
学生作文,我们一直强调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的真实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材料的真实,一是表情达意的真实.材料的真实是说所写材料与生活中的人、事、景、物一致.表情达意的真实就是作文中的"情"、"意"与心中所想一致.两种真实是有区别的.材料的虚假是虚构,表情达意的虚假则是虚伪.一般情况下,虚构是允许的,虚伪是应该坚决杜绝的.  相似文献   

4.
真诚即真实诚恳,没有一点虚假,是从心底焕发出的不仅打动人、感动人且让人信任的真实感受。真诚是人性中最美好的品格,它能自觉驾驭理智和情感。真诚虽然不是智慧,但是真诚具有比智慧更诱人的光茫和力量。首先,真诚是提高个人修养的必要品质。《大学》有言,"诚于中,必能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真诚对内来说即是有一颗纯粹的心,对外来说就是真实不虚、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性条件下,道德与不道德成为判别人的道德行为的标准;所谓"更道德"是个虚假的命题,只有在古典作品中,它才是真实的存在.然而.我们现实中确实对教师专业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这在理论上是个困境.问题的出路在于,用"合乎道德"作为教师专业的道德要求.  相似文献   

6.
真性情     
唐梓予 《高中生》2012,(1):57-57
这三个字,是在人的定义范围之内的三个字。至少在我看来.这是人类的一种专有属性.是人对真理或真实的追求及梦想,更是人们对虚伪及虚假的批判与否定。真性情之于我的定义.便是在法律范围内,随心随性,做真实的自我,追寻真理的梦想。  相似文献   

7.
真性情     
这三个字,是在人的定义范围之内的三个字。至少在我看来,这是人类的一种专有属性,是人对真理或真实的追求及梦想,更是人们对虚伪及虚假的批判与否定。真性情之于我的定义,便是在法律范围内,随心随性,做真实的自我,追寻真理的梦想。  相似文献   

8.
李鑫  初晓杰 《考试周刊》2013,(23):21-22
新闻报道是否真实,不仅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业。实践证明,一条真实的新闻能够塑造一个人、一家企业、一个国家,一条虚假的新闻也能断送一个人、一家企业,甚至一个社会。新闻从业者应坚守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操守,做根治虚假新闻的先锋。  相似文献   

9.
对一部写实主义的文学作品,读者总要首先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观察结果去检验它的真伪:“生活中真有其事吗?”莫言的《红高粱》写了“活剥人皮”,就曾被人指责为“虚假”,原因是“历史上究竟有多少中国人被中国人剥了皮”?这就是作品题材的可证伪性,即题材能被人们已有的经验和观察所否证。或许有人说,这是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关系问题,“活剥人皮”之类可以理解为比生活真实更集中的艺术真实、本质真实。这样解释当然是很省力的。然而,被  相似文献   

10.
《奋斗》电视连续剧编剧石康近日在博客除了继续骂《金婚》和《士兵突击》外,还向四大名著开炮。石康在博文中写道:“我个人认为,比《奋斗》还要差得多的是《红楼梦》,它写的人更不真实了,它简直就写了一小撮儿富人的奢侈生活,看着他们住那么大、那么好的一块房地产,一个个的让丫环端茶递水,成天不劳而获我就觉得虚假。《三国》干脆表现了三个皇帝无恶不作、争权夺利的生活,差中差,恶心!  相似文献   

11.
熊的告别书     
慈琪 《小火炬》2012,(Z2):30-31
鳄鱼走了。它离开荒凉的河滩,顺流去了远方。它原来的家门前挂着一封写在贝壳上的告别书,人们从中得知,鳄鱼是出于一种难以言说的绝望才走上了这条路——它再也不堪忍受家乡的人对它的嘲讽了:最真实的悲伤,反倒被当成最虚假的游戏,"鳄鱼的眼泪"不仅成为圈内的笑料,也早已是声名远扬的一句讽刺话。  相似文献   

