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心语文     
<正>成功的秘诀一位演员巡回演出回来,他对朋友说:"我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我在露天广场上演出时,观众的掌声经久不息。""你真走运,"他的朋友说:"下星期再演出时就要困难一些了。""为什么?"演员问。"天气预报说下周要降温,这样蚊子会少多了。"那人回答。倒着贴过年了,小张看别人家门上都倒着贴了一个"福"字,意思是"福倒(到)了"。于是,他就写了个"钱"字,也倒着贴上,意思是"钱倒(到)了"。老张看见后问:"这是你  相似文献   

2.
中等生     
当被你被贴上中等生的标签的时候,你将会是什么样的感受?我在同桌的光芒下,心头涌上的是万般的失落。一次化学式的默写,您问班上有多少人过关了。班上站起来八个人,您生气地将书丢在讲台上:"我预测啊,这个班上考上高中的也就这八个人。"我紧紧地盯着我的默写本,就差一个符号就过关了。忽然我听见您叫了我的名字:"你默了多少啊?"我低着头说:"还差一个过关。"余  相似文献   

3.
正一天,我发现我的练习册扉页上写着两个让人看了极不舒服的字:"王八"。这显然是针对我的。当时我的火腾地一下子蹿起来,决心要将这个"罪犯"绳之以法!逐一排查、核对笔迹后,我确认写这两个字的人是小赵。他平时不努力,上课就睡觉,考试只会"抄"。他爱打篮球,因此落下不少功课。我劝他先把爱好适当地放一下,把学习抓一抓,他却我行我素,还嫌我管得太严,甚至还曾想辍学外  相似文献   

4.
有一次,我在报纸上看到一篇如何教育孩子识字的文章,立即仿效它说的方法,做成识字卡片让我三岁的孩子辨认.待他记牢后,又将卡片贴在墙上,反复加深孩子的记忆。开始,孩子对此还满有兴趣,从一天只记住一两个字,到一天能记住五六个字,于是墙上的卡片越贴越多。客人来时,我总要让孩子在他们面前表演表演。可是过不多久,孩子就厌烦了,教他认字时他总是心不在焉,我读字时他跟着读,可一转眼他就会忘了,问题到底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传统教学模式中,一贯重视一个"背"字,后来却被人称作是"死记硬背'和"八股习气",似乎背书成了只能培养"书呆子"和"废物"的教学模式,于是很多人就不再主张"背书"了.  相似文献   

6.
猜字谜     
<正>明朝时,广东有位书生叫丘琼山,博览群书,记忆力强,被人称为"丘书柜"。一年他外出,住在一家旅店里。店里有个聪慧的姑娘,知道他的名气,就对他说:"我说个谜语,你来猜一个字。"丘琼山点头答应。于是姑娘吟道:"二人并坐,坐到二更三更,一畏猫来一畏虎。"丘琼山心想,"二人并坐"指两个字合为一个字。这"畏猫"的是"鱼","畏虎"的是"羊",于是说:"我已经猜中了,是个‘鲜’字。"姑娘摇头说:"先生可没有猜对呀!  相似文献   

7.
赵纬 《辅导员》2012,(8):28
往年过春节时,我总发现,不少人家门上的"福"字都倒着贴。今年贴春联,我"当家作主",把鲜红的"福"字大大方方地正贴在我家的门上!年三十那天,爸爸贴春联,我当助手,妈妈包饺子。刚贴完门联,妈妈就提醒我们:  相似文献   

8.
毛笔风波     
<正>星期六,我写完作业,一时心血来潮,想写毛笔字。于是我拿出毛笔、墨水和纸写起了毛笔字。刚要写时,我心想平时我的字就写得不错,写毛笔字应该难不倒我。我拿起毛笔,在纸上写"山清水秀"这四个字,可刚写,我的手就不停地颤抖,弄得字也写不好了。  相似文献   

9.
王八,是乌龟或鳖的俗称,是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用来骂人的话,泛指品行极为卑鄙龌龊的坏人,那么,它为什么会成为骂人的话呢?“王八”最初并不指乌龟或鳖,而是指一个人,就是五代前蜀主王建,因他排行第八,所以人称王八。王建在唐朝末年因镇压农民起义有功,被封为蜀王,后来自己称帝。他年少时是个泼皮无赖,惯于偷盗,专干屠牛盗贩私盐的事,邻里人恨之入骨,称呼他为“贼王八”。这是“王八”被赋予骂人涵义的开端,慢慢地就固定成骂人的话了。元朝诗人元好问就曾在《杂著》中采用民间俗称,对王建朱温(即五代时后梁太祖朱温,小名朱三)之流加以挞伐,表…  相似文献   

10.
爸爸的背真厉害,不但会背米、背煤气瓶,还会猜字呢!那天,我从课外书上看到一个后背猜字游戏,于是晚饭后,我也用它来考爸爸。我先在爸爸背上写了一个"郑"字,没想到爸爸竟猜中了,接下来,我又在爸爸背上写了"星、夜、体、读……"十多个字,爸爸也都顺利过关。我  相似文献   

