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蛙》以新中国近60年农村生育史为背景,在形象地描述计地划生育政策所走过的艰巨而复杂的历史过程的同时,成功塑造了一个生动、感人的农村妇科医生形象;并剖析了以叙述人蝌蚪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卑微、尴尬、纠结、矛盾的精神世界。小说通过姑姑历时性的身份变更和其他人物共时性的关系结构所呈现出的故事伦理,而上升为对人的整体生存状态的关怀,以及对世人在时代中生存却无法跳出时代背景的哲学思考,写出了在现实生存困境中不断挣扎的肉身和灵魂,但也存在部分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
《蛙》是莫言的一部经典力作,作者在本部作品中对人物的命名多以身体部位和人体器官词为主.本文对这种特殊命名方式进行分析,探究莫言对其人物命名所给予的深层意义.  相似文献   

3.
《蛙》是莫言新近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的前四部分是蝌蚪写给日本友人的几封书信,第五部分则是一部话剧。小说虽然在形式上花样翻新,但是,姑姑一直是小说的叙述中心。姑姑是一名技术高明的妇产科医生。一方面,她是生命的天使,通过她的手,众多生命顺利地来到人间;另一方面,她又是一名计划生育政策的坚定地支持者,前后有两千八百多名不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生命扼杀在她手上。  相似文献   

4.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及2011年中国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蛙》,无论在选材、人物塑造,还是在立意、构思上均有不同凡响之处,忍不住让人拍案叫绝。它是中国迄今为止第一部关于计划生育题材的长篇小说,确实是中国当代文学中一部反映现实、直面人生的力作。  相似文献   

5.
"不管是初中生还是高中生,所有的年轻读者都应该从《蛙》开始读莫言作品。因为我们处在一个计划生育的年代,很多独生子女是计划生育政策的产物,读《蛙》可以让我们了解自己在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下来到人世。"莫言成为首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在国内外引起轰动。作为莫言作品的主要编辑,资深出版人、翻译家、上海文艺出版社副总编曹元勇与莫言有着十多年的交往。在获悉莫言得奖后,记者第一时间专访了曹元勇。  相似文献   

6.
莫言的《蛙》是“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的最好表征.《蛙》带有浓厚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魔幻现实主义使得这部小说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永久的生命力,这种创作手法对当代文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女性主义文学创作来看,莫言有着独特的女性世界观,他的作品以男性创作视角来观察记录身边的事物,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小说《蛙》重点在于彰显其中女性角色的生命张力所在,个人生活经历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是莫言创作《蛙》的主要原因。而《蛙》中对于女性生命张力的书写更是体现了莫言对于中国文化的追寻和其独特的女性创作视角。  相似文献   

8.
《文学教育(上)》2010,(23):158-158
郭文斌长篇小说《农历》近日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奢望着能够写这么一本书:它既是天下父母推荐给孩子读的书,也是天下孩子推荐给父母读的书;它既能给大地增益安详,又能给读者带来吉祥;进入眼帘它是花朵,进入心灵它是根。我不敢说《农历》就是这样一本书,  相似文献   

9.
莫言在小说《蛙》中植入了别具特色的山东高密东北乡的地方文化与民风民俗。人物的取名、关于"蛙"的传说与象征以及书中描述的民间艺人捏泥娃娃的高超技艺等地方文化的植入一方面暗示了书中人物命运,刻画了人物精神与心灵,另一方面为小说增添了民族特色,丰富了小说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0.
为了帮助读者阅读莫言作品、体会莫言的写作风格,选取获得2011年矛盾文学奖的莫言长篇小说《蛙》,试图通过对《蛙》中姑姑的性格特征分析,为读者提供阅读思维多元化的一条路径。  相似文献   

11.
残酷与火热的年代,锻炼了姑姑的坚强性格,培养了她对党和事业的无限忠诚。在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时,姑姑铁面无私、冷酷无情,扼杀了二千八百个胎儿和三个孕妇,结果不仅伤害了他人,也伤害了自己。姑姑晚年的忏悔,不仅昭示姑姑的良心发现和回归,以及对自己人生的重新审视,同时也提醒我们:"他人有罪,我亦有罪"。  相似文献   

12.
邢晶 《教育教学论坛》2013,(13):160-161
《蛙》这篇小说写的是一部彻彻底底的以"人"为主题的小说,曾经获得了第八届矛盾文学奖。作品内容是深受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在上世纪80年代中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的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蛙》这部作品的的确确是一部能够代表莫言的创造力与想象力的代表之作,那种强烈的、现实的批判精神,那种繁复的却又新颖的艺术创新能力,那种惊心动魄的思想力量,呈现给我们的无疑就是莫言不断被刷新的"可能性"。这是作家的一次新转型。  相似文献   