12.
熊的告别书     
慈琪 《小火炬》2012,(7):30-31
鳄鱼走了。它离开荒凉的诃滩,顺流去了远方。它原来的家门前挂着一封写在贝壳上的告别书,人们从中得知,鳄鱼是出于一种难以言说的绝望才走上了这条路——它再也不堪忍受家乡的人对它的嘲讽了:最真实酌悲伤,反倒被当成最虚假的游戏.“鳄鱼的眼泪”不仅成为圈内的笑料,也早已是声名远杨的一句讽刺话。  相似文献   

13.
“独步”与“孤旅”,这两个词均是从谢克强的诗中选择出来的,“独步”或者“孤旅”多少都有一点寂寞中偏执地坚持的意味,——对于诗人而言,无疑一个人必须在其内心的真实里永恒地面对它,它是一个沉思默想的灵魂对这个世界无法回避的焦虑。——但在诗人谢克强的《独步》中,——这在很多人内心都曾体验的,——我要谈的是一个诗人的个性:与思想走在一起的对生命的低语、执拗和不悔。  相似文献   

14.
笔者有幸多次参加了观摩实验课的听课活动,也看到了课堂教学中的许多新鲜东西,学到了新的知识。但是在看了、听了之后,再听一听学生的评价、同事的评价,许多原本以为真实的东西便从虚假的光环中凸显出来,深感失去了那分真实,多了几分遗感。为什么呢?原来许多表象的背后竟隐含了许多“水分”。  相似文献   

15.
笔者有幸多次参加了观摩实验课的听课活动,也看到了课堂教学中的许多新鲜东西,学到了新的知识.但是在看了、听了之后,再听一听学生的评价、同事的评价,许多原本以为真实的东西便从虚假的光环中凸显出来,深感失去了那分真实,多了几分遗憾.为什么呢?原来许多表象的背后竟隐含了许多“水分“.……  相似文献   

16.
联合国教科丈组织提出的终生学习的四个“学会”(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其核心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一个真实的人。在这方面,作文教学是责无旁贷的。“作文即做人”,“文如其人”都说明这一个道理。它要求作文应当是真我的体现,写出自己的生活,写出自己,作丈才有生命力。这就需要教师加以恰当的引导,引导他们在写作丈时要做到说真话、诉真情,以表现出自己的内心世界。生活是真实的,作丈也应当是真实的。摒除虚假浮夸,才能写出真实之文。  相似文献   

17.
本期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一个人内心深处有一点点温馨,一点点盼望,又有一点点迟疑。那是一种什么情愫呢?它不张扬、不宏阔,淡淡的、细细的,是一种静静的、悄然于心的情感,悄悄地走进我们的内心。请你以悄悄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  相似文献   

18.
王燕 《语文知识》2010,(3):91-93
虚假邀请是指出于礼貌的需要或为了达到其他个人目的,说话人发出邀请时并不是真的希望或者不在乎听话人是否接受邀请的言语行为。听话人即被邀请者只有充分理解了说话人的真实意图,才能准确判断邀请的真诚与否,从而使交际顺利进行。本文主要是从被邀请者的角度,运用会话含义和礼貌原则等有关语用学的知识对汉语中虚假邀请的真实意图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主体间性体现了交往的本质。异化的交往不具备真实交往的本质属性,实质上是一种虚假交往。文章揭示了大学师生虚假交往的主要特点、表现类型,阐述了导致师生虚假交往的主要原因、大学师生真实交往关系构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灵动的课堂就像一首奇丽的诗,一篇跃动的散文,一件流光溢彩的艺术品让人赏心悦目,让人垂涎三尺。但遗憾的是,现在许多教师在课堂中一味地追求“活”,而离真实越来越远。课堂中“你真棒,拍拍手”;“你真聪明,老师奖你一朵小红花”……充耳塞闻。如此的课堂只呈现了精彩的学习结果而省略了复杂的训练过程,以部分优秀学生的发言掩盖了其他学生学习的真相,用一些廉价的表扬替代了潜心感悟语言的内涵。捧出的是一束束虚假的“塑料花”,艳是艳得很,但缺乏真实,没有生命,没有成长的气息。因而在现实的语文课堂中我们应该正确处理好灵活与真实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