11.
作文大赛现场,讨论命题,有位评委命了一个题目:"读报".于是有了一番对话: "就两个字?" "就两个字." "什么意思?" "已经说清楚了,'读报'." "读什么报?" "不知道." "这是个题目吗?" "当然是的." "这种题目能写好吗?" "当然能写好,我可以写给你看."  相似文献   

12.
小戴是我班里语文基础较差的一个学生,每次的习作"惨不忍睹",我也是一筹莫展.一天中午他跟一位同学打架了,他们在我面前互相指责对方,拒不认错,眼看陷入僵持,我打算"以退为进":"写一篇300字以上的反思,把事情的经过写出来,反思一下自己和对方错在哪里?"过了半个小时,小戴同学的"行为反思"首先交了上来,我读到了这样的文字: 今天,我们在上课时××同学在我衣服上贴纸头已经忍无可忍,但还是忍住了.下课时,当我知道××同学得寸进尺又要来贴,于是,一不做,二不休挥起了拳头,打在××同学的脸上.直到老师给我们调解后,我才知道下课时小××同学并不是来贴的,而是打算去扔贴纸的,是我误解了他,此刻,我感到后悔不已,觉得刚才的行为太鲁莽了.  相似文献   

13.
秀才拆字     
古时候,江南某县城有个穷秀才摆了个拆字摊,他在所有的纸卷上都写了个"林"字。头一个来的是位农民。秀才想:农民定是为温饱而来,于是说:"‘林’字拆开两个‘木’,东边木长柴,西边木长米。"说完,就在一个"木"字上加了个"此",便成了"柴"字;又在另一个"木"字上加两点,便成了"米"字。"回去吧,三天后你  相似文献   

14.
新老师     
物理老师病了,于是,学校又千方百计为我们找来一位新老师。新老师是男性公民,个子挺高,单身汉一个,而且,还是从师范"借来"的,据说是个很出色的学生。新老师上任,开场白果然不同凡响:"我姓林,你们可以叫我林老师。"短短十二个字,只有前三个字正经点儿,后面九个字等于废话。由于林老师年轻,所以革命觉悟性较高。其具体就表现在他那两边倒的头发,头发从头顶正  相似文献   

15.
在昆山台商子弟学校,看到了小学低年级孩子们做的课题。 他们的成果贴在教室门上、走廊上。主题是:"我们这层楼厕所的门上应该贴什 么?"那答案真是五花八门:有人说贴一首唐诗,有人说贴一句成语,有人说贴一则格言,有人 说贴一幅漫画,有人说贴一个中英文标牌,也有人说就贴"厕所"两个字,还有人说什么也不要 贴。那课题做得也是认乎其真、像模像样,有设计,有说明,有统计,有图表,有问题,有讨论,而 且图文并茂,各具特色。 我很惊讶孩子们的思维与表达,我也很惊讶学校对小学生研究性学习的重视与指导。但  相似文献   

16.
我有一个自己养的"胖小伙",你知道它是谁吗?它就是每天和我形影不离、一起上学、一起放学的书包。我每天喂它各种各样的书,一摞一摞的作业本,还有文具盒……就这样把它养得胖胖的。可今天,"胖小伙"被我喂得太胖了,它怎么也进不了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古汉字里,"文"是一个象意字,是一个壮汉身上的纹饰。我由此产生了一些联想:首先,"文"本身应该是美的,应该是值得追求的,在郑玄所注《礼记》中就有这样的注解:"文犹美也,善也。"因为爱美才"文",才有"对镜贴花黄"的举动,有了"文"才可能被  相似文献   

18.
<正>一天,我在学校看到几个比较熟悉的高三男生准备去玩球,他们所穿的运动衫后背上,都印着一句"舍我其谁",于是我就问他们那是什么意思。可是他们几个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嘀咕了几句后,显得不好意思地说:"老师,真不好意思,我们不懂。"其中一个有些胆怯地说:"是不是说‘把我扔给哪一个?’"我问另外几个同学:"这意思你能明确吗?"他们说不能。我接着问:"‘其’字该怎么理解?这是关键。这个字在文言文中,  相似文献   

19.
于永正 《课外阅读》2014,(12):12-13
学生升入六年级了,有一定的分析和表达能力了,我决定让他们写一写自己。上课了,我把一个"我"字写在黑板上,说"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写的作文题。最熟悉的人当然莫过于自己了"。学生的表情漠然,几乎没有反应。于是,我又在"我"字的后面加了"这个人"三个字,问:"这个题目怎么样?"问完,我用几种不同的语气读了这个题目。  相似文献   

20.
那天,我在电视剧《西游记》中看到孙悟空在如来佛祖的手掌心写下了"到此一游"四个字,觉得孙悟空那是何等的威(wēi)风啊,于是也想找个地方写上这四个字。这一天,爸爸妈妈都不在家,我一个人实在没意思,电视里孙悟空题字的画面又出现在了我的眼前,那就让我显示一下"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