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陕西省在渭南市,有一位从通讯员成长起来的省优秀党报记者。他,就是《渭南日报》社要闻部副主任张国政。 他于1972年走出校门步入军旅。此后复员回村,不久又进了工厂。期间发表稿件百余篇,是报上有名,广播里有声的通讯员。1984年,他经考试受聘于渭南报社,此后8年一直是个“泥腿子”记者。家在农村,7亩责任田,几多辛苦。上班往返40里,无论风霜雨雪。那一天也是提前15分之多进办公室,中午仍在“爬格子”钻研获奖新闻作品。累了,水泥地板上竹帘一铺稍事歇息。他工作起来奔马一般不顾一切,一直是个很活跃的记者,常有重大报道见诸报端。1991年被省、地破格录用为新闻干部。适逢渭南日报出刊,他即担任了要闻部  相似文献   

2.
程彬  孙恒志 《新闻知识》2001,(12):24-25
贾清民是一位农民,是陕西较有名气的泥腿子记者。37年来,他走遍了蓝田县山区的沟沟坎坎,采写了大量新闻稿件,热情而执着地为老百姓鼓与呼。然而,近日他猝然倒在采访路上,抛下了三个女儿和上万元的债务撒手人寰。得此噩耗后,陕西日报社领导专程去看望和慰问了贾清民留下的三个孤儿,指出贾清民是广大新闻工作者和通讯员学习的榜样。为此,陕西日报倡仪为通讯员设立“清民基金”,用以培训、奖励和帮助通讯员。目前,“清民基金”已收到捐款数千元。 本期刊登记者程彬采访贾清民事迹的文章,希望同行能从中得到启示和教益。  相似文献   

3.
《青年记者》2009,(15):42-44
“老陈”其实不老.在大众报业集团青年记者的眼里,陈中华新闻激情洋溢.新闻追求执着,永远都像个“棒小伙子”。称他“老陈”,是因为青年记者们与他相处亲切自然,也因为在大家心里他确实堪当“老师”。以下特辑大众日报、齐鲁晚报、生活日报、农村大众报、半岛都市报、鲁中晨报、经济导报部分年轻记者学习“老陈”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熟悉他的同志,都叫他方群。其实他真正的名字叫束方群。因为叫“老束”与“老叔”同音,听起来别扭。因此,干脆去姓留名,方群的名字就这样叫开了。1987年2月,束方群从部队转业来到盐阜大众报社工作。报社领导满足他“多跑农村”的愿望,分配他到记者部当记者。他喜出望外说:“我是农村长大的,解放军大学哺育了我,我要老老实实学习,当好一名脚印留在农村、笔头对准大众的普通记者。报到的第二天,他就身背挎包,怀揣本市地图,一猛子扎了下去。  相似文献   

5.
一位记者随淮安市委书记到农村蹲点一天,写了一篇很好的通讯:《与农民兄弟“零距离”》。记者在这篇通讯的最后说:当晚睡在农家“吱吱作响的木床上”,感到“新鲜兴奋难以入眠”。 记者说住到农家感到新鲜,这无疑是他的真情实感。但这件事也表明:近几年来,我们的一些记者,已经习惯于乘小车、住宾馆、听汇报、搜罗一些人云亦云的第二手材料,很少深入农村作过细的调查研究了。 到农村采访住在农家,这本该是不算新鲜的事情。在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凡记者下乡采访,谁不是常住在农民家里?记者如此,一些高级领导干部亦复如此。记得1964年江苏省委、省政  相似文献   

6.
说也凑巧,1989年12月31日,我收到新华社湖南分社农村记者杨善清同志的一封来信。去年11月下旬召开新华社国内部农村记者座谈会前后,他自告奋勇一年间两次参加农村记者调研小分队。他在来信中说:“因乘坐个体户汽车,发生车祸,将头、脸、牙、手、脚多处摔伤,门牙被摔坏一颗,膝盖骨部位上,裤子摔个大洞,血流满面,当即送往医院。现6天过去,仍有浮肿和头脑昏昏,正在治疗中。”他接着说:“为完成总社交给的任务,争取时效,‘咬咬牙’,‘舍命陪君子’。”读完来信,我不禁为这位年过半百的老记者的强烈事业心和拼搏精神所感动!几乎每个参加农村调研小分队的记者,都有各自不平凡的经历。当70年代末,农村实行大包干,响起第一声改革的春雷,新华社农村记者队伍的采访方式也发生了变革,一批有志于农村改革报道的记者自发地组合起来,围绕一个重点报道题目,实行跨地区跨部门的采  相似文献   