13.
从精神分析学角度对言莫言小说《娃》的主人公——姑姑的人格结构进行分析,在姑姑的青年、中年和晚年各个不同时期都存在着“超我”“本我”以及二者的相互冲突.而这种特殊的人格结构也分别在“家族纽带”“国家纽带”以及“‘本我’回归”三个方面表现出来.通过“姑姑”的人格结构分析揭示出每个个体只有超越“超我”的强迫,活出本真的自我,才能解除心灵的负担.  相似文献   

14.
《蛙》的主人公姑姑以妇科医生的身份经历了中国乡村几十年波澜起伏的生育发展史.在强大的国家政策和政治体制下,姑姑的人性被异化和扭曲。她从令人尊敬的“送子娘娘”变成追杀超生妇女的“女魔头”,深感罪孽深重,企图以捏泥娃娃来赎罪,却又不可饶恕地走上了卖假药、非法接生的罪恶之路。《蛙》深刻地批判了现实的残酷与荒诞、人性的变异与扭曲,呼吁人们在充满污秽的现实中保持人性本真的善良和正直。  相似文献   

15.
徐少纯 《钦州学院学报》2013,28(4):20-22,27
长篇小说《蛙》是莫言酝酿了十多年的作品,小说的成功源于它异于常规的形式、引人深思的内容,更源于作者独运匠心所选取的民俗意象。其中,"蛙"与"猫头鹰"意象引人深思,"蛙"是母神的动物化身意象,"猫头鹰"是母神的变容。它们充满着浓厚的民俗意味,蕴含着深刻的民俗内涵,体现了一直存在民众心目中的母神信仰,而母神信仰源于古老的生殖崇拜。  相似文献   

16.
莫言是中国传统美学和西方现代写作技巧的感性传承人。独特的叙事视角使莫言小说不但耀眼于中国当代文坛,而且在世界舞台上光彩夺目。文章选取《红高粱》、《蛙》、《丰乳肥臀》为视点,从"亲缘"的角度诠释了战争、政治、人性和文化,凸显出这种与众不同的美学风格,它使作者的创作和读者的阅读摆脱时空的羁绊而挥洒自如,在更为广阔的艺术世界中去游刃有余地表达和品味独特的思想感情。亲缘叙述视角使莫言的小说创作显示了不可或缺的存在价值和样板意义。  相似文献   

17.
莫言是中国传统美学和西方现代写作技巧的感性传承人。独特的叙事视角使莫言小说不但耀眼于中国当代文坛,而且在世界舞台上光彩夺目。文章选取《红高粱》、《蛙》、《丰乳肥臀》为视点,从"亲缘"的角度诠释了战争、政治、人性和文化,凸显出这种与众不同的美学风格,它使作者的创作和读者的阅读摆脱时空的羁绊而挥洒自如,在更为广阔的艺术世界中去游刃有余地表达和品味独特的思想感情。亲缘叙述视角使莫言的小说创作显示了不可或缺的存在价值和样板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学教育(上)》2010,(11):157-158
近日,韩东最新长篇小说《知青变形记》的发布会在成都举办。据悉,《知青变形记》由花城出版社出版,是韩东第三部涉及知青题材的作品。小说围绕“变形”二字,描写了一个以乡村为背景看似荒唐实则真实的故事:知青罗晓飞饲养的耕牛生病趴窝,这把他带入了一个充满污言秽语和报复的旋涡;他所在村里一对农民兄弟争吵打架,  相似文献   

19.
从《红高梁家族》到《丰乳肥臀》,从《生死疲劳》再到2009年的《蛙》,莫言以巧妙的向度和深人的刻画将中国大地和人民遭受的灾难与被历史叙述所遮蔽的独特生命感受淋漓尽致地呈现于读者面前,他始终"把自己被酱油染黑的心挖出来,切成三份,在那片红红的高梁地里,为我们的祖先,招魂"的姿态和面对历史、现实的文化忧患意识是尤其值得敬佩的。莫言的文学世界既是个人化的,又因为深深浸染着中国历史文化的记忆而萦绕着民族的灵魂;民间资源、魔幻色彩、民族意识、历史思索,种种因素纠缠在一起,却被莫言汪洋  相似文献   

20.
张春红 《现代语文》2006,(5):117-119
佛云:生死疲劳,皆系贪欲,无欲无为,身心自在。 这是莫言的长篇小说《生死疲劳》的题记,也是这篇小说欲向世人阐释的人生要旨。地主西门闹被镇压以后,先后转世为驴、牛、猪、狗、猴及大头儿蓝千岁,既见证了中国农民五十多年的当代历史进程,也以六世轮回的艰难和倔强谱写了一曲生命的欢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