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全球化的文化交流促进着世界文化的大发展的同时,各民族对本民族文化的重新审视和思考也得以加强。本研究以中国武术发展作为研究对象,在对近代以来中国武术的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后发现:中国武术的近代发展实质上是“在西方体育‘立场’主宰下的中国武术革新”,是对西方体育模式的“嫁接”。西方体育的范式、西方体育新思想、新方法成为了中国武术“革新”的正当性的依据,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武术本身的文化主体性渐趋淡化,这对于中国武术持久发展并无益处。笔者从中西体育文化“同”与“异”的视角,提出了是选择“求同”,还是选择“求异”的学术思考。最后指出:中国武术的当代发展,还是应该更多地关注中国武术自身的价值,更多关注中国武术发展的主体性,在肯定中西体育文化“异中之异”的基础上,寻求一条“异中求异”的发展新路径,以此实现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当代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关系之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现代性视角解析当代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之间关系。认为,中国武术、传统武术和现代竞技武术之间关系是"一体两面";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在物器技术层、制度习俗层和心理价值层上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分离。这种分离的主要原因是:在中国武术现代转型过程中,竞技武术的思维和运作模式逐渐被纳入西方体育模式,使其与传统武术沿着不同的发展理路,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产生了不同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3.
在新技术革命形势下,中国武术要走向世界,当务之急,必须进一步以当代科学的语言,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总结、评价、认识并提高自己。其中,将系统论、信息论与控制论井入中国武术领域,促使人们对中国武术的客观规律和思维方式发生突破性的认识,已是大势所趋。解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中国武术的继承创新,群众武术活动的蓬勃发展,武术理论研究的日见深入,形势喜人。然而,从整个体育领域及社会发展的趋势看,我们对中国武术的研究仍是薄弱的环节,对中国武术发展规律的了解还十分模糊,有的领域的研究还相当肤浅,有的还是一片待垦的荒原。少数研究者对中国武术的认识停留于门派的、简单的、孤立的、局部的、静止的状况,更有甚者,将佛道迷信、虚诞传说引入武术科学殿堂。究其原  相似文献   

4.
从文化视角入手,分析中西方武技文化背景、表现形式以及发展脉络,探索中国武术的跨文化传播之道,以中国武术与西方武技的文化差异和技术特点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比较研究法,对大量中西方武学文献的比较研究,研究认为:武技是以人体攻防技术为对象的生命活动行为,武技文化折射出了人生命的自然性、社会性和生物性属性;中西方文化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是武技差异的最根本原因;武技经历了作为生产技能、军事武艺和体育手段3个发展阶段。中国武术的跨文化传播应突破心理定势,理性选择本土与国际化的支点,定位技术的简化与拳种简化与拳种多元的理念,协调民间与政府的合作机制,实现竞技与传统之间的会话,以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研究对于在全球文化视角下,实现中国武术的跨文化转播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清末新政期间,清政府为应对社会危机出台了一系列社会变革政策。对此背景下近代中国武术教育发展的研究表明:由于武举制的废除以及培养国民尚武精神的需要,退出军事领域的中国武术成为新式学堂中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受西方体育教育观念的影响,中国武术的教育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育模式等方面发生了极大变化,这促使中国武术教育向现代化转型;军国民教育思潮、国粹文化思潮挖掘了中国武术的文化教育功能,促进了近代中国武术教育兴起。  相似文献   

6.
起源于西方的现代化发展至今,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前现代化阶段、现代化阶段及后现代化阶段.现代化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对整个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也渗透到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整个过程当中.运用现代化的思维方式去审视奥林匹克运动经历的数千年的发展,以引起人们对其命运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7.
从西医进入中国并确立科学的历程切入,通过梳理文献资料和对比分析来探索中国武术的“科学化”问题。认为,西方医疗技术作用于中国民众身体,成为一个现代性事件,继而身体的科学化历史被象征为“民族国家寓言”,中国武术也在身体改造中被视为民族复兴、民众强健的工具。从民国至今的百年历程中,武术经历过两次国家化的身体改造,在西方科学化数字化和求力逻辑的裹挟下,中国武术的身份认同存疑,以至于民间通过约架的方式张扬对武术的自我认知。通过对中国武术西方科学化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认为中国武术科学不应是近现代西方数理实验科学,而应以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态度坚持中国武术的本土科学阐释方向,并以科学之名格义,“走回来”重新发现和整理武术的本土化基本理论,建构“中华武术学”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8.
中国武术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研究攻防格斗技术时形成了自身独具特色的理论与技术体系,使得中国武术无论是从运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有别于西方的格斗技术类项目。笔者试图从文化进化的角度探讨中国武术与原始格斗技能的分野,同时,也对东西方格斗项目进行文化学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武术经历了时代的沧桑和变迁,在历经了文化和历史的发展与洗礼之后,依然发展、繁衍至今。在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中,伴随着以社会环境和社会人群价值取向为主的变迁与变化,当代中国武术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的发展正逐渐的呈现出某些相背离和不和谐的表象。通过研究,我们发觉中国武术中原本一些内在的东西正在不断的被遗忘,正在不断的流逝。本文试从中国武术在当代发展中的问题境域入手,解读中国武术在当今世界和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希望能够从中找到中国武术发展的"合法性"或"合时性"的内在依据,以挺立中国武术的脊梁。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对中国武术在全球化发展中受到的影响、西方体育冲击民族传统体育等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这些问题对中国武术发展带来的影响与作用,提出"继承传统"和"融会创新"等的武术发展"立场",最后指出"存旧立新"是中国武术发展的正途.  相似文献   