7.
记者亲自到现场采访,才能了解真实情况,写好新闻报道。当前,我们要搞好改革的宣传报道,尤其要深入到现场,深入到群众中去。今年五月,我在兴化县大邹镇采访,听说兴四村种粮大户魏芳兰思想好,会经营,年收入万元以上。我一听来了兴趣,想去看看这个“泥腿子”如何神通广大。镇领导人说,这里是水乡,路不好走,镇上的船又坏了,不要去吧,叫魏芳兰来谈谈就行了。我说要看看他种的地、长的庄稼,他的农  相似文献   

8.
封面人物     
甘为新闻黄牛,耕作记者人生。出于对新闻事业的热爱,1993年底,吉永成从省直机关调入辽宁电视台做一名普通的农村记者,从此,开始了他不平凡的记者生涯。十几年来,吉永成把镜头对准普通百姓,与农民进行“零距离”的接触,用心倾听农民的心声,用镜头反映农民的喜怒哀乐,足迹遍布全省100个县(市、区)的山山水水、沟沟岔岔,被誉为“铁脚记者”,深受广大农民朋友的爱戴。2001年,被评为“辽宁省十佳记者”,2002年,被评为“辽宁省农村‘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先进个人”,2004年,被授予“辽宁省新闻标兵”荣誉称号。抗洪抢险、抗旱救灾、抗击“非典”,哪里危险、哪里艰苦,哪里就有吉永成同志的身影。1999年至2001年,  相似文献   

9.
河南南阳市宛城区人武部政工科长陈喜林原在海军司令部给首长开了5年车,后来复员回乡改行搞新闻,风里雨里都在乡下,一蹲就是10年。10年间,他收获最大的是结识了20多个乡镇的农民通讯员,这些“泥腿子”能走上新闻这条道,启蒙老师就是陈喜林。在陈喜林的家里,去串门最多的也是这些土里土气的“泥腿子”。一次,身为副局长的爱人异想天开要在家铺地毯,憨厚的陈树长笑着说:“你只要不怕大伙把你地毯揭了你就铺吧!”爱人苦笑着摇摇头,啥办祛,她理解丈夫,谁让摊上这么个喜欢泥土芳香的人呢!不过话又说回来,今个来几个海阔天空大吹…  相似文献   

10.
“真稀奇!小泥腿子也当上了特约记者。”滑县上官镇华家村青年农民侯富强被《农村市场报》聘为特约记者的消息,成为该镇一个小小的新闻。今年20岁出头的小侯,1986年是一位“落榜举子”,1987年春,经过一番痛苦的选择,他干上了新闻报道这一行。白天走村串巷,求朋拜友,发现新闻马上采访;晚上秉烛夜战,写了改,改了写,有时干个通宵。一年过去了,少得可怜的稿费连邮票、信封、稿纸都买不出来。父母骂他不干农活,“爬方格能挡饥寒?”亲朋好友劝他改行经商,“要发家,把商抓;要想富、开办门市部。”但这些都未能动摇他写稿的决心。没钱买稿纸,他就向同学要;没钱订报纸,他隔两天到镇政府借阅一次,近两年,他未添一件新衣服。  相似文献   

11.
她二年跟踪报道,唤醒无数爱心,救回一个花季少年的生命;她三年带头呐喊,喊出了湛江醒狮的品牌,使一支来自农村的泥腿子队伍摘下代表国内民间艺术最高水平的“山花奖”,并代表中国走上法国、澳大利亚等世界舞台,一个县成为“醒狮之乡”,一个市涌现上千支醒狮队,成千上万的农民舞动了醒狮文化……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农村改革初期。曾经向敬爱的邓小平同志汇报推行“包产到户”情况的新华社西藏分社副社长、高级记者李锦,在拉萨听到邓小平同志逝世的噩耗后,心情十分悲痛。日前,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深情地说:“伟人已逝,音容长在。”“2月19日深夜,当我在梦中被叫醒得知小平同志去世时,久久地陷于悲痛中。回想起15年前他老人家听我汇报山东农村改革的  相似文献   

13.
新华社山东分社高级记者李锦始终坚持在普通老百姓中搞调查研究。在改革开放以来的17年中,他每年有200多天,最多达315天在基层采访。在17个春节中,有15个春节在农民家中度过,搞过15年春节报道。他调查时习惯于住农村,而且多数是贫困村。邓小平在1982年听他汇报农村大包干情况时,了解到他当时调查过200多个村庄,说:“那你有发言权。”  相似文献   

