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苏轼一反唐人认为桃源是一个神仙居处的陈见,认为它只是人间众多福地中的一个。这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他列出了四个论据以证明他的观点,这些论据集中反映了其道教信仰的一些具体内容。苏轼通过否认桃花源是神仙居所,主张人应该在现实生活中清心寡欲、修心养性,于心中寻找自己的桃花源。其实,这也是苏轼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2.
李昭(王巳)与苏轼的交往较少受到研究者的注意.本文全面考察了两人的交往经过,比较分析了两人在家庭成长经历、个性与兴趣爱好、政治遭遇与人生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相似之处,认为李昭(王巳)通过书信形式,正式拜苏轼为师,两人关系密切,大半生的命运均受此影响,他与苏轼的关系,是师弟子关系,他是苏门文人集团中的一员.文章还对李昭(王巳)的出生年代作了考察推断.  相似文献   

3.
苏轼作为一代文豪,他豪放的诗风、旷达的性格深深影响了后世的文人.在某种意义上,"苏轼"成为了"旷达"的代名词.但在大多数人看来,"旷达"往往是出世的,是对世俗生活的超越与超脱,但笔者认为,苏轼之旷达实际上并不与世俗生活相抵触,反而以世俗生活为根基,苏轼的旷达是一种"世俗化"了的旷达.  相似文献   

4.
我们中国人,无一不喜欢竹子,无一不受过竹子的恩惠.仅以我们一日三餐吃饭的筷子来说,其大部份均为竹子所制.松、竹、梅,历来被中国人誉为象征"高风亮节"的"岁寒三友".从苏轼的诗中,可以看到,他对竹子的喜爱到了何种程度:"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这恐怕和苏轼从小就生活在盛产竹子的岷峨故乡有关系.在苏轼的诗和画中,他已经把竹子人格化了.郑板桥在解释苏轼画竹何以缠满荆棘时,认为这是表示"君子能容纳小人"之意,看来此言颇有见地.苏轼的另一首赋竹诗:"未出土时先有节,到凌云处亦无心"更是对竹子的神形兼备的绝唱!  相似文献   

5.
《桃花源记》脍炙人口,千古不朽。陶渊明的名字是与《桃花源记》连在一起的,提起陶渊明,首先想到的就是这篇《桃花源记》。一陶渊明头脑里为什么有一个桃花源?当然是因为他向往这么个世界,桃花源是他理想中的天地。因为现实世界——不单是他生活的东晋时代,而且是秦汉以降的人世——百姓没有好日子过。照鲁迅先生的说法,对于百姓来说,中国的历史只有两个时代,一个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一个是求做奴隶而不可得的时代。桃花源人的祖先“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那是求做奴隶而不可得的时代,他们逃进桃花源,摆脱了这种…  相似文献   

6.
一、妙在“忘”。文中捕鱼的武陵人,是在“忘路之远近”之时,意外地发现了桃花林,进而发现桃花源的。“忘路之远近”就是“忘记了他走了多远”,不知道他走在什么地方。这一笔很妙,把武陵人发现桃花源的地点设置在一个非常妥贴的环境里。一个“忘”字,既为故事的开端创造出一种诗的意境,同时又巧妙地回避了从尘世到这个空想社会的牵强过渡,使后文中桃花林“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和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的美丽景色都合理地融化在一个“忘”字中。  相似文献   

7.
苏轼是一个球形人物。他的诗词文赋前人都作了大量的研究,而对其人格的研究,少有人涉足。杨胜宽的《苏轼人格研究》开拓了苏学研究的新领域。本文从三个方面评价了该书,认为在古典作家研究方面,开了人格研究的先河。  相似文献   

8.
名人书趣     
苏轼“抄书”有一个叫朱载的人一次去拜访大文学家苏轼,他在客厅里等了好久才见到主人出来。朱载问苏轼在忙什么,苏轼回答说正在抄《汉书》。朱载十分惊讶:“以您的才学还用抄书吗?”苏轼谦虚地摇了摇头说:“这是我第三次抄《汉书》了。”正是凭着这股“抄”劲儿,使得他成为一代名士,文坛巨擘。  相似文献   

9.
苏轼作为一个有思想的大学者 ,一生对于道家的神仙长生之说却迷恋不已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问题。我认为其中主要的原因有三个 :一是当时的社会为道家思潮的流行提供了条件。二是苏轼的性格决定了他向道家长生神仙学说的靠拢。三是道家文化的丰富多彩对于追求诗歌文人意象繁多的大诗人苏轼有巨大的吸引力。可以说是众多的因素决定了苏轼这一态度 ,但这三方面无疑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苏轼评画     
1.苏轼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在书画方面也颇有造诣。‘-、目r.口.....口.2一天,苏轼的好友黄山谷、秦少游正在欣赏李奋麟的新柞(贤己图)。扩,遇耀 4.几个赌徒都焦急地盯着那个打转的殷子,其中一个人神情紧张,俯着身子,张大嘴巴,像在喊什么。 3.画面上是一伙赌徒,围着一个小盆投散于,五个停止的般子朝上的都是六个点,还有一个散子正在盆里打转转。 6.苏轼指着画说:“这是个福建人,他在喊‘六’。”黄山谷和秦少游一听不服气地说:“你怎么知道的?”苏轼评画@心源 @青禾  相似文献   

11.
在议论文写作中,同学们常犯这样两种毛病:一是选取的论据不典型,难以有效地论证自己的观点.比如写"不要轻易说'不'",许多学生硬套材料(例如写李白,说皇帝要给他赏赐,他不轻易说"不";写苏轼,说有人要泼他污水,他不轻易说"不"--这都显得很牵强).……  相似文献   