11.
中国武术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研究攻防格斗技术时形成了自身独具特色的理论与技术体系,使得中国武术无论是从运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有别于西方的格斗技术类项目。笔者试图从文化进化的角度探讨中国武术与原始格斗技能的分野,同时,也对东西方格斗项目进行文化学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2.
内卷指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内卷背后并非只是单纯的激烈竞争,更为重要的是一种没有发展的增长。竞技化武术不仅特指竞技武术,也包括竞技化影响下的其他传统武术。以竞技武术为主的竞技化武术,在后奥运时代不断遭受到诸多诟病,其中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唯金牌论。长期被西方竞技体育思想影响的中国武术,大致出现了内容、制度和思维上的固化和僵化,已经具有了内卷化的典型特征,其消解之策在于引入降维思路,具体包括:突破圈子,匡正武术价值观立场;高维视角,在多重维度诉求空间中达成武术群体认同的平等契约;多元开发,持续模式迭代以实现弯道超车。  相似文献   

13.
西学东渐时期中西方体育文化产生了激烈的碰撞,并对中国体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内容,在西方火器的影响下,逐渐退出了军事历史舞台。但由于其独特的文化特性,在民间广为传播,成为培养国民"尚武"精神的重要载体。而中国武术向体育化方向发展,虽然丰富了武术的价值体系,但"体育化"的历程也影响了当代中国武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现代我国学校武术文化教育价值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近现代以来,我国学校体育中的武术文化教育价值演进历程。认为,二十世纪中国武术文化教育价值的演进,经历了价值轻视、价值再认识、价值偏离,和新中国武术文化教育价值的继承与发展,共四个阶段。当前学校体育改革中,武术的文化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精神文明建设价值、传统文化教育价值、促进身心健康价值、实现终身体育价值等四个方面。实现“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是新世纪中国学校武术文化教育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法、比较法对目前流行于世界的几种主要武术的技术形态和发展模式进行比较.尤其把中国武术与国际搏击术从技术对抗和推广模式两个层面对比,发现外国搏击术中也有较高水平的技术;而且中国散打的发展起步较迟,技术推广体系不成熟,推广模式不灵活;目前中国武术与日本空手道、泰国拳等外国武术的全球化发展竞争十分激烈.在中国武术申请成为奥运会项目失利后,提出武术要全球化发展,就要理性地从新自我定位,制定和完善中国武术技术教育体系和构建完善的推广模式,通过政府推广战略、商业推广战略和民间推广战略等途径积极推广,使中国武术在国际化和全球化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早日实现武术全球化,为中华民族争光,造福全人类.  相似文献   

16.
摘要:在中西方体育文化中,就“搏斗技击”本身而能上升为艺术乃至哲学的层面,武术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以武术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征为研究对象,并结合哲学、艺术学基本理论,对武术发展的全貌从技、艺、道三层面进行系统阐释。研究认为:中国武术以“技”为根基,形成攻防搏斗的遁形内隐;中国武术以“艺”为演绎,表达一种艺术的展示和审美的诉求;中国武术以“道”为理想,体悟一种对“天道”的认知和“人道”的践行。通过对三层面的梳理和深究,发现技、艺、道之间存在一定关系,即化技为艺、技艺双修是中国武术技术发展的内在必然;艺通于道、艺与道合是中国武术精神境界的完美转换;道由技生、技道合一是中国武术本体发展的自由超越。  相似文献   

17.
中国武术发展的困境与文化认同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以中国武术的发展为研究对象,以文化认同为理论研究的切入点,在首先论述了文化认同作为一种粘合着中国武术生存纽带的力量后,继续分析了导致当下武术发展危机困境的内因与外因。研究认为:随着社会的变迁,原有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化的变迁对中国武术旧有的功能和价值的遮蔽是导致其认同困境的重要内因之一;西方现代体育对中国武术文化的冲击以及中国武术对西方体育的"追赶"与"效法"则是导致其发展焦虑的重要外因。最后指出:在体育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应倡导文化间的对话,进行文化上的输出,而不应过度地对自己的文化传统充满怀旧的情结。  相似文献   

18.
在坚持“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的当下,中国国家文化建设必须强化中华文化认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此背景下,对中国武术发展中的文化认同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现代武术单向度的站在西方文化的立场上,衡量传统武术的价值标准,造成武术文化认同的危机;而不加甄别的强化对传统武术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也不符合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需要;中国武术的发展必须在符合国家文化建设的前提下,提炼出提升中华文化认同的中国武术核心价值观,强化中华武术文化认同,合理引导拳种文化认同,淡化门派认同;把中国武术文化发展引导至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轨道上,使中国武术文化真正起到促进国家文化建设的作用,惟有如此,中国武术文化才真正走进现代化,才能在国家文化发展中获得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对武术内涵形成与发展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武术内涵的形成与发展,并非是沿用西方竞技体育发展的道路,而地受制于中国历史文化的大背景,被迫走上了一条迂回发展的特异之路,在依附、融摄其9它文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内涵、同时也蒙上了神秘的色彩。剖析武术这一发展的轨道,有助于我们科学地看待中国武术,使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其发展过程当中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与内涵.无论是以“人世”观为代表的竞技武术还是以“出世”观为代表的传统武术,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中国武术的发展可谓是步履艰辛与困难重重.运用逻辑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从文化哲学的视角对中国武术发展中两难抉择的原因进行了反思:其一,异质文化的融合导致中国武术精神层的散失;其二,文化模式的变异导致中国武术传承场的缺失;其三,“文化滞差”导致中国武术发展目标的迷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