14.
在河北省的记者队伍中,河北电台驻邯记者赵金海骑自行车或乘公共汽车外出采访是出了名的。他爱人民,忠于职守;实事求是,谦虚谨慎;无私无畏,刚直不阿;深入实际,不尚空谈的人品,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树立了一个党员记者的良好形象。尤其是同行的耳濡目染他“身”入农村这块肥沃的土壤,“心”入农民群众真情实感的内心世界,在心中树起了一座丰碑。  相似文献   

15.
蔡赴朝1979年调入北京日报工商部任记者,1986年任编辑兼财贸部主任,1989年任总编室主任,1990年起任副总编辑,分管政法、工交、财贸、科教、农村、国际6个主要采访部门。他新闻龄20年,是北京市新闻战线最年轻的高级记者。近几年来,蔡赴朝参与策划、指挥了北京日报几乎所有重大战役性报道和典型报道。他认为,新闻工作者无“官”,副总编首先是一名记者,永远不能忘记党报记者应尽的“天职”,永远不能脱离采访第一线。他在做好领导工作的同时,坚持在采访第一线笔耕不辍,每年都亲自写出一些有相当影响的典型报道,取得较为突出的新闻…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名县市报的记者,如何与基层采访对象特别是广大农民朋友搞好沟通,使他们积极配合以完成采访任务,至关重要。而欲与这些“泥腿子”、“大老粗”打成一片,首先需要我们记者的言行举止与他们所想象的或所希望的相一致,即我们平常说的要入乡随俗。与基层朋友打交道,使用最多的便是语言。俗话说“话不投机半句多”,这就要我们“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有些记者自认为自己是“上面”的人,是城里的工作人员,到了乡下一口“官腔”,这无形之中便拒人于千里之外。笔者的一位同行本来是从基层上来的,到了“上边”后,渐渐丢失了“母语”…  相似文献   

17.
《浙江日报》高级记者徐永辉,几十年如一日,始终把照相机对准普普通通的百姓人家,他抓取生动典型的瞬间,将其变成了历史的永恒。他为农民叶根土一家拍的4幅“全家福”照片,不仅是一部“农民新家史”,而且成了反映中国农村45年大变迁的缩影。1994年春  相似文献   

18.
6月的一天,打电话约见解国记总编辑。“可以。工作日没时间。这个周六不休息了,上午9点在我办公室。”简明而迅速,比我想象的要顺利。当我如约而至时,他已在办公室等我,并且先行为我准备了一些资料。爽快、平实、井井有条,这就是我对解国记的第一印象。成长三段论:做人、做记者、做党员记者“作为一名农村记者,一年能为农民说上一句话,比评上10篇、20篇好稿意义还大。”———解国记1986年一则日记中的引语看解国记的新闻经历,让人觉得沉甸甸的是他的农业问题调查和农村报道。“农民是我的乳母,我喝着全村人的乳汁长大…  相似文献   

19.
1990年3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号召全党坚持不懈地努力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湖北农民报》作为直接同全省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见面的报纸,如何让“联系群众”这条红线贯穿在办报始终,一时成为我们全体编采人员思考的中心课题。农村读者有个特点,有话想对党报说,却又“茶壶装饺子——倒(道)不出”。在他们的来信、来访中,只能热情地为编辑部出题目:他那里有“好人”呀,有“清官”呀,请记者去采访呀;或者他那里有条惹不起的“地头蛇”呀,要记者帮他  相似文献   

20.
王婕 《新闻战线》2012,(2):56-59
2012年元旦刚过,中宣部组织中央媒体记者对丹东市广播电视台"民生早报"记者刘彤进行集中采访,我是采访团成员之一。在白雪皑皑的鸭绿江畔,我见到了这位百姓口中的"泥腿子记者"——憨厚、寡言、稍显木讷的东北汉子。一辆蹬了11年的红色女款自行车、一个稍显破旧的采访包、一支老式采访机,外加两条腿,就是他采访的全部"行头"。15年来,他行走在田间地头、城镇社区,话筒一直对准百姓,笔尖始终圈点民生。跟着挑粪工挑粪,帮着菜农卖菜,在建筑工地与农民工一起扎钢筋,和环卫工人扫大街到天亮……为了写稿,他用自己的盒饭去换老乡家里的电;为了采访,他把自己累出了心肌炎。他很"轴",连洗头洗澡的日子都固定雷打不动;他很直,为了工作不怕冲撞了谁;他很"木",话不多,却在这座小城有着众多的朋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