12.
"苏门六君子"之一陈师道说苏轼不好司马迁《史记》,这是一个值得深入考察辨析的问题。本文认为,苏轼对司马迁和《史记》的评价态度,与他的治学方法、政治立场和人生境遇有着密切联系;从史学角度评价司马迁,苏轼多持批评态度,如果在这个意义上定义苏轼"不好"《史记》,似有一定道理,然从文学角度看,苏轼给予司马迁最高评价,说他"不好"《史记》,是难以成立的。  相似文献   

13.
苏轼《贺新郎·乳燕飞华屋》一词的题旨,历来众说纷纭.归纳起来,可分为两大类.一类认为是写男女情爱.杨湜《古今词话》讲了一个苏轼守钱塘时为歌妓秀兰写作此词的故事,认为该词题旨是赞美歌妓.陈鹄在《耆旧续闻》中引用晁以道的话,认为是写东坡侍妾名叫榴花的女子,题旨是赞美这位侍妾.曾季狸在《艇斋诗话》中讲东坡在杭州万顷寺见到石榴花,同时又见到歌女昼寝,写了这首词,既咏人又咏花,也认为这是一首描写歌女的作品.总之,这三位论者都采取“坐实”的方法,求本事,探题旨,归结为这是一首赞美  相似文献   

14.
长久以来,人们一直不假思索地认为"桃花源"是"乌托邦",是一个无法实现的虚幻理想。但是,陶渊明将"桃花源"理想变成了自己"现实的生活方式",因为他没有采取"绝俗的超越"方式,而是"超世不绝俗"。  相似文献   

15.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桃花源记》一文中的“外人”(这里指“悉如外人”一句中的“外人”)和“何世”两个词,《教学参考书》上把它们分别解释为“指桃花源以外的人”和“什么朝代”,笔者认为,这两个解释均值得商榷。先来看看“外人”一词。如果按《教参》的说法,那么“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一句就应该翻译为“村里面来来往往的行人和耕种劳作的人,男男女女的衣着装束,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这一句一看就让人无法理解。从秦末到东晋,五百多年过去了,难道与世隔绝的桃花源中人的衣着装束是与外界同步发展的吗?五百多年来,外部社会的衣着装束肯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渔人”的衣着装束定然与桃花源中人是大不相同的,这从“见渔人,乃大惊”就可以看出来,远远地看到一个衣着迥异的人,桃花源中人才会“大惊”,才会视为异类。而且,在《桃花源诗》中有“衣裳无新制”一句,说明桃花源中人的穿着还是秦末的形式,我们如果还把“外人”理解为“桃花源以外的人”,这难道说,桃花源外世人的衣着装束也与五百年前秦末时一样,五百多年来没有任何发展?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外人”的合理解释应为“天外之人”,渔人看见身着古装的桃花源中人便把他们当成“天外之人”,桃花...  相似文献   

16.
苏轼作为一个有思想的大学者,一生对于道家的神仙长生之说却迷恋不已,这是一个很奇怪的问题。我认为其中主要的原因有三个:一是当时的社会为道家思潮的流行提供了条件。二是苏轼的性格决定了他向道家长生神仙学说的靠拢。三是道家文化的丰富多彩对于追求诗歌文人意象繁多的大诗人苏轼有巨大的吸引力。可以说是众多的因素决定了苏轼这一态度,但这三方面无疑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苏轼是中国古代文人的典型代表.“一提到他,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林语堂《苏东坡传·序》)苏轼的魅力是永恒的.他的魅力源自他独特的人格风范.杨胜宽《苏轼人格研究》一书,全面系统地对苏轼的魅力进行了文化学的阐释.纵观全书,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成就.一、对苏轼向往的理想人格模式的准确把握“人格”这一概念,目前学术界尚无最权威的解释,原因是它包罗的东西、存在的形态太丰富.作者没有回避这一问题,对现有观点进行比较之后,根据对文化一词的广义理解,将人格界定为“人的文化品质”,从此入手,对苏轼的人格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苏轼的人格理想即其人生理想.他的人生理想又与宋代这一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分不开.中国文化演化变迁至此,真正达到了儒、道、释合流归一的境界,苏轼的人格理想正反映出文化精神融合的这种大趋势.作者根据东坡作品中对“水”与“竹”的议论,整理出了苏轼向往的理想人格模式.“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水在中国哲人眼中是智慧的象征.关于水所象征的道德智慧,《韩诗外传》有一段精彩的议论:“夫水者,缘理而行,不遗小间,似有智者;动而下之.似有理者;蹈  相似文献   

18.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安乐宁静的世外桃源,而这个世外桃源是他借一个渔人去“偶然”发现的。为什么文章不一开始就直接写桃花源,而要让渔人去“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从而冒冒失失闯进去,与桃花源人有了一段交往呢?换言之,为何要让渔人去发现桃花源?窃以为原因有三:  相似文献   

19.
苏轼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但在豪放之余,也有一个柔软的地方藏下他所有坚强过后的虚妄,这个地方就是杭州。苏轼把杭州当作自己的家一样骄傲地推销着。在这里,他的霸气和温柔中和,让人煞是喜爱。他将对杭州的情谊化成了千古的功绩,千古的诗作。苏轼之于杭州,是习惯;杭州之于苏轼,是港湾。  相似文献   

20.
李昭■与苏轼的交往较少受到研究者的注意。本文全面考察了两人的交往经过 ,比较分析了两人在家庭成长经历、个性与兴趣爱好、政治遭遇与人生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相似之处 ,认为李昭王巳通过书信形式 ,正式拜苏轼为师 ,两人关系密切 ,大半生的命运均受此影响 ,他与苏轼的关系 ,是师弟子关系 ,他是苏门文人集团中的一员。文章还对李昭王巳的出生年代作了考察推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